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载具及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9-15  83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载具及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电子设备的用电标准存在差异,需要变压器为电子设备提供所需的合适电压,电子变压器在线圈绕制完成后,需要经过高压、层间绝缘、电感等测试,现有的检测检测设备一般是将变压器放置在输送带上,然后输送带将变压器输送至检测工位上进行检测,但是变压器直接放置在输送带上的时候,输送过程中容易偏移,导致检测的时候对位不精确,导致检测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载具及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直接放置在输送带上容易偏移导致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载具,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凸块上端面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定位槽靠近所述第一侧设置有限位块。

可选地,所述载体包括底座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各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

可选地,各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载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载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

可选地,所述滑槽设置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滑槽彼此平行。

可选地,所述载体的两侧部均设置有凹槽,各所述凹槽均贯穿所述载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

可选地,所述载体的两侧部均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载体位置的第二定位槽。

可选地,所述载体的两侧部均设置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载具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使用时,将待检测的变压器放置在第一定位槽上,在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下,使得变压器较少端脚的一侧伸入第一避让槽中,变压器较多端脚的一侧伸入第二避让槽中,此时变压器的端脚均与第一侧和第二侧贴合,变压器本体则限位在第一定位槽中,载体在输送过程中,变压器相对于载体为静止状态,这样子载体输送到检测工位的时候,变压器的端脚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在检测时候能够应变压器的各端脚位置,使得检测的时候接触好,检测结果精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包括上述的变压器载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变压器载具,在使用时,将待检测的变压器放置在第一定位槽上,在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下,使得变压器较少端脚的一侧伸入第一避让槽中,变压器较多端脚的一侧伸入第二避让槽中,此时变压器的端脚均与第一侧和第二侧贴合,变压器本体则限位在第一定位槽中,载体在输送过程中,变压器相对于载体为静止状态,这样子载体输送到检测工位的时候,变压器的端脚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在检测时候能够应变压器的各端脚位置,使得检测的时候接触好,检测结果精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回流装置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机架20—载具21—载体

