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丁腈橡胶手套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丙烯腈的废水,经处理后形成腈水(即丙烯腈与水的混合物),现有技术中对腈水处理工艺是经过汽提塔后生成的高纯度的丙烯腈进行回收,而汽提塔生成的废水通过人工投加碱液,采用人工添加的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投加准度也较差,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废水和碱液混合不充分,从而也影响废水中残留丙烯腈的消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投加碱液的不足,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储水罐,与所述储水罐出水口连通的输水管道,沿所述输水管道输送方向、于所述输水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汽提塔和折流池以及蓄水池,还包括设于所述汽提塔和所述折流池之间输水管道上的射流泵,于所述射流泵的吸入口连通碱液池,于所述折流池和蓄水池之间的输水管道上设置有混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支架,转动承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罐体,以及固连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罐体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经由皮带或者齿轮与所述罐体传动,并于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经由第一旋转接头而与输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于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对置于所述储水罐内的废水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储水罐的搅拌轴,于所述搅拌轴上固连有多个搅拌桨,于所述搅拌轴上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于所述搅拌桨上形成有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喷水孔;还包括连通于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之间的循环管道,以及设于所述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孔为形成于所述搅拌桨两端处的两个,且两个所述喷水孔的喷射方向相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储水罐进而可将腈水存储于储水罐内,而设置汽提塔进而可以对腈水进行提纯,提纯后含有丙烯腈废水经由汽提塔排出后继续经由输水管道输送,而设置射流泵进而可使得碱液被吸入至输水管道内,使得碱液和废水进行混合,从而避免了人工添加碱液的不足,而设置混料机构可对碱液和废水进一步混合,提高了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水罐,2-输水管道,3-汽提塔,4-折流池,5-蓄水池,6-射流泵,7-碱液池,8-支架,9-第二旋转接头,10-罐体,11-驱动电机,12-吸水泵,13-进水管,14-第一旋转接头,15-搅拌轴,16-搅拌桨,1601-喷射孔,17出水管,18-循环管道,19-循环泵,2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储水罐1,与储水罐1出水口连通的输水管道2,沿输水管道2输送方向、在输水管道2上分别设置有汽提塔3和折流池4以及蓄水池5。本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汽提塔3和折流池4之间输水管道2上的射流泵6,并在射流泵6的吸入口连通碱液池7,以及在折流池4和蓄水池5之间的输水管道2上设置有混料机构。
本实施例中在输水管道2上还设置多个吸水泵12,如可在储水罐1和汽提塔3之间的输水管道2上设置吸水泵12,以及在折流池4和汽提塔3之间的输水管道2上也设置吸水泵1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输水管道2上设置射流泵6,进而可使得废水流经射流泵6时,射流泵6可将碱液池7内的碱液吸入至输水管道2内,与废水中的丙烯腈反应,从而避免了需要人工添加碱液的不足。
本实施例中混料机构包括支架8,转动承装于支架8上的罐体10,以及固连于支架8上并与罐体10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11,且该罐体10串联于输水管道2上。具体结构上,本实施例中支架8整体呈u型,而为了便于罐体10与支架8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罐体10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进水管13和出水管17,且进水管13和出水管17分别与罐体10内部连通,并将进水管13和出水管17分别经由图中未示出的轴承而转动的设于支架8的两端上,并使得进水管13和出水管17分别经由第一旋转接头14与输水管道2连通,进而使得罐体10串联于输水管道2上。
为了便于驱动罐体10转动,本实施例中在罐体10外周面和驱动电机11动力输出轴分别固连图中未示出的齿轮,并将两个齿轮啮合传动即可,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皮带驱动罐体10转动,或者罐体外周安装滚筒,罐体下方两侧安装由电机驱动的滚轴,通过滚筒和滚轴配合方式驱动罐体。
本实施例中在储水罐1上设置有对置于所述储水罐1内的废水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对废水进行搅拌,进而可防止废水产生沉淀。该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设于储水罐1的搅拌轴15,并在搅拌轴15上固连有多个搅拌桨16,本实施例中搅拌轴15由储水罐1顶部转动穿出后,为了保证搅拌轴15转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储水罐1顶部固连有l型的安装板20,并将搅拌轴15转动的由安装板20上穿出。
为了驱使搅拌轴15转动,本实施例中沿搅拌轴15长度方向、在搅拌轴15内形成有图中未示出的第一流体通道,且该第一流体通道贯通搅拌轴15,并在搅拌桨16内部也形成有第二流体通道,以及在搅拌桨16中部形成有与搅拌轴15螺接的螺纹孔,以使得搅拌桨16与搅拌轴15螺接后保证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同时本实施例中在搅拌桨16的两端部形成有与第二流体通道连通的喷水孔1601,且两个喷水孔1601的喷射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还包括连通于储水罐1和第一流体通道之间的循环管道18,以及设于循环管道18上的循环泵19,即循环管道18底端连通于储水罐1内部,而循环管道18的顶部则经由第二旋转接头9连接于搅拌轴15顶部,以与第一流体通道连通。即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储水罐1内的废水吸入至搅拌轴15的第一流体通道内,并通过搅拌桨16的喷射孔1601喷出,在水流的驱使下搅拌桨16带动搅拌轴15一同旋转,从而形成对废水的搅拌,以防止储水罐1内的废水产生沉淀。
本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储水罐1内的腈水在吸水泵12的驱使下经由输水管道2进入到汽提塔3内,得到高纯度的丙烯腈排出,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被汽提塔3被排除经由输水管道2进入到折流池4内,在此过程中射流泵6将碱液吸入至输水管道2内,经折流混合池4的作用,废水和碱液能够更充分的混合,然后进入到罐体10内,由于罐体10的翻转作用,废水与碱液进一步混合,最后进入到蓄水池5内存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储水罐,与所述储水罐出水口连通的输水管道,沿所述输水管道输送方向、于所述输水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汽提塔和折流池以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汽提塔和所述折流池之间输水管道上的射流泵,于所述射流泵的吸入口连通碱液池,于所述折流池和蓄水池之间的输水管道上设置有混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支架,转动承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罐体,以及固连于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罐体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经由皮带或者齿轮与所述罐体传动,并于所述罐体的两端分别固连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经由第一旋转接头而与输水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对置于所述储水罐内的废水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储水罐的搅拌轴,于所述搅拌轴上固连有多个搅拌桨,于所述搅拌轴上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于所述搅拌桨上形成有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喷水孔;还包括连通于所述储水罐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之间的循环管道,以及设于所述循环管道上的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丁腈手套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为形成于所述搅拌桨两端处的两个,且两个所述喷水孔的喷射方向相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