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关于模拟热失控试验装置并不多见,并且他们的结构和功能有非常明显的缺陷:
1、市面上的模拟热失控试验装置大多没有灭火功能,或者采用喷水灭火效果不佳;
2、市面上的模拟热失控试验装置大多采用上方行吊,一旦电池火势太大会导致装备烧坏,安全性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包括:
水池;
实验台,所述实验台沿第一方向滑入/滑出所述水池,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
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实验台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实验台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实验台的上端面,并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实验台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水池上端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端连接有一推杆,所述第二驱动源可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当所述实验台滑出所述水池时,所述推杆相对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布置,并且所述推杆可抵接与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并推动所述定位板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第三驱动源,所述第三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水池上端边缘的另一侧,所述第三驱动源的驱动端相对所述推杆布置,所述第三驱动源的驱动端连接有针刺头,所述第三驱动源可驱动所述针刺头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回转式吊塔,所述回转式吊塔设置于所述水池上端边缘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式吊塔包括立柱、回转台、悬臂、电葫芦,所述立柱竖直布置,所述回转台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端,并且所述回转台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回转台相对所述立柱转动的第四驱动源,所述悬臂水平布置,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台固定连接、所述悬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电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还包括抽烟罩,所述抽烟罩设置于所述实验台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包括由地基向下挖掘形成的凹坑及内置于所述凹坑的水箱,并且所述水箱的外壁与凹坑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容置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源内置于所述容置间隙,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还包括转接架,所述转接架包括顶杆、拉杆,所述顶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拉杆由所述顶杆的上端向水箱的底部弯折形成,并且所述拉杆的下端与所述实验台的边缘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中采用回转式吊塔替代模拟热失控试验装置的上方行吊,吊装完成后回转式吊塔可偏转出实验台的正上方的区域,避免了电池火势太大烧坏起吊设备,并且实验台上仅连接有无动力的定位板,挤压试验时,定位板由第二驱动源的驱动端的推杆推动,并对电池的一侧进行抵接,第三驱动源驱动针刺头对电池的另一侧进行刺破动作,随后第二驱动源驱动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定位板,最后第一动力源驱动实验台、定位板及实验台上的电池一起下沉进行快速灭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包括:水池1、实验台2、第一驱动源3、定位板4、第二驱动源5、第三驱动源6及回转式吊塔7。
所述实验台2沿第一方向滑入/滑出所述水池1,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驱动源3与所述实验台2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实验台2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定位板4竖直设置于所述实验台2的上端面,并且所述定位板4与所述实验台2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驱动源5设置于所述水池1上端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源5的驱动端连接有一推杆5a,所述第二驱动源5可驱动所述推杆5a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当所述实验台2滑出所述水池时,所述推杆5a相对所述定位板4的一侧布置,并且所述推杆5a可抵接与所述定位板4的一侧,并推动所述定位板4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三驱动源6设置于所述水池1上端边缘的另一侧,所述第三驱动源6的驱动端相对所述推杆5a布置,所述第三驱动源6的驱动端连接有针刺头6a,所述第三驱动源6可驱动所述针刺头6a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回转式吊塔设置于所述水池1上端边缘的一侧,第三驱动源6可采用直线伺服电机,从而实现针刺头6a的精确进给,所述第二驱动源5可以采用伸缩液压缸。
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中采用回转式吊塔7替代模拟热失控试验装置的上方行吊,吊装完成后回转式吊塔7可偏转出实验台2的正上方的区域,避免了电池火势太大烧坏起吊设备,并且实验台2上仅连接有无动力的定位板4,挤压试验时,定位板4由第二驱动源5的驱动端的推杆5a推动,并对电池的一侧进行抵接,第三驱动源6驱动针刺头对电池的另一侧进行刺破动作,随后第二驱动源5驱动所述推杆5a远离所述定位板4,最后第一动力源3驱动实验台2、定位板4及实验台2上的电池一起下沉进行快速灭火。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式吊塔7包括立柱71、回转台72、悬臂73、电葫芦74,所述立柱71竖直布置,所述回转台72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71的上端,并且所述回转台内72设置有驱动所述回转台72相对所述立柱71转动的第四驱动源(图中未示出),所述悬臂73水平布置,所述悬臂73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台72固定连接、所述悬臂73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电葫芦74,具体的,例如:所述第四驱动源可以为伺服电机,所述第四驱动源的壳体与所述回转台7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源的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立柱71为圆筒形立柱,所述立柱71的上部内置有与所述立柱71同轴固定连接的内齿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还包括抽烟罩8,所述抽烟罩8设置于所述实验台2的正上方,所述水池1包括由地基向下挖掘形成的凹坑11及内置于所述凹坑11的水箱12,并且所述水箱12的外壁与凹坑1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容置间隙,所述第一驱动源3内置于所述容置间隙,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还包括转接架9,所述转接架9包括顶杆91、拉杆92,所述顶杆9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源3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拉杆92由所述顶杆91的上端向水箱82的底部弯折形成,并且所述拉杆92的下端与所述实验台2的边缘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源3可采用伸缩液压缸或者直线电机,上述结构将第一驱动源3设置于水箱12与凹坑1之间的容置间隙,并采用转接架9的迂回结构进行驱动,避免了电池热失控产生的火焰烧坏第一驱动源3,对所述第一驱动源3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工作原理: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中采用回转式吊塔7替代模拟热失控试验装置的上方行吊,吊装完成后回转式吊塔7可偏转出实验台2的正上方的区域,避免了电池火势太大烧坏起吊设备,并且实验台2上仅连接有无动力的定位板4,挤压试验时,定位板4由第二驱动源5的驱动端的推杆5a推动,并对电池的一侧进行抵接,第三驱动源6驱动针刺头对电池的另一侧进行刺破动作,随后第二驱动源5驱动所述推杆5a远离所述定位板4,最后第一动力源3驱动实验台2、定位板4及实验台2上的电池一起下沉进行快速灭火。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池;
实验台,所述实验台沿第一方向滑入/滑出所述水池,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
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实验台驱动连接,并驱动所述实验台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实验台的上端面,并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实验台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水池上端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端连接有一推杆,所述第二驱动源可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当所述实验台滑出所述水池时,所述推杆相对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布置,并且所述推杆可抵接与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并推动所述定位板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第三驱动源,所述第三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水池上端边缘的另一侧,所述第三驱动源的驱动端相对所述推杆布置,所述第三驱动源的驱动端连接有针刺头,所述第三驱动源可驱动所述针刺头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回转式吊塔,所述回转式吊塔设置于所述水池上端边缘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吊塔包括立柱、回转台、悬臂、电葫芦,所述立柱竖直布置,所述回转台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端,并且所述回转台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回转台相对所述立柱转动的第四驱动源,所述悬臂水平布置,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台固定连接、所述悬臂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电葫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还包括抽烟罩,所述抽烟罩设置于所述实验台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包括由地基向下挖掘形成的凹坑及内置于所述凹坑的水箱,并且所述水箱的外壁与凹坑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容置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内置于所述容置间隙,所述的模拟电池热失控实验装置还包括转接架,所述转接架包括顶杆、拉杆,所述顶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拉杆由所述顶杆的上端向水箱的底部弯折形成,并且所述拉杆的下端与所述实验台的边缘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