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电阻测试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针布设枪。
背景技术:
接地电阻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接地电阻值体现电气装置与“地”接触的良好程度和反映接地网的规模,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极的大小(长度、粗细)、形状、数量、埋设深度、周围地理环境(如平地、沟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等等。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利用仪表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前需要布设探针,传统的探针布设均是采用人工将探针敲击进底面的办法,此种布设方法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以及安全性低等缺陷,针对以上缺陷,可提出一种探针布设腔,用机器纯人工操作,优化探针的布设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针布设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前需要人工布设探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探针布设枪,包括机壳,机壳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杆,机壳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壳与转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机壳在贯穿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活塞包括连杆部与活塞头,活塞连杆部远离活塞头的一端与转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活塞的底部设置有撞击块,活塞头与撞击块在中心处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撞击块与机壳的内腔壁间为间隙配合,撞击块的底部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与机壳滑动连接。
优选的,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握杆,握杆呈t形结构且水段的两端外壁均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机壳与握杆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第一弹簧位于握杆内部开设的相应的凹槽内部。
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主体、卡槽以及辅助块,夹持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与t形探针顶部水平杆相适应的卡槽,卡槽的底部呈开口结构,夹持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机壳内腔壁上开设有与辅助块相适应的滑槽。
优选的,滑槽的顶端在撞击块处于静止状态下时位于撞击块的底部,滑槽的底部呈非开口结构。
优选的,机壳内部开设有与卡槽相适应的滑道,滑道呈竖直结构且两侧均呈开口结构,滑道与卡槽连通且长度与夹持机构的运动轨迹相适应。
优选的,机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
优选的,夹持机构处于最高点时夹持机构所夹持的探针整体位于机壳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此探针布设枪时,首先将探针划入夹持机构,随后即可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杆、活塞、第二弹簧以及撞击块的配合反复撞击夹持机构,将探针钉入底面,当探针固定完成后,可通过滚珠、卡槽以及滑道的配合脱离出探针,完成探针的布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3为夹持机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握杆;3、驱动电机;4、转动杆;5、活塞;6、活塞头;7、撞击块;8、第一弹簧;9、夹持机构;901、夹持主体;902、卡槽;903、辅助块;10、防滑套;11、滑槽;12、第二弹簧;13、滑道;1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探针布设枪,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杆4,机壳1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机壳1与转动杆4的一端传动连接,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机壳1在贯穿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转动杆4的底部设置有活塞5,活塞5包括连杆部与活塞头6,活塞5连杆部远离活塞头6的一端与转动杆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活塞5的底部设置有撞击块7,活塞头6与撞击块7在中心处通过第二弹簧12弹性连接,撞击块7与机壳1的内腔壁间为间隙配合,撞击块7的底部设置有夹持机构9,夹持机构9与机壳1滑动连接。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使用此探针布设枪时,首先将探针顶部的水平杆通过滑道13划入卡槽902,卡住探针后即可竖起探针布设枪并开启驱动电机3,则驱动电机3带动转动杆4开始旋转,从而带动活塞5开始做上下往复运动,撞击块7在活塞5的撞击以及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同样做上下往复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反复撞击夹持机构9,则被夹持的探针被钉入地面,当探针固定完成后,即可在滚珠14的辅助下顺着卡槽902的方向滑动布设枪,则探针可通过滑道13与布设枪脱离,完成布设。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此探针布设枪可帮助使用者轻松地完成探针布设的工作。
进一步的,机壳1的顶部设置有握杆2,握杆2呈t形结构且水段的两端外壁均套设有防滑套10。
进一步的,机壳1与握杆2通过第一弹簧8弹性连接,第一弹簧8位于握杆2内部开设的相应的凹槽内部,减少了布设枪使用时对手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夹持机构9包括夹持主体901、卡槽902以及辅助块903,夹持主体901的内部开设有与t形探针顶部水平杆相适应的卡槽902,卡槽902的底部呈开口结构,夹持主体9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903,机壳1内腔壁上开设有与辅助块903相适应的滑槽11,帮助使用时简单快速地夹持住探针。
进一步的,滑槽11的顶端在撞击块7处于静止状态下时位于撞击块7的底部,滑槽11的底部呈非开口结构,防止夹持机构9脱离机壳1。
进一步的,机壳1内部开设有与卡槽902相适应的滑道13,滑道13呈竖直结构且两侧均呈开口结构,滑道13与卡槽902连通且长度与夹持机构9的运动轨迹相适应,方便使用完后滑出探针。
进一步的,机壳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14,可减少机壳1的滑动阻力。
进一步的,夹持机构9处于最高点时夹持机构9所夹持的探针整体位于机壳1的内腔。
综上所述,各部件与结构间的配合,不仅可以将探针稳定地钉入底面,完成布设,同时还简化了探针的固定以及脱离的过程,减少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1.一种探针布设枪,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腔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机壳(1)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机壳(1)与转动杆(4)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机壳(1)在贯穿处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底部设置有活塞(5),所述活塞(5)包括连杆部与活塞头(6),所述活塞(5)连杆部远离活塞头(6)的一端与转动杆(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塞(5)的底部设置有撞击块(7),所述活塞头(6)与撞击块(7)在中心处通过第二弹簧(12)弹性连接,所述撞击块(7)与机壳(1)的内腔壁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撞击块(7)的底部设置有夹持机构(9),所述夹持机构(9)与机壳(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布设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部设置有握杆(2),所述握杆(2)呈t形结构且水段的两端外壁均套设有防滑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布设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与握杆(2)通过第一弹簧(8)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8)位于握杆(2)内部开设的相应的凹槽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布设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夹持主体(901)、卡槽(902)以及辅助块(903),所述夹持主体(901)的内部开设有与t形探针顶部水平杆相适应的卡槽(902),所述卡槽(902)的底部呈开口结构,所述夹持主体(9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903),所述机壳(1)内腔壁上开设有与辅助块(903)相适应的滑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探针布设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的顶端在撞击块(7)处于静止状态下时位于撞击块(7)的底部,所述滑槽(11)的底部呈非开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布设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部开设有与卡槽(902)相适应的滑道(13),所述滑道(13)呈竖直结构且两侧均呈开口结构,所述滑道(13)与卡槽(902)连通且长度与夹持机构(9)的运动轨迹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布设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布设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9)处于最高点时夹持机构(9)所夹持的探针整体位于机壳(1)的内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