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9-17  104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居民小区停车场和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充电桩测试箱能够对充电桩的整体性能进行检查,用以对充电桩进行有效维护。

现有技术中,充电桩测试设备的顶部设置有负载接口、充电接口,负载接口上连接有输入导线,负载接口通过输入导线与充电桩电连接,充电接口上连接有充电导线,充电接口通过充电导线与锂电池电连接。

然而,现有的充电桩测试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打开箱盖使用,容易导致内部测试设备暴露在雨天中,并且不具备散热功能,不利于进行长时间跨度的测试工作。此外,箱体与地面之间的碰撞,可能会对测试设备内部的元器件造成损坏,影响测试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内部测试设备直接暴露在雨天中、不具备散热功能、与地面之间的碰撞会造成元器件损坏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包括壳体和顶盖,所述壳体通过侧面封挡机构、定位连接机构与顶盖滑动连接,所述顶盖前、后端均连接有加长板;

所述侧面封挡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底部的下挡板,以及与所述下挡板滑动连接的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与顶盖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底部嵌入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安装有测试设备,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用于对测试设备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底部的水箱,以及固定于水箱侧面的散热箱,所述壳体底部固定有与安装座紧贴并伸入水箱的传导板,所述传导板上固定有散热条,所述散热箱与水箱接触的内壁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散热箱上固定有散热风扇。

优选地,所述下挡板内部设有与上挡板滑动连接配合的滑槽,所述上挡板底部固定有防止脱离滑槽的第一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壁、第一限位块外部均包覆有防水密封层。

优选地,所述下挡板、上挡板均关于壳体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下挡板、上挡板的宽度与壳体内部宽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定位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侧壁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滑动连接有与顶盖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伸入限位槽的第二限位块,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上限位孔、下限位孔,所述连接座上插接有与上限位孔、下限位孔配合的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远离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板滑动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座靠近壳体侧壁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板卡合的插槽。

优选地,所述水箱底部设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通过弹性柱相连的底脚、保护壳,所述底脚固定于水箱底部,所述弹性柱外部绕有连接底脚、保护壳的减震弹簧,所述保护壳内壁设有防撞缓冲层。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传导板、散热条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壳体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散热箱顶部开设有向左侧或右侧排水的排水槽。

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紧贴并固定于散热箱与水箱接触的内壁上,所述散热箱上开设有散热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能够利用侧面封挡机构、加长板对测试设备进行保护,防止测试设备直接暴露在雨天中;利用散热机构能够将测试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能量转化排至壳体外部,防止壳体内部积聚过多热量,保证测试设备正常工作;借助防撞机构,能够减小壳体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对测试设备形成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壳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和顶盖2,壳体1通过侧面封挡机构、定位连接机构与顶盖2滑动连接,顶盖2前、后端均连接有加长板28。

侧面封挡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内底部的下挡板3,以及与下挡板3滑动连接的上挡板4,上挡板4与顶盖2固定连接。

下挡板3内部设有与上挡板4滑动连接配合的滑槽6,上挡板4底部固定有防止脱离滑槽6的第一限位块5。

滑槽6内壁、第一限位块5外部均包覆有防水密封层。

下挡板3、上挡板4均关于壳体1左右对称设置,且下挡板3、上挡板4的宽度与壳体1内部宽度相等。

需要使用测试设备15时,向上提拉顶盖2至一定高度,在顶盖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上挡板4沿着滑槽6同步向上移动,由于滑槽6内壁、第一限位块5外部均包覆有防水密封层,因此能够利用下挡板3、上挡板4阻挡从左侧、右侧进入壳体1中的雨水,而加长板28能够阻挡从前侧、后侧袭来的雨水,对测试设备15进行保护,防止测试设备15直接暴露在雨天中。

定位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侧壁的连接座7,连接座7内部滑动连接有与顶盖2固定的连接板8,连接座7上开设有限位槽9,连接板8上固定有伸入限位槽9的第二限位块10,连接板8开设有上限位孔11、下限位孔12,连接座7上插接有与上限位孔11、下限位孔12配合的限位板13。

连接座7远离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板13滑动配合的通孔,连接座7靠近壳体1侧壁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板13卡合的插槽。

在顶盖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8随顶盖2同步向上移动。当下限位孔12移动到与限位板13设置高度相同处时,将限位板13插入下限位孔12中,便能够使得顶盖2保持高度。

