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回收系统中是利用多介质过滤器的石英砂、活性炭等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含有悬浮物颗粒的水流过多介质过滤器的滤料层时,滤料缝隙对悬浮物起筛滤作用使悬浮物易于截留在滤料表面。过滤后的水通过加药装置投加消毒剂消毒以后,作为中水可用于绿化浇花等。
目前部分雨水回收流程仍是利用多介质过滤器和加药装置来处理雨水,这样不仅增加了管路系统,也让设备连接管路增加,使得装置变得复杂同时难以操控,为了快速地把雨水回收后做洗车浇花等用途,因此需要设计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部分雨水回收流程仍是利用多介质过滤器和加药装置来处理雨水,这样不仅增加了管路系统,也让设备连接管路增加,使得装置变得复杂同时难以操控,为了快速地把雨水回收后做洗车浇花等用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包括池座和箱座,所述池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顶端的左侧套接有预清水入水口,所述清水池右侧的底端套接有预清水出水口,所述预清水出水口的右侧套接有水泵,所述箱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本体,所述过滤箱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入水口,且过滤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泵的右侧相连,所述过滤箱本体的顶端开设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所述过滤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筒形过滤网,且筒形过滤网的底端和挡水板紧密贴合,所述筒形过滤网内部开设的空腔中插入有第二清洁杆,且第二清洁杆的底端通过转轴套接在挡水板上,所述挡水板的左右两侧皆套接有清洁毛刷条,所述过滤箱本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压差开关,且压差开关的底端安装在水泵右侧的水管上,所述过滤箱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箱盖,所述过滤箱盖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过滤箱盖顶端的左侧套接有电动阀,所述过滤箱盖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中插入有第一清洁杆,所述第一清洁杆的底端开设的空腔中插入有第二清洁杆,所述过滤箱本体的右侧套接有过滤出水口,所述过滤出水口的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紫外线消毒器,所述过滤箱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清水池的内部开设有清水仓。
优选的,所述预清水入水口的内壁两侧通过转轴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接有传动轮,且传动轮和预清水入水口相互配合,所述传动轮右侧的转动轴上套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预清水入水口的内壁两侧通过转轴套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接有传动轮,且传动轮和预清水入水口相互配合,所述传动轮右侧的转动轴上套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预清水入水口顶端右侧开设的通槽中插入有配重密封塞,所述配重密封塞底端的预清水入水口内壁上安装有储药盒,且储药盒的右侧安装在预清水入水口的内壁上,所述储药盒的内壁设有过滤网盒,且过滤网盒安装在预清水入水口的内壁上,所述储药盒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药管,且输药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输药管的底端皆均匀开设有滴水孔。
优选的,所述清水池右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上通过转轴套接有支撑杆,所述配重密封塞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伸杆,且拉伸杆的顶端通过转轴套接在支撑杆的左侧,所述支撑杆的右侧通过转轴套接有j形卡杆,所述稳定座的右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槽皆与j形卡杆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一清洁杆上套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上套接有皮带,且皮带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二转轮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清洁杆的顶端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第一清洁杆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稳定槽中插入有插销杆,且插销杆的左右两端延伸穿过固定孔,所述过滤箱盖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稳定杆,且第一稳定杆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一清洁杆上,所述过滤仓的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稳定杆,且第二稳定杆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二清洁杆上。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清水池、水泵、过滤箱盖、过滤箱本体、第一清洁杆和紫外线消毒器,这样可以利用更小的空间来完成过滤流程,以及过滤箱盖和过滤箱本体是可以反复进行清洁,节省了更换滤网的时间,同时和多层过滤相比更加简易,占地面积更小,能有效地减少设备管路连接工作量,设备运行控制操作更方便,最重要的是节约工程费用,更经济。