211—凸块212—第一侧213—第二侧

214—第一定位槽215—第一避让槽216—第二避让槽

217—限位块22—底座221—定位柱

223—滑槽224—凹槽225—第二定位槽

226—安装孔23—支撑座231—定位孔

232—主体30—回流装置40—上料装置

41—直振器42—导轨50—输送装置

51—第一输送机构52—第二输送机构53—第三输送机构

70—测试装置71—活动检测组件711—支座

712—驱动件713—插板治具714—探针

7142—电杆体7143—导电柱7144—胶圈

7145—检测部715—检测槽716—连接板

717—避让孔718—导向件721—定位块

740—不良品收集盒80—下料装置82—产品盒

83—驱动定位机构90—激光打码设备81—产品放置机械手

730—第二产品取放机械手43—第一产品取放机械手

61—第一载具取放机械手62—第二载具取放机械手

63—第三载具取放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9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变压器载具20,包括载体21,所述载体21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211,所述凸块2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212和第二侧213,所述凸块211上端面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侧212和所述第二侧213的第一定位槽214,所述第一侧21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214连通的第一避让槽215,所述第二侧213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槽214连通的第二避让槽216,所述第一定位槽214靠近所述第一侧212设置有限位块217。具体地,将待检测的变压器放置在第一定位槽214上,在限位块217的限位作用下,使得变压器较少端脚的一侧伸入第一避让槽215中,变压器较多端脚的一侧伸入第二避让槽216中,此时变压器的端脚均与第一侧212和第二侧213贴合,变压器本体则限位在第一定位槽中,载体21在输送过程中,变压器相对于载体21为静止状态,这样子载体21输送到检测工位的时候,变压器的端脚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在检测时候能够应变压器的各端脚位置,使得检测的时候接触好,检测结果精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载体21包括底座22和支撑座23,所述支撑座23安装于所述底座22的上方,所述底座22和所述支撑座2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由于支撑座23和底座22为可拆卸连接,在需要检测不同规格的变压器的时候,只需要更换相适配的支撑座23即可,在加工支撑座23的时候,只需要加工与变压器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214以及第一避让槽215和第二避让槽216即可,无需加工底座22的结构,不仅节省了加工的材料,还能够降低加工的步骤,提高加工的难度,并且提高本使用新型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座23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31,各定位孔2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14的两侧,所述底座2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各所述定位孔231相适配的定位柱221。具体地,将支撑座23安装在底座22上时,通过各定位柱221和定位孔231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固定底座22和支撑座23。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各所述定位孔231贯穿所述支撑座2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这样子,便于加工各定位孔23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座23包括主体232和所述凸块211,所述凸块211设置于所述主体232的上端面,所述主体232的水平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凸块211的水平面的面积,凸块211的前端面与主体232的前端面齐平,凸块211的后端面与主体232的后端面齐平,主体232水平面与底座22的水平面相同,所述主体232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图中未标注),各所述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212的侧方和所述第二侧213的侧方,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和底座22连接以使得支撑座23与所述底座22固定连接。具体地,由于固定孔位于第一侧212的侧方和第二侧213的侧方,通过固定件连接支撑座23和底座22的时候,安装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定位槽214的两侧壁的上端均设置有倒角,所述限位块217考经所述第一避空槽的上端设置有倒角,具体地,设置的倒角方便将变压器放置在第一定位槽214和第一避让槽21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底座22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滑槽223,所述滑槽223贯穿所述底座2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回流装置30和各段所述输送机构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23相适配的滑块(图中未标注),使用时,将底座22放置在输送带上,底座22的底面与输送带接触,滑块伸入滑槽223中,输送带驱动底座22移动,滑块和滑槽223之间配合使得底座22沿输送带移动过程中不出现晃动的情况,能够稳定的输送到检测工位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滑槽223设置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滑槽223彼此平行。具体地,设置两条滑槽223,提高底座22沿输送带移动的稳定性,且加工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底座22的两侧部均设置有凹槽224。具体地,所述第一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1、所述第二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2和所述第三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3均设置有与所述凹槽224相适配的凸条,搬运变压器载具20的时候,凸条伸入到凹槽224中后进行搬运,搬运过程中,由于凸条伸入到凹槽224中,能够提高夹紧底座22的稳定性,底座22不容易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各所述凹槽224均贯穿所述载体2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这样子,便于对凹槽224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底座22的两侧部均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载体21位置的第二定位槽22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移动到测试装置70的时候,测试装置70的定位装置先伸入第二定位槽225中,从而对底座22进行定位,然后再对变压器进行检测,提高对变压器各端脚检测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定位槽225位于所述底座22的上端面,当连接支撑座23座与底座22连接的时候,使得第二定位槽225为朝底座22两侧开口的结构,这样子,便于在底座22上加动该第二定位槽225,并且连接底座22和支撑座23的时候,使得第二定位槽225开口朝底座22的两侧,能够实现定位底座22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底座22的两侧部均设置有安装孔226,具体地,将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孔226中,通过该传感器感应底座22移动的位置,从而使得底座22能够准确移动到检测工位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包括上述的变压器载具。

具体地,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变压器载具,使用时,将待检测的变压器放置在第一定位槽上,在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下,使得变压器较少端脚的一侧伸入第一避让槽中,变压器较多端脚的一侧伸入第二避让槽中,此时变压器的端脚均与第一侧和第二侧贴合,变压器本体则限位在第一定位槽中,载体在输送过程中,变压器相对于载体为静止状态,这样子载体输送到检测工位的时候,变压器的端脚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在检测时候能够应变压器的各端脚位置,使得检测的时候接触好,检测结果精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还包括了机架1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的回流装置30、上料装置40、输送装置50、第一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1、第二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2、测试装置70和下料装置80;

其中,所述回流装置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回流装置30用于输送空载的所述变压器载具20;

其中,所述上料装置40安装于所述回流装置30的第一端并用于将产品夹取至空载的所述变压器载具20上;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50安装于所述回流装置30的侧方并用于输送产品;

其中,所述第一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1安装于所述回流装置30的第一端并用于将载有产品的所述变压器载具20夹取至所述输送装置50上;

其中,所述测试装置70安装于所述输送装置50的侧方并用于对产品进行测试;

其中,所述下料装置80,安装于所述输送装置50的末端并用于对检测完的产品进行下料;

