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9-21  70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或工业污水中常常含有大量固体垃圾、泥沙及悬浮物,在排放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物质的处理才能进行排放,从而保证污水排放的干净卫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该系统便于对污水中的固体垃圾、泥沙及悬浮物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污水排放的干净卫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一种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暂存污水的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底部连通有大块过滤罐,所述大块过滤罐底部连通有泥沙颗粒过滤罐,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底部连通有混料罐,所述混料罐底部连通有沉降过滤罐,所述沉降过滤罐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混料罐顶部通过絮凝剂管连通有絮凝剂存储罐,且所述混料罐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延伸至所述混料罐内部,所述污水池与大块过滤罐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与混料罐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混料罐与沉降过滤罐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所述絮凝剂管上设置有第四电动阀门,所述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及搅拌电机均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连接。

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用于搅拌所述混料罐内部物质的搅拌棒。

所述大块过滤罐及泥沙颗粒过滤罐均为漏斗形结构,且所述大块过滤罐内部设置有大块筛选网板,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内部设置有泥沙过滤网,所述大块过滤罐侧壁位于所述大块筛选网板上方及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侧壁位于所述泥沙过滤网上方均设置有用于清理固体垃圾物料的第一清料阀门。

所述沉降过滤罐内部设置有絮凝物隔离网。

所述混料罐顶部设置有观测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在应用过程中,生活或工业污水从污水管中流入污水池内部,随后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动阀门开启,污水直接进入大块过滤罐内部,白色垃圾及大块物料在大块过滤罐内部被过滤掉,随后剩余的污水进入泥沙颗粒过滤罐内部,在泥沙颗粒过滤罐内部,污水中的泥沙及大颗粒被过滤掉,之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电动阀门开启,剩余的污水通过第二电动阀门进入混料罐内部;此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第四电动阀门及搅拌电机开启,絮凝剂存储罐内部的絮凝剂流入混料罐内部,并通过搅拌电机的搅拌均匀混合,使污水中的悬浮物与絮凝剂结合沉淀,之后通过开启第三电动阀门,污水进入沉降过滤罐内部进行沉降过滤,从而将絮凝物及悬浮物过滤出,之后再对剩余的污水进行排放。本申请通过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配合,能够便于对各级罐体的料位进行控制,避免污水溢出污染环境,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与搅拌电机的配合,能够便于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有效的搅拌,使之与絮凝剂凝结沉淀,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与清料阀门的配合,能够便于对沉积的物料进行清理。本申请系统便于对污水中的固体垃圾、泥沙及悬浮物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污水排放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暂存污水的污水池1,所述污水池1底部连通有大块过滤罐2,所述大块过滤罐2底部连通有泥沙颗粒过滤罐3,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3底部连通有混料罐4,所述混料罐4底部连通有沉降过滤罐5,所述沉降过滤罐5底部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混料罐4顶部通过絮凝剂管7连通有絮凝剂存储罐8,且所述混料罐4设置有搅拌电机9,所述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延伸至所述混料罐4内部,所述污水池1与大块过滤罐2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11,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3与混料罐4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12,所述混料罐4与沉降过滤罐5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13,所述絮凝剂管7上设置有第四电动阀门14,所述第一电动阀门11、第二电动阀门12、第三电动阀门13、第四电动阀门14及搅拌电机9均与计算机控制系统15控制连接。

所述搅拌轴10上设置有用于搅拌所述混料罐4内部物质的搅拌棒16。该设置主要是便于提升搅拌速率,提升混合效果。便于污水中如二氧化硅颗粒等悬浮物快速絮凝,从而便于沉淀过滤。

所述大块过滤罐2及泥沙颗粒过滤罐3均为漏斗形结构,且所述大块过滤罐2内部设置有大块筛选网板17,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3内部设置有泥沙过滤网18,所述大块过滤罐2侧壁位于所述大块筛选网板17上方及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3侧壁位于所述泥沙过滤网18上方均设置有用于清理固体垃圾物料的第一清料阀门19。大块过滤罐2及泥沙颗粒过滤罐3均为漏斗形结构能够便于污水的集中排放,减少沉淀积留;大块筛选网板17主要便于对白色垃圾及大块物料的筛选拦截,减少本申请下游设备的过滤筛选负担;泥沙过滤网18的设置,也是便于对泥沙物料颗粒的拦截,减少本申请下游设备的过滤筛选负担;第一清料阀门19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对筛选过滤出来的物料进行放料,方便清料。