2、通过设置有储药盒、过滤网盒、配重密封塞、输药管和滴水孔,这样可以让储药盒中存放的消毒液,缓慢地从滴水孔中滴出,对清洁箱中预清雨水做初步的消毒处理,同时因滴落缓慢,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多次补给,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配重密封塞的可以改变内外压差,可以让工作人员控制是否需要让消毒液滴出,使得本装置更加的人性化,过滤网盒可以在拔出配重密封塞时阻挡树叶等大块废料进入预清水入水口中。
3、通过设置有转动轴、传动轮、搅拌杆,这样利用了预清水的持续进入时的冲击力来达到搅拌杆搅拌预清水的效果,让本装置更加地智能,无需工作人员过多的操作,使得工作人员更加地省心,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可以节省一定的资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水池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轮工作状态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c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池座;2、清水池;3、预清水入水口;4、预清水出水口;5、水泵;6、清水仓;7、箱座;8、过滤入水口;9、压差开关;10、电动阀;11、电机;12、放置箱;13、紫外线消毒器;14、第一清洁杆;15、过滤箱盖;16、过滤箱本体;17、过滤出水口;18、挡水板;19、过滤仓;20、筒形过滤网;21、第二清洁杆;22、清洁毛刷条;23、插销杆;24、稳定槽;25、固定孔;26、第一稳定杆;27、第二稳定杆;28、转动孔;29、滚珠;30、滚动槽;31、第一转轮;32、皮带;33、第二转轮;34、稳定座;35、卡槽;36、j形卡杆;37、支撑杆;38、拉伸杆;39、配重密封塞;40、过滤网盒;41、储药盒;42、输药管;43、滴水孔;44、搅拌杆;45、转动轴;46、传动轮;47、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包括池座1和箱座7,池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清水池2,清水池2顶端的左侧套接有预清水入水口3,清水池2右侧的底端套接有预清水出水口4,预清水出水口4的右侧套接有水泵5,本申请中使用的所有用电器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箱座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本体16,过滤箱本体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入水口8,且过滤入水口8通过水管与水泵5的右侧相连,过滤箱本体16的顶端开设有过滤仓19,过滤仓19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18,过滤仓19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筒形过滤网20,且筒形过滤网20的底端和挡水板18紧密贴合,筒形过滤网20内部开设的空腔中插入有第二清洁杆21,且第二清洁杆21的底端通过转轴套接在挡水板18上,挡水板18的左右两侧皆套接有清洁毛刷条22,过滤箱本体1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压差开关9,且压差开关9的底端安装在水泵5右侧的水管上,过滤箱本体16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箱盖15,过滤箱盖1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箱12,放置箱1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1,过滤箱盖15顶端的左侧套接有电动阀10,过滤箱盖15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孔28,转动孔28中插入有第一清洁杆14,第一清洁杆14的底端开设的空腔中插入有第二清洁杆21,过滤箱本体16的右侧套接有过滤出水口17,过滤出水口17的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紫外线消毒器13,过滤箱本体1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47,电机11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二转轮33,第一清洁杆14上套接有第一转轮31,第一转轮31上套接有皮带32,且皮带32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二转轮33上,这样可以对电机11的输出端转动速度进行降速,可以让电机11的震动更小,噪音更低,同时可以更加地节能环保。
转动孔28内侧的第一清洁杆14上开设有滚动槽30,滚动槽30中均匀滑动安装有滚珠29,且滚珠29和转动孔28的内壁紧密贴合,这样可以让第一清洁杆14持续转动的时候,不会受到太大来自过滤箱盖15顶端的阻力,同时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以及位置处于顶端可以更加方便地对滚珠29进行加油润滑。