其中,所述第二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2安装于所述回流装置30的第二端并用于将空载的所述变压器载具20取放至回流装置30上。

具体地,将产品放置于上料装置40上,上料装置40将产品夹取至空载的变压器载具20上,第一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1将载有产品的变压器载具20夹取至输送装置50上,输送装置50将载有产品的变压器载具20输送至测试装置70处,测试装置70对变压器载具20上的产品进行测试,而后下料装置80对检测完毕之后的产品进行下料,最后第二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2将空载的变压器载具20取放至回流装置30上,回流装置30将空载的变压器载具20输送至上料装置40出,从而重述上述的步骤;变压器的上料、检测、下料均由本设备上完成,无需人工对变压器进行检测,通过输送装置50、第一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1、回流装置30和第二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2之间的配合,能够重复运载变压器载具20,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检测变压器的精确度以及检测效率。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在机架10的外部设有面板和罩体,这样可以对安装于机架10上的各个部件起到保护和防水防尘以及提升各部件工作时的安全性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回流装置30从所述机架10上的一端背向延伸至所述机架10的另一端,所述回流装置30和所述输送装置50彼此平行设置,所述输送装置50和所述回流装置30的运动方向彼此相反。这样子,回流装置30能够直接将空载的变压器载具20从输送装置50的末端传送到输送装置50的初始端,由于回流装置30和输送装置50彼此平行设置,回流装置30能够快速地将空载的变压器载具20输送到输送装置50的初始端,提高加工检测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输送装置50包括第一输送机构51、第二输送机构52和第三输送机构53,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1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2之间、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2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53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变压器载具取放机械手63,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2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53的侧方均设置有所述测试装置70,所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52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53之间的运输速度均不相同。具体地,由于对产品进行的各种测试所需要的节拍不相同,因此,第一输送机构51、第二输送机构52和第三输送机构53对应各测试装置70的测试节拍,使得位于各段输送机构测试装置70分别对应测试产品的性能,同时各段输送机构不会因为检测不同节拍的项目而停止运行,提高测试的效率以及测试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上料装置40包括直振器41、导轨42和第一产品取放机械手43;所述导轨42安装于所述直振器41上,所述第一产品取放机械手43安装于所述导轨42的侧方并用于将导轨42上的产品取放至位于空载的所述变压器载具20上,所述导轨42的末端还设置有挡片。具体地,将产品放置在导轨42上,在直振器41的作用下,产品有序地往第一产品取放机械手43方向移动,第一产品取放机械手43将产品取放至位于空载的所述变压器载具20上,由于导轨42的末端还设置有挡片,这样,产品就不会由于第一产品取放机械手43来不及夹取而动导轨42的末端掉落,提高上料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7所示,所述测试装置70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51两侧的耐压测试治具、层间测试治具,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52两侧的综合测试治具,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构53两侧的共模测试治具和ir测试治具。其中,各测试治具均包括有检测器(图中未显示)和两个活动检测组件71,两个所述活动检测组件71均包括有支座711、驱动件712、插板治具713和多根探针714;所述驱动件712安装于所述支座711上,所述插板治具713安装于所述驱动件712上,各所述探针714安装于所述插板治具713上,所述探针714的尾部与所述检测器电连接,所述探针714的头部设置有用于与变压器端脚接触的检测槽715。

