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0-25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一般采用蒸汽在多效蒸发器中与海水换热,逐级闪蒸后冷凝的原理,实现淡化水的生产。现有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只对前部的(1-2效内)的冷凝水,中部(3-14效内)的产品水进行回收,末尾处降膜冷凝器及强制循环冷凝器内的冷凝水未设置回收装置,该部分冷凝水与浓盐水一起作为不合格水进行排放,造成了极大浪费。

而且目前现有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现有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降膜冷凝水未进行回收,存在巨大浪费。

2、系统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采用内部负压设计,由于降膜冷凝器及强制循环冷凝器内部负压的影响,直接接引普通的冷凝水回收系统无法实现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3、目前普通的冷凝水回收系统无法实现冷凝水回收泵出力的自动调节,需控制人员实时观察、手动调控。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凝水缓冲罐、回收泵、相关管路阀门等实现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回收,改变了以往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降膜冷凝器及强制循环冷凝器冷凝水只能和浓盐水一起排放的状况,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成本低,实现了负压状态下的冷凝水自动安全回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包括:冷凝水缓冲罐、第一气平衡管、第一冷凝水回收管、冷凝水回收泵、第二气平衡管、第一连接管、第二冷凝水回收管、降膜冷凝器与强制循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设置在所述冷凝水缓冲罐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与所述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安装有冷凝水回收控制阀,用于控制冷凝水出水,所述冷凝水回收泵安装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用于将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安装有电导率表,用于测量冷凝水的电导率,所述第一气平衡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的上端,所述第一气平衡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气平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在第一气平衡管上安装有第一气平衡管控制阀,所述第二气平衡管设置在所述冷凝水缓冲罐的上端,所述第二气平衡管的一端与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平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降膜冷凝器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气平衡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强制循环冷凝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在冷凝水缓冲罐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水回收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与所述降膜冷凝器之间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的下端设置有回收管,用于将冷凝水回收至工业水系统,在回收管上安装有回收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回收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放管,在排放管上安装有排放控制阀,用于将不合格水排放至不合格排放管。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回收泵采用变频电机,该冷凝水回收泵启停与冷凝水缓冲罐液位计液位数值实行连锁控制。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缓冲罐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均连接有液位计,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还安装有压力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的液位计、冷凝水缓冲罐液位计、电导率表与压力表数值实时远传,实现连锁控制。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缓冲罐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排污管,在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与第三排污管上均设置有排污控制阀,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与第三排污管均用于将污水排放至浓盐水排放系统中。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平衡管控制阀与所述冷凝水回收泵启动为连锁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成本低,实现了负压状态下的冷凝水自动安全回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凝水缓冲罐、回收泵、相关管路阀门等实现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回收,改变了以往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降膜冷凝器及强制循环冷凝器冷凝水只能和浓盐水一起排放的状况。

2、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水回收泵采用变频电机,冷凝水泵启停与冷凝水缓冲罐液位计液位数值实行连锁控制,一般液位超过20%时自动启动冷凝水泵,液位升高超过50%时自动增加冷凝水泵出力,液位超过80%时报警,超过100%时缓冲罐排污门开启,由此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

3、本实用新型在冷凝水回收泵出口门前设置气平衡管路,经控制阀门反向接引至冷凝水缓冲罐顶部,缓冲罐顶部接口处也设置控制阀,当冷凝水回收泵启动时,冷凝水回收泵出口门关闭,气平衡阀门开启,一分钟后,泵进出口负压实现平衡,气平衡阀门关闭,冷凝水回收泵开启。该气平衡系统实现了负压系统水泵启动时的自动气平衡,避免了启停泵时由于系统负压导致的不出力等故障。

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缓冲罐液位计、流量计、电导率、压力表数值实时远传,实现连锁控制。

5、本实用新型合理设计排污管路,包括冷凝水缓冲罐的排污连锁、系统各部位的低点排水等,实现系统的可靠排污。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阀门等皆为耐腐蚀的upvc材质,缓冲罐、管道为玻璃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冷凝水缓冲罐;2、第一气平衡管;3、液位计;

4、第一冷凝水回收管;5、冷凝水回收泵;6、冷凝水回收控制阀;

7、第一气平衡管控制阀;8、回收管;9、排放管;

10、回收控制阀;11、排放控制阀;12、电导率表;

13、第一排污管;14、排污控制阀;15、第二气平衡管;

16、第一连接管;17、第二冷凝水回收管;18、第二排污管;

19、第三排污管;20、降膜冷凝器;21、强制循环冷凝器;

