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9-09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测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激光测距原理进行使用时间控制的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近视人数高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已高居世界第一,大部分青少年会由于长时间的近距离观察而形成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从而造成视物模糊不清,假性近视若不及时缓解,终究会导致眼轴变大而成为真性近视。但实际上,往往在假性近视阶段青少年已经养成了不良的用眼习惯,从而难以实现视力问题的控制。

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成为了目前解决视力问题的关键所在。

鉴于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智能眼镜,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一种智能眼镜,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本体和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安装于所述眼镜本体上;

所述智能模块包括壳体、激光雷达、控制器、供电模块和反馈装置,所述壳体具有腔体,所述激光雷达、控制器、供电模块和反馈装置均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激光雷达、控制器和反馈装置连接,用于对三者进行供电,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激光雷达和反馈装置连接,控制所述激光雷达按照设定频率进行激光的发射和接收,所述激光的发射方向朝向眼镜佩戴者的正视方向,所述反馈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激光雷达的测量结果发出可被眼镜佩戴者感知的反馈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用于供所述激光发出,所述第二孔位用于供所述激光返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壁上在所述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的设置区域设置有凸起结构,在所述凸起结构上围绕所述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边缘分别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内嵌设有透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沉孔边缘局部设置有豁口。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装置为振动马达、发光单元或发声单元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为电池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器可实现激光雷达的持续测距,从而对使用者的观察距离和用眼时间可进行持续的监测,通过用眼距离和用眼时间等方面的控制逐渐的使得使用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智能模块的框架图;

图2为智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腔体敞开);

图3为智能模块的正视图;

图4为智能模块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腔体敞开其隐藏激光雷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第一孔位;12、第二孔位;13、凸起结构;14、沉孔;15、透光片;16、豁口;2、激光雷达;3、控制器;4、供电模块;5、反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本体和智能模块,智能模块安装于眼镜本体上;智能模块包括壳体1、激光雷达2、控制器3、供电模块4和反馈装置5,壳体1具有腔体,激光雷达2、控制器3、供电模块4和反馈装置5均设置于腔体内;供电模块4分别与激光雷达2、控制器3和反馈装置5连接,用于对三者进行供电,供电动作需人工控制实现,任何形式的开关方式均可,例如安装于壳体上的开关按钮;控制器3分别与激光雷达2和反馈装置5连接,控制激光雷达2按照设定频率进行激光的发射和接收,激光的发射方向朝向眼镜佩戴者的正视方向,反馈装置5用于根据激光雷达2的测量结果发出可被眼镜佩戴者感知的反馈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相对眼镜本体而外置的智能模块,使得可扩展性强,可实现在现有的眼镜结构上的通用。通过供电模块4实现所需电能的供给,低能耗的用电设备可保证长时间的待机,通过控制器3可实现激光雷达2的持续测距,从而对使用者的观察距离和用眼时间可进行持续的监测,反馈装置5则可根据设定的相关阈值而进行使用时间或者观察距离等情况的提醒,从而使得无意识无规则的用眼行为受到主动的约束,通过用眼距离和用眼时间等方面的控制逐渐的使得使用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为了保证激光雷达2信号采集的准确性,避免发射端和接收端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孔位11和第二孔位12,第一孔位11用于供激光发出,第二孔位12用于供激光返回,通过两独立孔位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光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加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壳体1的重量,保证美观性,壳体1的厚度会控制在所需的范围内,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壳体1内壁上在第一孔位11和第二孔位12的设置区域设置有凸起结构13,从而形成局部的安装结构,在凸起结构13上围绕第一孔位11和第二孔位12边缘分别设置有沉孔14,沉孔14内嵌设有透光片15,通过沉孔14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透光片15的安装面积,从而使得透光片15的加工和安装难度均降低,通过适当的增加透光片15的面积也可有效的提高其安装的稳定性。在本优选方案中,沉孔14的形状可设置为圆形或者方形等任何所需的形状。

为了保证美观性且避免干涉,优选透光片15整体沉入沉孔14内,此种情况下为了降低其安装难度,沉孔14边缘局部设置有豁口16,从而在透光片15边缘形成可操作的区域,可供镊子或者其他夹持透光片15的结构插入,从而将透光片15放入沉孔14内。

其中,反馈装置5为振动马达、发光单元或发声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振动马达通过微小的振动使得使用者感知到反馈型号;发光单元可通过光线的发射而在反射面反射后而被使用者所接收,从而起到提醒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光线不宜过强,从而避免对使用者造成影响;而发声单元则通过设定音量范围内的提醒声音进行提醒,上述结构均可在现有技术中获得。

供电模块4为电池组件,安全且便于更换。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智能化程度,还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设置于腔体内,且与控制器3连接,通过蓝牙模块的设置,可实现智能模块的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当智能眼镜的使用者为青少年是,家长可通过手机蓝牙建立与智能模块的连接,从而获知使用者的用眼数据,便于问题的技术发现和纠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本体和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安装于所述眼镜本体上;

所述智能模块包括壳体(1)、激光雷达(2)、控制器(3)、供电模块(4)和反馈装置(5),所述壳体(1)具有腔体,所述激光雷达(2)、控制器(3)、供电模块(4)和反馈装置(5)均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供电模块(4)分别与所述激光雷达(2)、控制器(3)和反馈装置(5)连接,用于对三者进行供电,所述控制器(3)分别与所述激光雷达(2)和反馈装置(5)连接,控制所述激光雷达(2)按照设定频率进行激光的发射和接收,所述激光的发射方向朝向眼镜佩戴者的正视方向,所述反馈装置(5)用于根据所述激光雷达(2)的测量结果发出可被眼镜佩戴者感知的反馈信号;

所述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贯通的第一孔位(11)和第二孔位(12),所述第一孔位(11)用于供所述激光发出,所述第二孔位(12)用于供所述激光返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在所述第一孔位(11)和第二孔位(12)的设置区域设置有凸起结构(13),在所述凸起结构(13)上围绕所述第一孔位(11)和第二孔位(12)边缘分别设置有沉孔(14),所述沉孔(14)内嵌设有透光片(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14)边缘局部设置有豁口(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装置(5)为振动马达、发光单元或发声单元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4)为电池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3)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测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本体和智能模块,智能模块安装于眼镜本体上;智能模块包括壳体、激光雷达、控制器、供电模块和反馈装置,供电模块分别与激光雷达、控制器和反馈装置连接,用于对三者进行供电,控制器分别与激光雷达和反馈装置连接,控制激光雷达按照设定频率进行激光的发射和接收,激光的发射方向朝向眼镜佩戴者的正视方向,反馈装置用于根据激光雷达的测量结果发出可被眼镜佩戴者感知的反馈信号。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器可实现激光雷达的持续测距,从而对使用者的观察距离和用眼时间可进行持续的监测,从而通过用眼距离和用眼时间等方面的控制逐渐的使得使用者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技术研发人员:杜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莱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