壳体1底部嵌入固定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内部安装有测试设备15,壳体1底部设有用于对测试设备15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底部的水箱16,以及固定于水箱16侧面的散热箱19,壳体1底部固定有与安装座14紧贴并伸入水箱16的传导板17,传导板17上固定有散热条18,散热箱19与水箱16接触的内壁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20,散热箱19上固定有散热风扇21。

安装座14、传导板17、散热条18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壳体1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孔27,散热箱19顶部开设有向左侧或右侧排水的排水槽。

半导体制冷片20的冷端紧贴并固定于散热箱19与水箱16接触的内壁上,散热箱19上开设有散热孔。

测试设备15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安装座14、传导板17、散热条18的传导,与水箱16中的水进行热量交换,再由半导体制冷片20的冷端对水箱16中的水进行降温处理,散热风扇21对半导体制冷片20的冷热端进行主动降温,能够使得半导体制冷片20的冷端维持一定程度的低温,保证降温效果,稳定散热性能。

从左侧、右侧进入壳体1中的雨水通过出水孔27流至散热箱19上,为了防止雨水进入散热箱19内部,可在散热箱19顶部开设倾斜排水槽,使得雨水从散热箱19顶部的侧面排出。也可在散热风扇21、散热孔上方设置挡雨板,防止雨水进入散热箱19。

水箱16底部设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包括通过弹性柱23相连的底脚22、保护壳24,底脚22固定于水箱16底部,弹性柱23外部绕有连接底脚22、保护壳24的减震弹簧25,保护壳24内壁设有防撞缓冲层26。

弹性柱23、减震弹簧25以及防撞缓冲层26等弹性元件的设置能够减小壳体与地面之间的冲击力,对测试设备15形成有效保护。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顶盖(2),所述壳体(1)通过侧面封挡机构、定位连接机构与顶盖(2)滑动连接,所述顶盖(2)前、后端均连接有加长板(28);

所述侧面封挡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内底部的下挡板(3),以及与所述下挡板(3)滑动连接的上挡板(4),所述上挡板(4)与顶盖(2)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底部嵌入固定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内部安装有测试设备(15),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用于对测试设备(15)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底部的水箱(16),以及固定于水箱(16)侧面的散热箱(19),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有与安装座(14)紧贴并伸入水箱(16)的传导板(17),所述传导板(17)上固定有散热条(18),所述散热箱(19)与水箱(16)接触的内壁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20),所述散热箱(19)上固定有散热风扇(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3)内部设有与上挡板(4)滑动连接配合的滑槽(6),所述上挡板(4)底部固定有防止脱离滑槽(6)的第一限位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内壁、第一限位块(5)外部均包覆有防水密封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3)、上挡板(4)均关于壳体(1)左右对称设置,且所述下挡板(3)、上挡板(4)的宽度与壳体(1)内部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侧壁的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内部滑动连接有与顶盖(2)固定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座(7)上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连接板(8)上固定有伸入限位槽(9)的第二限位块(10),所述连接板(8)开设有上限位孔(11)、下限位孔(12),所述连接座(7)上插接有与上限位孔(11)、下限位孔(12)配合的限位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7)远离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板(13)滑动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座(7)靠近壳体(1)侧壁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板(13)卡合的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6)底部设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通过弹性柱(23)相连的底脚(22)、保护壳(24),所述底脚(22)固定于水箱(16)底部,所述弹性柱(23)外部绕有连接底脚(22)、保护壳(24)的减震弹簧(25),所述保护壳(24)内壁设有防撞缓冲层(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传导板(17)、散热条(18)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孔(27),所述散热箱(19)顶部开设有向左侧或右侧排水的排水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的冷端紧贴并固定于散热箱(19)与水箱(16)接触的内壁上,所述散热箱(19)上开设有散热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桩BMS模拟测试设备,包括壳体和顶盖,壳体通过侧面封挡机构、定位连接机构与顶盖滑动连接,顶盖前、后端均连接有加长板,侧面封挡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底部的下挡板,以及与下挡板滑动连接的上挡板,上挡板与顶盖固定连接,壳体底部嵌入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内部安装有测试设备,壳体底部设有用于对测试设备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底部的水箱,以及固定于水箱侧面的散热箱,壳体底部固定有与安装座紧贴并伸入水箱的传导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内部测试设备直接暴露在雨天中、不具备散热功能、与地面之间的碰撞会造成元器件损坏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文;杨新春;卜付兵;王珉;李文洁;倪慧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百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1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