所述沉降过滤罐5内部设置有絮凝物隔离网20。该设置主要是便于对沉淀的絮凝物进行沉淀,从而减少污水排放过程中污染污的排放。

所述混料罐4顶部设置有观测窗。该设置主要是便于对混料罐4内部的料位进行监控。

本申请的使用原理如下:生活或工业污水从污水管中流入污水池1内部,随后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15控制第一电动阀门11开启,污水直接进入大块过滤罐2内部,白色垃圾及大块物料在大块过滤罐2内部被过滤掉,随后剩余的污水进入泥沙颗粒过滤罐3内部,在泥沙颗粒过滤罐3内部,污水中的泥沙及大颗粒被过滤掉,之后计算机控制系统15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2开启,剩余的污水通过第二电动阀门12进入混料罐4内部;此时,计算机控制系统15控制第四电动阀门14及搅拌电机9开启,絮凝剂存储罐8内部的絮凝剂流入混料罐4内部,并通过搅拌电机9的搅拌均匀混合,使污水中的悬浮物与絮凝剂结合沉淀,之后通过开启第三电动阀门13,污水进入沉降过滤罐5内部进行沉降过滤,从而将絮凝物及悬浮物过滤出,之后再对剩余的污水进行排放。本申请通过第一电动阀门11、第二电动阀门12、第三电动阀门13、第四电动阀门14及计算机控制系统15的配合,能够便于对各级罐体的料位进行控制,避免污水溢出污染环境,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15与搅拌电机9的配合,能够便于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有效的搅拌,使之与絮凝剂凝结沉淀,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15与清料阀门19的配合,能够便于对沉积的物料进行清理。本申请系统便于对污水中的固体垃圾、泥沙及悬浮物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污水排放的干净卫生。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暂存污水的污水池(1),所述污水池(1)底部连通有大块过滤罐(2),所述大块过滤罐(2)底部连通有泥沙颗粒过滤罐(3),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3)底部连通有混料罐(4),所述混料罐(4)底部连通有沉降过滤罐(5),所述沉降过滤罐(5)底部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混料罐(4)顶部通过絮凝剂管(7)连通有絮凝剂存储罐(8),且所述混料罐(4)设置有搅拌电机(9),所述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延伸至所述混料罐(4)内部,所述污水池(1)与大块过滤罐(2)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11),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3)与混料罐(4)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12),所述混料罐(4)与沉降过滤罐(5)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13),所述絮凝剂管(7)上设置有第四电动阀门(14),所述第一电动阀门(11)、第二电动阀门(12)、第三电动阀门(13)、第四电动阀门(14)及搅拌电机(9)均与计算机控制系统(15)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0)上设置有用于搅拌所述混料罐(4)内部物质的搅拌棒(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块过滤罐(2)及泥沙颗粒过滤罐(3)均为漏斗形结构,且所述大块过滤罐(2)内部设置有大块筛选网板(17),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3)内部设置有泥沙过滤网(18),所述大块过滤罐(2)侧壁位于所述大块筛选网板(17)上方及所述泥沙颗粒过滤罐(3)侧壁位于所述泥沙过滤网(18)上方均设置有用于清理固体垃圾物料的第一清料阀门(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过滤罐(5)内部设置有絮凝物隔离网(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4)顶部设置有观测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的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暂存污水的污水池,污水池底部连通有大块过滤罐,大块过滤罐底部连通有泥沙颗粒过滤罐,泥沙颗粒过滤罐底部连通有混料罐,混料罐底部连通有沉降过滤罐,沉降过滤罐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混料罐顶部通过絮凝剂管连通有絮凝剂存储罐,且混料罐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延伸至混料罐内部,污水池与大块过滤罐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泥沙颗粒过滤罐与混料罐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混料罐与沉降过滤罐之间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絮凝剂管上设置有第四电动阀门。本申请系统便于对污水中的固体垃圾、泥沙及悬浮物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污水排放的干净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童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童玲
技术研发日:2020.07.0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