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滞后,导致城市水体大面积受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污水处理的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将杂质分离;另一方面,处理获得的水体质量不高,影响后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能够实现水体多级过滤,过滤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罐体,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罐体底部以支撑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和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罐体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污管,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加药口;
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内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罐体连接,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下侧,所述第二罐体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位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上侧;
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三过滤组件包括第三罐体,所述第三罐体内设置有吸附水体杂质的悬浮填料,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罐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三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第三管体和泵体,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三管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罐体内设置有笼体,所述悬浮填料位于所述笼体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罐体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笼体与所述固定件间通过弹簧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罐体的连接端位于所述笼体的下侧,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笼体的上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的上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透气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透气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罐体的罐底高于所述第一罐体的罐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罐体,能够实现污水自然沉降,第一罐体的底部倾斜设置,第一罐体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污管,如此,能够快速将第一罐体底部的杂质排出,如此,实现初级过滤。
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罐体,通过第一滤网实现水体的二级过滤,而第三罐体内的悬浮填料对水体进行三级过滤,如此,实现水体多级过滤,过滤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将杂质分离,处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罐体;11、进水管;12、加药口;13、第一支撑架;14、排污管;141、第二阀门;15、第一盖体;16、第一管体;161、第一阀门;20、第二罐体;21、第二支撑架;22、第一滤网;23、活性炭过滤件;24、第二管体;241、第三阀门;30、第三罐体;31、固定件;32、弹簧;33、笼体;34、悬浮填料;35、出水管;36、第二盖体;40、第三支撑架;50、第三管体;51、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
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13和第一罐体10,第一支撑架13位于第一罐体10底部以支撑第一罐体10,第一罐体10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11和第一管体16,第一罐体10的底部倾斜设置,第一罐体10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污管14,第一罐体10的顶部设置有加药口12。通过加药口12,可以向第一罐体10内投放药物,实现了对污染水体的定向净化。第一罐体10中的大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在第一罐体10的底部,而排污管14,可定期将水底杂质排出。第一罐体10的底部倾斜设置,第一罐体10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污管14,方便排出大体积的杂质。
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罐体20,第二罐体20内设置有第一滤网22,第一管体16与第二罐体20连接,第一管体16位于第一滤网22的下侧,第二罐体20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管体24,第二管体24的位于第一滤网22的上侧。第一罐体10中的上清液可以经第一罐体10进入第二罐体20,第二罐体20中的滤网即可对水体再次过滤。第二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架21,第二罐体20放置在第二支撑架21上。
第三过滤组件包括第三罐体30,第三罐体30内设置有吸附水体杂质的悬浮填料34,第二管体24与第三罐体30的侧壁连接,第三罐体30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35。悬浮填料34为现有技术,其能够对污水中小分子杂质进行吸附,从而对污水进一步净化。通过出水管35,即可将过滤后的水体排出。第三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架40,第三罐体30放置在第三支撑架40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包括第三管体50和泵体51,第三管体50的一端与出水管35通过三通阀连接,第三管体50的另一端与第二罐体20的顶部连接,泵体51设置在第三管体50上。第二管体24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41。当需要对第一滤网22和第一罐体10的底部进行清理时,关闭第三阀门241,开启泵体51,通过将第三罐体30中的水泵至第二罐体20,冲洗第一滤网22,之后,水又经第一管体16进入第一罐体10,冲洗第一罐体10底部,之后,又从排污管14排出,如此,即实现对第一滤网22的方向冲洗,又实现对第一罐体10的底部冲洗,方便快捷。
第一管体1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61。第一阀门161关闭时,水体可在第一罐体10中自然沉降,之后,打开第一阀门161,第一罐体10中的上清液进入第二罐体20。
第三罐体30内设置有笼体33,悬浮填料34位于笼体33内。笼体33能够容纳多个悬浮填料34,从而方便将悬浮填料34整体取出和更换。
第三罐体30内设置有固定件31,笼体33与固定件31间通过弹簧32连接。固定件31与第三罐体30的内壁固定,固定件31位于第三罐体30底部,由于弹簧32的作用,笼统在水流流动时,会自适应晃动,从而使得其内的多个悬浮填料34活动,增大吸附效果。
第二管体24与第三罐体30的连接端位于笼体33的下侧,出水管35位于笼体33的上侧。
第一滤网22的上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件23。活性炭可以过滤水质。
第一罐体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盖体15,第一盖体15上开设有透气孔。第三罐体3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盖体36,第二盖体36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能够方便排出罐体中因为生物和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
第二罐体20的罐底高于第一罐体10的罐底。如此,能够保证第二罐体20中的水体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1.一种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罐体,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罐体底部以支撑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水管和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罐体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污管,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加药口;
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内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罐体连接,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下侧,所述第二罐体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位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上侧;
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三过滤组件包括第三罐体,所述第三罐体内设置有吸附水体杂质的悬浮填料,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罐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三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第三管体和泵体,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第三管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罐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罐体内设置有笼体,所述悬浮填料位于所述笼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罐体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笼体与所述固定件间通过弹簧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三罐体的连接端位于所述笼体的下侧,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笼体的上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上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透气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透气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的罐底高于所述第一罐体的罐底。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