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9-19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荧光增白剂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用于健康的,对人体无害的荧光化学剂,被广泛应用在洗涤、染料等领域。为了便于保存,一般的荧光增白剂都是晶体结构,而在使用时,将粉状结构的荧光增白剂比晶体结构的更加易于溶解在溶解中。为了能够增加荧光增白剂的溶解速率,需要将晶体状的荧光增白剂进行研磨,而一般的研磨机器无法对晶体进行有效的研磨,研磨时不充分,颗粒大小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粉碎装置研磨时不充分,颗粒大小不均匀的缺陷。

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组研磨组件以及与所述研磨组件连接,带动所述研磨组件运动的运动组件;

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研磨块以及设于所述研磨块下方的研磨板,所述研磨板的内部设有与下一组研磨组件中的研磨板连接的滑槽,所述研磨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通孔;

所述外壳体的上方设有与所述研磨板连接的进料组件,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研磨板连接的出料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杆、将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研磨块上的固定块以及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的液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在各组研磨组件中从上而下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以及穿过所述外壳体分别与所述进料斗和所述研磨板连接的进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块的底面设有研磨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通过设置的多组研磨组件能够对荧光增白剂的晶体进行多次研磨,研磨后达到要求的粉末会通过通孔进入到下一组研磨组件中,经过多次反复研磨后,可以将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至需要的粒径;

该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能够一次性将颗粒粉碎至需要的粒径,不需要多次重复研磨,研磨效率高,研磨速度快,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斗,2-进料管,3-通孔,4-液压缸,5-伸缩杆,6-支撑杆,7-固定块,8-研磨块,9-研磨板,10-滑槽,11-出料组件,12-伺服电机,13-凸轮,14-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包括外壳体14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14内部的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组研磨组件以及与所述研磨组件连接,带动所述研磨组件运动的运动组件;

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研磨块8以及设于所述研磨块8下方的研磨板9,所述研磨板9的内部设有与下一组研磨组件中的研磨板9连接的滑槽10,所述研磨板9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10连通的通孔3;

所述外壳体14的上方设有与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进料组件,所述外壳体14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出料组件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伸缩杆5、与所述伸缩杆5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杆6、将所述支撑杆6固定于所述研磨块8上的固定块7以及与所述伸缩杆5固定连接的液压缸4,通过液压缸4不断的上下伸缩,使其带动伸缩杆5上下运动,伸缩杆5对支撑杆6施加压力使其能够另研磨块8上下运动对荧光增白剂的晶体施加压力,致使其破碎后成为更小的颗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的孔径在各组研磨组件中从上而下递减,是研磨后达到预定大小的颗粒能够通过通孔3进入到下一组的研磨组件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磨,到达最后一组时能够得到合格粒径粉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1以及穿过所述外壳体14分别与所述进料斗1和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进料管2,进料斗1和进料管2用于控制进料时晶体的流速,流速过快会导致研磨不彻底,流速过慢会影响研磨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块8的底面设有研磨齿,研磨齿的大小与通孔成正比,在最上面的一组中研磨齿较大,距离较宽,越往下,研磨齿越小,距离更近,这样设计能够根据粒径的不同对晶体进行有效的挤压,防止卡齿或对研磨齿过度的磨损。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包括外壳体14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14内部的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组研磨组件以及与所述研磨组件连接,带动所述研磨组件运动的运动组件;

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研磨块8以及设于所述研磨块8下方的研磨板9,所述研磨板9的内部设有与下一组研磨组件中的研磨板9连接的滑槽10,所述研磨板9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10连通的通孔3;

所述外壳体14的上方设有与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进料组件,所述外壳体14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出料组件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伸缩杆5、与所述伸缩杆5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杆6、将所述支撑杆6固定于所述研磨块8上的固定块7以及与所述伸缩杆5连接的往复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往复组件包括与所述伸缩杆5连接的凸轮13以及与所述伸缩杆5轴连接的伺服电机12,通过伺服电机12的转动,使其带动凸轮13进行转动,凸轮13转动后带动伸缩杆5上下运动,伸缩杆5对支撑杆6施加压力使其能够另研磨块8上下运动对荧光增白剂的晶体施加压力,致使其破碎后成为更小的颗粒,伺服电机12的转速较快,研磨时效率高,能够更快的得到荧光增白剂粉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的孔径在各组研磨组件中从上而下递减,是研磨后达到预定大小的颗粒能够通过通孔3进入到下一组的研磨组件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磨,到达最后一组时能够得到合格粒径粉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1以及穿过所述外壳体14分别与所述进料斗1和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进料管2,进料斗1和进料管2用于控制进料时晶体的流速,流速过快会导致研磨不彻底,流速过慢会影响研磨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块8的底面设有研磨齿,研磨齿的大小与通孔成正比,在最上面的一组中研磨齿较大,距离较宽,越往下,研磨齿越小,距离更近,这样设计能够根据粒径的不同对晶体进行有效的挤压,防止卡齿或对研磨齿过度的磨损。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技术特征:

1.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包括外壳体(14)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14)内部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组研磨组件以及与所述研磨组件连接,带动所述研磨组件运动的运动组件;

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研磨块(8)以及设于所述研磨块(8)下方的研磨板(9),所述研磨板(9)的内部设有与下一组研磨组件中的研磨板(9)连接的滑槽(10),所述研磨板(9)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10)连通的通孔(3);

所述外壳体(14)的上方设有与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进料组件,所述外壳体(14)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出料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伸缩杆(5)、与所述伸缩杆(5)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杆(6)、将所述支撑杆(6)固定于所述研磨块(8)上的固定块(7)以及与所述伸缩杆(5)固定连接的液压缸(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的孔径在各组研磨组件中从上而下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1)以及穿过所述外壳体(14)分别与所述进料斗(1)和所述研磨板(9)连接的进料管(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块(8)的底面设有研磨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涉及荧光增白剂的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体内部的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层叠设置的若干组研磨组件以及与所述研磨组件连接,带动所述研磨组件运动的运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研磨块以及设于所述研磨块下方的研磨板,所述研磨板的内部设有与下一组研磨组件中的研磨板连接的滑槽,所述研磨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通孔;所述外壳体的上方设有与所述研磨板连接的进料组件,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研磨板连接的出料组件,该种荧光增白剂的颗粒粉碎装置,能够一次性将颗粒粉碎至需要的粒径,不需要多次重复研磨,研磨效率高,研磨速度快,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蔡昭军;肖日徐;王再武;刘大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旭美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