第二清洁杆21的顶端开设有稳定槽24,第一清洁杆14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固定孔25,稳定槽24中插入有插销杆23,且插销杆23的左右两端延伸穿过固定孔25,过滤箱盖15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稳定杆26,且第一稳定杆26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一清洁杆14上,过滤仓19的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稳定杆27,且第二稳定杆27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二清洁杆21上,这样可以让第一清洁杆14和第二清洁杆21不是一体式,便于拆分,就可以让过滤箱本体16和过滤箱盖15内部的零件更容易进行维修和拆卸,使得本装置更换零件不会被第一清洁杆14阻挡,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清水池2的内部开设有清水仓6,预清水入水口3顶端右侧开设的通槽中插入有配重密封塞39,配重密封塞39底端的预清水入水口3内壁上安装有储药盒41,且储药盒41的右侧安装在预清水入水口3的内壁上,储药盒41的内壁设有过滤网盒40,且过滤网盒40安装在预清水入水口3的内壁上,储药盒4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药管42,且输药管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输药管42的底端皆均匀开设有滴水孔43,可以让储药盒41中存放的消毒液,缓慢地从滴水孔43中滴出,对清洁箱中预清雨水做初步的消毒处理,同时因滴落缓慢,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多次补给,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配重密封塞39的可以改变内外压差,可以让工作人员控制是否需要让消毒液滴出,使得本装置更加的人性化,过滤网盒40可以在拔出配重密封塞39时阻挡树叶等大块废料进入预清水入水口3中。
清水池2右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座34,稳定座34上通过转轴套接有支撑杆37,配重密封塞3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伸杆38,且拉伸杆38的顶端通过转轴套接在支撑杆37的左侧,支撑杆37的右侧通过转轴套接有j形卡杆36,稳定座34的右侧开设有卡槽35,且卡槽3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槽35皆与j形卡杆36相互配合,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无需爬上清水池2,便可快速的拔起配重密封塞39,同时对配重密封塞39进行固定,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学习操作。
预清水入水口3的内壁两侧通过转轴套接有转动轴45,转动轴45上套接有传动轮46,且传动轮46和预清水入水口3相互配合,传动轮46右侧的转动轴45上套接有搅拌杆44,且搅拌杆44的数量为两个,利用了预清水的持续进入时的冲击力来达到搅拌杆44搅拌预清水的效果,让本装置更加地智能,无需工作人员过多的操作,使得工作人员更加地省心,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可以节省一定的资金成本。
工作原理:在工作人员首次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先爬上清水池2,拉开配重密封塞39,并检查储药盒41中是否还有消毒液的存在,如果没有就将消毒液添加进去,因第一次使用,先通过预清水入水口3将一定量的消毒液提前加入清水仓6中,之后通过预清水入水口3放入经过截污、弃流处理的预清雨水,预清雨水在通过预清水入水口3落下时,会撞击到套接在转动轴45上的传动轮46,这时传动轮46就会因为预清雨水的冲击而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45进行转动,同时转动轴45转动会带动两个搅拌杆44进行转动,搅拌杆44就会搅拌逐渐加入的预清雨水,使其和消毒液混合,最终在预清雨水加入到快慢的时候,基本也就完成了搅拌,使得加入的预清雨水完成第一阶段消毒,之后通过拉动j形卡杆36,使得j形卡杆36向下移动,再卡在卡槽35中,对j形卡杆36进行限位,同时j形卡杆36会拉动卡槽35,卡槽35会因为稳定座34的顶压而导致另一端上升,这时就会将拉伸杆38向上拉起,从而带动配重密封塞39向上移动,露出清水池2上端的孔洞,让储药盒41的中产生压力差,这样储药盒41中的消毒液就会通过输药管42上的滴水孔43滴出,持续对预清水入水口3中的预清雨水进行消毒,同时当预清雨水放出后,可以通过缓慢地滴落将消毒液添加到预清水入水口3中,方便下一次将预清雨水放入并混合,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本装置就可以将j形卡杆36从卡槽35中拉出,因为重力作用,配重密封塞39就会重新盖回清水池2顶端的通孔中,使储药盒41内部空气不流通,以及滴水孔43中消毒液的张力,让清洁液不再滴出。
在预清雨水经过第一次消毒后,打开预清水出水口4上的阀门,这是通过控制面板47来启动水泵5,这时预清雨水通过水泵5进入到过滤入水口8,之后会穿过挡水板18,进入到筒形过滤网20的内部,这时预清雨水会穿过筒形过滤网20,进入到过滤仓19,再从过滤出水口17流出,进入到紫外线消毒器13中进行第二次消毒,同时杂质就会被筒形过滤网20阻挡,留在筒形过滤网20的内部,同时当压差开关9的压差达到设定预设定值时,压差开关9会闭合,输出一个开关信号,此信号送到控制盘,控制器执行清洗指令,启动电机11开始工作,带动第二转轮33进行旋转,这时第二转轮33就会通过皮带32带动第一转轮3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清洁杆14转动,第一清洁杆14转动会带动滚动槽30中的滚珠29贴着转动孔28转动,之后第二清洁杆21会因为顶端的稳定槽24被插销杆23通过固定孔25限位,使得第二清洁杆21跟随第一清洁杆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清洁杆21上的清洁毛刷条22对筒形过滤网20进行清洁,同时打开电动阀10,使得带有杂质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流出。