具体使用时,驱动件712驱动插板治具713移动,使得各探针714的头部分别朝向变压器相对应的端脚方向移动,变压器的端脚伸入到检测槽715中并与检测槽715抵接,检测器通过该探针714对变压器进行检测,由于探针714的头部设置有检测槽715,在检测的时候,变压器的端脚伸入到检测槽715中,变压器的端脚与探针714之间为面面接触,增加了变压器的端脚与探针714的接触面积,检测变压器更加稳定,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出现,提高检测的精度。进一步地,两所述支座711彼此平行设置,两所述驱动件712驱动插板治具713同时朝向彼此或者背向彼此移动,两插板治具713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检测变压器的检测工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活动检测组件71还包括有连接板716,所述连接板716与所述驱动件712连接,所述插板治具713安装于所述连接板716上,所述连接板716上设置有避让各所述探针714的避让孔717。具体地,安装的时候,探针714的头部穿过避让孔717用于与变压器的端脚抵接,这样子将插板治具713安装在连接板716上的时候,不会影响各探针714两端的使用状态,保证检测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7所示,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51的耐压测试治具、层间测试治具的所述连接板716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插板治具713。具体地,通过在连接板716上安装多个插板治具713,可以同时对多个变压器进行耐压测试和层间测试治,提高检测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活动检测组件71还包括有导向件718,所述导向件718与所述驱动件712连接,所述导向件718背向所述支座711的一侧面设置有导柱,所述支座711上设置有与导柱相适配的导向孔。具体地,驱动件712驱动连接板716移动的时候,同步带动导向件718移动,由于连接板716上设置有多个插板治具713,因此,连接板716的长度比较长,设置的导向件718在驱动件712驱动连接板716移动的时候,起到导向作用,提高驱动件712驱动连接板716移动的稳定性,使得各探针714移动的时候更加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导向件718背向所述导向柱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定位块721。具体地,驱动件712驱动导向件718靠近检测工位方向移动时,定位块721与变压器载具20连接,用于定位变压器载具20的位置,从而提高各探针714与变压器的端脚之间的接触更加精确。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定位块721呈梯形结构,即,所述定位块721背向连接板716一端设置有导向作用的倒角,这样子便于定位块721插入到第二定位槽225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所述探针714包括有电杆体7142和导电柱7143,所述电杆体7142的外侧壁设置有胶圈7144,所述电杆体7142通过所述胶圈7144与所述插板治具713过盈配合,所述电杆体7142与所述检测器电连接,所述导电柱714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杆体7142连接,所述导电柱7143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用于与产品的端脚相适配的检测槽715。具体地,探针714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比较低,并且通过胶圈7144与插板治具713过盈配合,降低电杆体7142与插板治具713之间的刚性接触,并且使得电杆体7142能够在插板治具713中移动,从而在导电柱7143于变压器端脚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仍然能使得变压器端脚插入到检测槽715当中,提高使用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杆体7142和所述导电柱714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子,在对不同规格的额变压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只需要更换导电柱7143即可,方便更换,提高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导电柱7143的第二端设置有圆柱形的检测部7145,所述检测部7145的轴线与所属导电柱7143的轴线重叠,所述检测部7145的直径大于所述导电柱7143的直径。这样子,便于在检测部7145上加工检测槽715,降低加工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检测槽715为v形槽,具体地,v形槽能够满足导电柱7143与变压器的端脚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加工的难度较低,提高加工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测试装置70还包括有第二产品取放机械手730和不良品收集盒740,具体地,第二产品取放机械手730和不良品收集盒740均设置在位于第二输送机构52和第三输送机构53处,所述第二产品取放机械手730设置与所述活动检测组件71的上方,所述不良品收集盒740安装于所述第二产品取放机械手730的侧方。具体地,经过检测后的产品如果为不良品,第二产品取放机械手730将不良品夹取到不良品收集盒740中,以此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输送装置50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打码的激光打码设备90。具体地,激光打码设备90对合格的产品进行打码,使得产品具有识别性,便于后续的跟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下料装置80包括产品放置机械手81、产品盒82和驱动定位机构83,所述机械手和所述驱动定位机构83均安装于所述输送装置50的末端,所述产品盒82子安装于所述驱动定位机构83上。具体地,产品盒82上均匀布置有多个用于存放产品的放置槽,驱动定位机构83驱动产品盒82移动,使得各列放置槽位于产品放置机械手81的下方,便于产品放置机械手81将产品夹取防止在各列放置槽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凸块上端面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定位槽靠近所述第一侧设置有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底座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各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各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载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设置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滑槽彼此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两侧部均设置有凹槽,各所述凹槽均贯穿所述载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两侧部均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载体位置的第二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两侧部均设置有安装孔。

10.一种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载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载具及快充变压器组装测试装置,变压器载具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凸块上端面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二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定位槽靠近所述第一侧设置有限位块。载体在输送过程中,变压器相对于载体为静止状态,载体输送到检测工位的时候,变压器的端脚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在检测时候能够应变压器的各端脚位置,使得检测的时候接触好,检测结果精确。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阳;王猛;柳教成;张庭春;于西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