22、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包括:冷凝水缓冲罐1、第一气平衡管2、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冷凝水回收泵5、第二气平衡管15、第一连接管16、第二冷凝水回收管17、降膜冷凝器20与强制循环冷凝器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设置在所述冷凝水缓冲罐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与所述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8上安装有冷凝水回收控制阀6,用于控制冷凝水出水,所述冷凝水回收泵5安装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上,用于将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8上安装有电导率表12,用于测量冷凝水的电导率,所述第一气平衡管2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的上端,所述第一气平衡管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气平衡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在第一气平衡管2上安装有第一气平衡管2控制阀,所述第二气平衡管15设置在所述冷凝水缓冲罐1的上端,所述第二气平衡管15的一端与冷凝水缓冲罐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平衡管15的另一端与所述降膜冷凝器20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气平衡管15通过第二连接管22与所述强制循环冷凝器21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16设置在冷凝水缓冲罐1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管16的一端与冷凝水缓冲罐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17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6的一侧,第一连接管16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水回收管17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与所述降膜冷凝器20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的下端设置有回收管8,用于将冷凝水回收至工业水系统,在回收管8上安装有回收控制阀10,所述回收管8的一侧设置有排放管9,在排放管9上安装有排放控制阀11,用于将不合格水排放至不合格排放管9,所述冷凝水回收泵5采用变频电机,该冷凝水回收泵5启停与冷凝水缓冲罐1液位计3液位数值实行连锁控制,所述冷凝水缓冲罐1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上均连接有液位计3,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上还安装有压力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4上的液位计3、冷凝水缓冲罐1液位计3、电导率表12与压力表数值实时远传,实现连锁控制,所述冷凝水缓冲罐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排污管13,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17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污管18,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17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排污管19,在第一排污管13、第二排污管18与第三排污管19上均设置有排污控制阀14,第一排污管13、第二排污管18与第三排污管19均用于将污水排放至浓盐水排放系统中,所述第一气平衡管2控制阀与所述冷凝水回收泵5启动为连锁控制。

工作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包括:降膜冷凝器(ffc)及强制循环冷凝器(fcc)冷凝水回收管路及其控制阀门、冷凝水缓冲罐(含液位计)、冷凝水回收泵及其控制阀门、气平衡管路及其控制阀门、不合格水排放管路及其控制阀门等。

所述冷凝水回收管由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降膜冷凝器(ffc)及强制循环冷凝器(fcc)冷凝水侧引出,经控制阀门接至冷凝水缓冲罐,另一路经排污门接至浓盐水排放系统。冷凝水缓冲罐顶部设置电磁流量计,底部设置排污门至浓盐水排放系统。

冷凝水经缓冲罐后经控制门接引至冷凝水回收泵,最终输送至工业水系统进行回收利用,冷凝水回收泵采用变频电机,冷凝水泵启停与冷凝水缓冲罐液位计液位数值实行连锁控制,一般液位超过20%时自动启动冷凝水泵,液位升高超过50%时自动增加冷凝水泵出力,液位超过80%时报警,超过100%时缓冲罐排污门开启,借此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泵出口管路另一路经控制门至不合格水排放系统。

冷凝水回收泵出口门前设置有第一气平衡管路,经控制阀门反向接引至冷凝水缓冲罐顶部,实现负压系统水泵启动时的气平衡。气平衡管控制门与水泵启动设置连锁:当冷凝水回收泵启动时,冷凝水回收泵出口门关闭,气平衡阀门开启,一分钟后,泵进出口负压实现平衡,气平衡阀门关闭,冷凝水回收泵开启。该气平衡系统实现了负压系统水泵启动时的自动气平衡,避免了启停泵时由于系统负压导致的不出力等故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包括:冷凝水缓冲罐、第一气平衡管、第一冷凝水回收管、冷凝水回收泵、第二气平衡管、第一连接管、第二冷凝水回收管、降膜冷凝器与强制循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设置在所述冷凝水缓冲罐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与所述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安装有冷凝水回收控制阀,用于控制冷凝水出水,所述冷凝水回收泵安装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用于将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安装有电导率表,用于测量冷凝水的电导率,所述第一气平衡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的上端,所述第一气平衡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气平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在第一气平衡管上安装有第一气平衡管控制阀,所述第二气平衡管设置在所述冷凝水缓冲罐的上端,所述第二气平衡管的一端与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平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降膜冷凝器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气平衡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强制循环冷凝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设置在冷凝水缓冲罐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冷凝水缓冲罐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水回收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与所述降膜冷凝器之间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的下端设置有回收管,用于将冷凝水回收至工业水系统,在回收管上安装有回收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放管,在排放管上安装有排放控制阀,用于将不合格水排放至不合格排放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泵采用变频电机,该冷凝水回收泵启停与冷凝水缓冲罐液位计液位数值实行连锁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缓冲罐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均连接有液位计,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还安装有压力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的液位计、冷凝水缓冲罐液位计、电导率表与压力表数值实时远传,实现连锁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缓冲罐的下端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收管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排污管,在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与第三排污管上均设置有排污控制阀,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与第三排污管均用于将污水排放至浓盐水排放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平衡管控制阀与所述冷凝水回收泵启动为连锁控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包括:冷凝水缓冲罐、第一气平衡管、第一冷凝水回收管、冷凝水回收泵、第二气平衡管、第一连接管、第二冷凝水回收管、降膜冷凝器与强制循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凝水回收管设置在冷凝水回收罐的一侧,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与冷凝水回收罐之间相互连通,第一冷暖凝水回收管上安装有冷凝水回收控制阀,用于控制冷凝水出水,冷凝水回收泵安装在第一冷凝水回收管上,用于将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第一冷暖凝水回收管上安装有电导率表,用于测量冷凝水的电导率。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成本低,实现了负压状态下的冷凝水自动安全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磊;尹庆路;杨德久;李晓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