在工作人员需要拆卸检查时,可先打开过滤箱盖15正面的门,来松动插销杆23,使得插销杆23不在限位第二清洁杆21和第一清洁杆14,在卸下过滤箱盖15和过滤箱本体16连接的螺丝即可拉开过滤箱本体16,再通过松动第二稳定杆27上的螺丝,使得第二稳定杆27脱离第二清洁杆21,在松动筒形过滤网20的螺丝,即可将筒形过滤网20沿着第二清洁杆21取出,这时即可通过螺丝拆卸其余部件进行维修检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包括池座(1)和箱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清水池(2),所述清水池(2)顶端的左侧套接有预清水入水口(3),所述清水池(2)右侧的底端套接有预清水出水口(4),所述预清水出水口(4)的右侧套接有水泵(5),所述箱座(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本体(16),所述过滤箱本体(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入水口(8),且过滤入水口(8)通过水管与水泵(5)的右侧相连,所述过滤箱本体(16)的顶端开设有过滤仓(19),所述过滤仓(19)的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18),所述过滤仓(19)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筒形过滤网(20),且筒形过滤网(20)的底端和挡水板(18)紧密贴合,所述筒形过滤网(20)内部开设的空腔中插入有第二清洁杆(21),且第二清洁杆(21)的底端通过转轴套接在挡水板(18)上,所述挡水板(18)的左右两侧皆套接有清洁毛刷条(22),所述过滤箱本体(1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压差开关(9),且压差开关(9)的底端安装在水泵(5)右侧的水管上,所述过滤箱本体(16)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箱盖(15),所述过滤箱盖(1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箱(12),所述放置箱(1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1),所述过滤箱盖(15)顶端的左侧套接有电动阀(10),所述过滤箱盖(15)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孔(28),所述转动孔(28)中插入有第一清洁杆(14),所述第一清洁杆(14)的底端开设的空腔中插入有第二清洁杆(21),所述过滤箱本体(16)的右侧套接有过滤出水口(17),所述过滤出水口(17)的右侧通过水管连接有紫外线消毒器(13),所述过滤箱本体(16)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47),所述清水池(2)的内部开设有清水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清水入水口(3)的内壁两侧通过转轴套接有转动轴(45),所述转动轴(45)上套接有传动轮(46),且传动轮(46)和预清水入水口(3)相互配合,所述传动轮(46)右侧的转动轴(45)上套接有搅拌杆(44),且搅拌杆(44)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清水入水口(3)的内壁两侧通过转轴套接有转动轴(45),所述转动轴(45)上套接有传动轮(46),且传动轮(46)和预清水入水口(3)相互配合,所述传动轮(46)右侧的转动轴(45)上套接有搅拌杆(44),且搅拌杆(44)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清水入水口(3)顶端右侧开设的通槽中插入有配重密封塞(39),所述配重密封塞(39)底端的预清水入水口(3)内壁上安装有储药盒(41),且储药盒(41)的右侧安装在预清水入水口(3)的内壁上,所述储药盒(41)的内壁设有过滤网盒(40),且过滤网盒(40)安装在预清水入水口(3)的内壁上,所述储药盒(4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药管(42),且输药管(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输药管(42)的底端皆均匀开设有滴水孔(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2)右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稳定座(34),所述稳定座(34)上通过转轴套接有支撑杆(37),所述配重密封塞(3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伸杆(38),且拉伸杆(38)的顶端通过转轴套接在支撑杆(37)的左侧,所述支撑杆(37)的右侧通过转轴套接有j形卡杆(36),所述稳定座(34)的右侧开设有卡槽(35),且卡槽(3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槽(35)皆与j形卡杆(36)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二转轮(33),所述第一清洁杆(14)上套接有第一转轮(31),所述第一转轮(31)上套接有皮带(32),且皮带(32)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二转轮(3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洁杆(21)的顶端开设有稳定槽(24),所述第一清洁杆(14)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开设有固定孔(25),所述稳定槽(24)中插入有插销杆(23),且插销杆(23)的左右两端延伸穿过固定孔(25),所述过滤箱盖(15)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稳定杆(26),且第一稳定杆(26)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一清洁杆(14)上,所述过滤仓(19)的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稳定杆(27),且第二稳定杆(27)的另一侧套接在第二清洁杆(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回收系统的智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4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水泵(5)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