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0-29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



背景技术:

分解炉是液氨制氢中非常重要的生产设备,工作设定温度高达905℃,整个过程是热膨胀反应,提高温度有利于氨分解,同时它又是体积扩大的过程,所以热量的控制非常重要,高温氢气通常利用循环水来降温,再和氨气在换热器换热后去氨中间罐和液氨换热,使液氨气化后的气氨再去分解炉换热器和氢气换热,这样循环进行。

但是,现有的氨分解炉的分解效果不好,并且装置工作不够稳定;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氨分解炉的分解效果不好,并且装置工作不够稳定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套管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齿轮槽,齿轮槽的内侧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套管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分解炉,所述套管的内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管的下表面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分解炉之间设置有防护层,所述分解炉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分解炉的下表面安装有t型板,所述防护外壳的下表面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阀门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分解炉的内壁设置有防腐蚀涂层。

优选的,所述阀门的上端穿过t型板与分解炉滑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上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完全贴合,所述弹簧与连接板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分解炉的下表面设置有t型槽,所述t型板与t型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与齿轮槽啮合,所述齿轮槽与连接管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摩擦垫,所述底座与摩擦垫通过螺钉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套管下端的齿轮,利用齿轮传动带动分解炉,可以使分解炉匀速转动,增加装置工作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分解效果,同时在套管内侧设置有风机,通过连接管外表面设置的通孔,对分解炉内进行吹风,提高了氨气的分解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分解炉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板,通过分解炉的转动,可以使分解炉内侧受热均匀,提高分解炉的工作效果,在分解炉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壳,通过防护外壳与分解炉之间设置的防护层,提高了分解炉工作的安全性,通过在连接板的下方设置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增加对电机的缓冲作用,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连接板;3、弹簧;4、支撑柱;5、固定板;6、防护外壳;7、加热板;8、防护层;9、底座;10、出料管;11、阀门;12、进料管;13、分解炉;14、套管;15、风机;16、连接管;17、滑槽;18、通孔;19、防腐蚀涂层;20、齿轮;21、齿轮槽;22、t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电机1(型号为t71b4)和风机15(型号为txb060t-133bx)均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包括电机1,电机1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套管14,套管14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上端安装有弹簧3,套管14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内侧设置有齿轮槽21,齿轮槽21的内侧安装有齿轮20,齿轮20与套管14通过焊接固定,固定板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分解炉13,套管14的内侧设置有风机15,风机15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18,套管14的下表面安装有防护外壳6,防护外壳6与分解炉13之间设置有防护层8,分解炉13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17,滑槽17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板7,分解炉13的下表面安装有t型板22,防护外壳6的下表面安装有底座9,底座9的内侧安装有阀门11,阀门1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12,阀门1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管10,分解炉13的内壁设置有防腐蚀涂层19。

进一步,阀门11的上端穿过t型板22与分解炉13滑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增加了装置连接的密封性,提高了装置工作的安全性。

进一步,弹簧3的上端与连接板2的下表面完全贴合,弹簧3与连接板2通过焊接固定,利用弹簧3的弹性,增加对电机1的缓冲作用,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分解炉13的下表面设置有t型槽,t型板22与t型槽滑动连接,提高了分解炉13转动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的分解效果。

进一步,齿轮20与齿轮槽21啮合,齿轮槽21与连接管16滑动连接,利用齿轮传动,可以时分解炉13匀速转动,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果。

进一步,底座9的下表面设置有摩擦垫,底座9与摩擦垫通过螺钉固定,利用摩擦垫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了底座对装置支撑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分别将进料管12与出料管10与外部元件连接,通过阀门11将进料管12打开,将氨气送入分解炉13内,通过电机1带动套管14下端的齿轮20,利用齿轮传动带动分解炉13,可以使分解炉13匀速转动,增加装置工作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分解效果,同时在套管14内侧设置有风机15,通过连接管16外表面设置的通孔18,对分解炉13内进行吹风,提高了氨气的分解效率,在分解炉13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板7,通过分解炉13的转动,可以使分解炉13内侧受热均匀,提高分解炉13的工作效果,在分解炉13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壳6,通过防护外壳6与分解炉13之间设置的防护层8,提高了分解炉13工作的安全性,通过在连接板2的下方设置弹簧3,利用弹簧3的弹性,增加对电机1的缓冲作用,提高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套管(14),所述套管(14)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上端安装有弹簧(3),所述套管(14)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内侧设置有齿轮槽(21),齿轮槽(21)的内侧安装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与套管(14)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分解炉(13),所述套管(14)的内侧设置有风机(15),所述风机(15)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18),所述套管(14)的下表面安装有防护外壳(6),所述防护外壳(6)与分解炉(13)之间设置有防护层(8),所述分解炉(13)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板(7),所述分解炉(13)的下表面安装有t型板(22),所述防护外壳(6)的下表面安装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内侧安装有阀门(11),所述阀门(1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12),所述阀门(1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管(10),所述分解炉(13)的内壁设置有防腐蚀涂层(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1)的上端穿过t型板(22)与分解炉(13)滑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的上端与连接板(2)的下表面完全贴合,所述弹簧(3)与连接板(2)通过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炉(13)的下表面设置有t型槽,所述t型板(22)与t型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0)与齿轮槽(21)啮合,所述齿轮槽(21)与连接管(16)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下表面设置有摩擦垫,所述底座(9)与摩擦垫通过螺钉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不锈钢丝抗氧化性的氨分解炉,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套管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齿轮槽,齿轮槽的内侧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套管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分解炉,所述套管的内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管的下表面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分解炉之间设置有防护层,所述分解炉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板。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装置工作的稳定型,提高了装置的分解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力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