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9-05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在提高,随之而来的生活污水产量也在激增,已经严重影响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农村生活污水有以下特点:1、规模小;2、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时间点不稳定,水质水量波动较大;3、悬浮物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低,水质呈弱碱性;4、大部分没有排水及污水收集管网;5、其工艺与技术路线受到农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的制约。以上的特点导致我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不能延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因此开发投资少、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管理方便、适合分散式生活污水就地处理的工艺成为当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提升泵井,所述格栅提升泵井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好氧接触氧化池,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的一侧面上设有沉淀池和中间布水渠,所述沉淀池一侧面上设有布水渠,所述布水渠和中间布水渠共同侧面上设有复合滤床,所述复合滤床的另一侧面上也设有中间布水渠和出水井。

作为改进,所述格栅提升泵井包括格栅井和提升泵井,所述格栅井和提升泵井为共壁一体结构,所述格栅井内部设有一面倾斜放置的格栅网,所述提升泵井底部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上面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格栅井底部和悬空的侧面均由水平放置的钢筋组成,充当第二层格栅网。

作为改进,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内竖直放置设有两个直通方形筒,所述直通方形筒顶部边缘设有有斜向上的隔板,所述直通方形筒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通过管道连通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微孔曝气管的气泵。

作为改进,所述出水井顶部设有重力回流装置,所述重力回流装置另一端与所述格栅提升泵井相通。

作为改进,所述复合滤床由三个串联的滤床组成,分别为滤床ⅰ、滤床ⅱ和滤床ⅲ,污水在其中呈现s型折流方式,每相邻两组滤床之间通过中间布水渠相连。

作为改进,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布水渠、中间布水渠和复合滤床采用一体共壁同底设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除了格栅—提升泵井,其他池体都是一体共壁同底设计,减少占地面积和水力及能耗损失。

2、好氧接触氧化池内放置直通方形筒,并在底部设微孔曝气管,筒内外悬挂弹性填料,能够在同一个反应池内营造缺氧/好氧交替环境,且无需进行硝化液回流就能达到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

3、好氧接触氧化池由气泵提供曝气,采用plc程序控制微孔曝气管间歇式曝气,既节省了能耗,又能够增强氧气的传质效率。

4、布水渠与复合滤床相连通过砖砌花墙上下错位开孔,滤床过水方式采用s型折流方式,这样既达到了布水均匀又极大的增加了水力停留时间,从而达到高负荷滤床运行方式。

5、出水井采用重力回流将部分出水回流至格栅—提升泵井,且由手动阀控制开关。该操作能够稳定进水量,保证系统始终保持运行状态。

6、复合滤床采用自主研发的除磷轻质填料,以1:2的合理水料比,再配合滤床上面种植的特殊植物,两者结合,产生物理、化学、生物三种反应达到最强污水处理效果。

7、整个装置系统仅有一台提升泵和一台气泵两个电气设备,其余遵循自然规则采用重力作用驱使水流流动,能耗低,维护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格栅提升泵井;2、好氧接触氧化池;3、沉淀池;4、布水渠;5、复合滤床;6、中间布水渠;7、出水井;8、格栅网;9、提升泵;10、直通方形筒;11、微孔曝气管;12、气泵;13、重力回流装置;14、滤床ⅰ;15、滤床ⅱ;16、滤床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和附图2,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集成式的格栅提升泵井1,所述格栅提升泵井1集格栅和集水两大功能于一体,内设格栅网8和提升泵9。所述格栅提升泵井1与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2通过提升泵管道相连。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2内放置两头通的方形筒10,并在底部设微孔曝气管11,所述微孔曝气管11由气泵12控制开关;筒内外悬挂弹性填料。在曝气的过程中,气流的扰动使得污水在筒内外形成环形闭合流,能够有效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2与所述沉淀池3通过顶部溢流堰口相通,所述沉淀池3通过顶部溢流堰口与布水渠4相连。所述布水渠4通过右侧底部的花墙与所述复合滤床5相通。所述复合滤床5由三个串联的滤床组成,分别为滤床ⅰ14、滤床ⅱ15和滤床ⅲ16,每两组相邻的滤床之间通过所述中间布水渠6相连,三个滤床间的水流模式为s型折流方式。滤床进水端和布水渠是由下部砖砌花墙连通,滤床出水端则是与布水渠上部砖砌花墙连通。所述滤床ⅲ16也通过上部砖砌花墙与所述出水井7相连。所述出水井7侧面顶部设有重力回流装置13,所述重力回流装置13管道另一端与格栅提升泵井1相通。

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3、布水渠4和复合滤床5都是一体共壁同底设计,复合滤床5表面种植绿化植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提升泵井(1),所述格栅提升泵井(1)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好氧接触氧化池(2),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2)的一侧面上设有沉淀池(3)和中间布水渠(6),所述沉淀池(3)一侧面上设有布水渠(4),所述布水渠(4)和中间布水渠(6)共同侧面上设有复合滤床(5),所述复合滤床(5)的另一侧面上也设有中间布水渠(6)和出水井(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提升泵井(1)包括格栅井和提升泵井,所述格栅井和提升泵井为共壁一体结构,所述格栅井内部设有一面倾斜放置的格栅网(8),所述提升泵井底部设有提升泵(9),所述提升泵(9)的上面通过管道与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井底部和悬空的侧面均由水平放置的钢筋组成,充当第二层格栅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2)内竖直放置设有两个直通方形筒(10),所述直通方形筒(10)顶部边缘设有有斜向上的隔板,所述直通方形筒(10)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管(11),所述微孔曝气管(11)通过管道连通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微孔曝气管(11)的气泵(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井(7)顶部设有重力回流装置(13),所述重力回流装置(13)另一端与所述格栅提升泵井(1)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床(5)由三个串联的滤床组成,分别为滤床ⅰ(14)、滤床ⅱ(15)和滤床ⅲ(16),污水在其中呈现s型折流方式,每相邻两组滤床之间通过中间布水渠(6)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2)、沉淀池(3)、布水渠(4)、中间布水渠(6)和复合滤床(5)采用一体共壁同底设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提升泵井,所述格栅提升泵井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好氧接触氧化池,所述好氧接触氧化池的一侧面上设有沉淀池和中间布水渠,所述沉淀池一侧面上设有布水渠,所述布水渠和中间布水渠共同侧面上设有复合滤床,所述复合滤床的另一侧面上也设有中间布水渠和出水井。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小、污水处理效果较强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张玲玲;刘秋文;薛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瑞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