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国内的臭氧技术逐渐的成熟,臭氧也慢慢被人们所熟知,由于它的消毒能力极强从而代替了常规消毒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目前传统的臭氧发生器未配置排水结构,一旦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端产生反流问题,则会在臭氧出气端产生积水,难以去除,进而会影响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当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端产生反流问题时能够有效防止臭氧出气端产生积水,进而确保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呈柱状的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内部设有多个与臭氧发生器本体轴向平行且均匀分布的放置腔,每个放置腔内配置一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延伸至臭氧发生器本体一端部形成臭氧出气端,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底部设有探测器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外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探测器与控制阀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探测器、显示屏和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口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玻璃管一端抵靠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排水口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垂直于臭氧发生器本体轴向且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玻璃管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玻璃管的开口的口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为3mm,所述限位板由聚四氟板和不锈钢板相互贴合而成,所述聚四氟板朝向玻璃管一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与排水口的水平距离为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通过在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底部设有探测器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外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探测器与控制阀电连接。通过探测器来探测是否存在积水,若有,则控制阀开启使积水从排水口排出至外部,从而实现具有智能排水结构。其中,控制阀的触发可通过人工操作或者与探测器实现联动,优选联动方式,可提高智能化程度。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当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端产生反流问题时能够有效防止臭氧出气端产生积水,进而确保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臭氧发生器本体;11、放置腔;12、玻璃管;13、臭氧出气端;14、探测器;15、排水口;16、排水管;17、控制阀;2、限位板;21、聚四氟板;22、不锈钢板;3、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呈柱状的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内部设有多个与臭氧发生器本体轴向平行且均匀分布的放置腔,每个放置腔内配置一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延伸至臭氧发生器本体一端部形成臭氧出气端,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底部设有探测器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外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探测器与控制阀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通过在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底部设有探测器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外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探测器与控制阀电连接。通过探测器来探测是否存在积水,若有,则控制阀开启使积水从排水口排出至外部,从而实现具有智能排水结构。其中,控制阀的触发可通过人工操作或者与探测器实现联动,优选联动方式,可提高智能化程度。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当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端产生反流问题时能够有效防止臭氧出气端产生积水,进而确保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探测器、显示屏和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显示屏显示具体参数,更加直观知晓臭氧发生器内部情况;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将需要显示的参数发送至显示屏显示,并且当需要排水时,给予控制阀一控制信号,使得控制阀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口的水平高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探测器检测到需要排水时,说明已存在一定的积水量了,此时若继续累积水量则会对设备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因而触发排水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玻璃管一端抵靠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排水口正上方。
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板起到使多个玻璃管一端平齐的作用,并且能够集中将水排至排水口,利于排水。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垂直于臭氧发生器本体轴向且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玻璃管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玻璃管的开口的口径。
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板限制玻璃管在放置腔内的轴向移动,当臭氧从玻璃管喷出时,限位板能够抵抗臭氧气压所带来的冲击,进而防止玻璃管偏移,能够确保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为3mm,所述限位板由聚四氟板和不锈钢板相互贴合而成,所述聚四氟板朝向玻璃管一侧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聚四氟板具有耐腐蚀作用,且具有一定弹性,能够防止玻璃管与不锈钢板直接刚性接触,另外不锈钢板提供一定的结构强度,起到限位支撑作用。通过实验得出,限位板的厚度为3mm时效果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与排水口的水平距离为2cm。
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包括呈柱状的臭氧发生器本体1,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内部设有多个与臭氧发生器本体轴向平行且均匀分布的放置腔11,每个放置腔11内配置一玻璃管12,所述玻璃管一端延伸至臭氧发生器本体一端部形成臭氧出气端13,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底部设有探测器14和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连通外置的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上设有控制阀17,所述探测器14与控制阀17电连接。多个玻璃管的开口按照正六边形均匀分布。
上述的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还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探测器、显示屏和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通过显示屏显示具体参数,更加直观知晓臭氧发生器内部情况;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将需要显示的参数发送至显示屏显示,并且当需要排水时,给予控制阀一控制信号,使得控制阀驱动。其中控制信号可以是一定持续时长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采用具有逻辑功能的单片机或者集成度更高的嵌入式开发板,通过单片机或嵌入式开发板的i/o口可以实现数据的读写;当然,还可以通过增设一通信模块,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实现远程访问。探测器为水浸探测器,优选为探针式水浸探测器,其是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最简单且廉价的水浸探测器,当水接触探针的两脚时,探针阻抗出现较大变化,即空气电阻和水的电阻的区别,通过相应电路判断是否出现漏水且发出漏水报警信号。控制阀选用现有的电子控制阀。
所述探测器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口的水平高度。所述探测器与排水口的水平距离为2cm。当探测器检测到需要排水时,说明已存在一定的积水量了,此时若继续累积水量则会对设备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因而触发排水功能。
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内部设有限位板2,所述玻璃管一端抵靠所述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位于排水口15正上方。限位板起到使多个玻璃管一端平齐的作用,并且能够集中将水排至排水口,利于排水。
所述限位板垂直于臭氧发生器本体轴向且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玻璃管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玻璃管的开口的口径。限位板限制玻璃管在放置腔内的轴向移动,当臭氧从玻璃管喷出时,限位板能够抵抗臭氧气压所带来的冲击,进而防止玻璃管偏移,能够确保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性能。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为3mm,所述限位板2由聚四氟板21和不锈钢板22相互贴合而成,其中,聚四氟板的厚度为1mm,不锈钢板的厚度为2mm。所述聚四氟板朝向玻璃管一侧设置。聚四氟板具有耐腐蚀作用,且具有一定弹性,能够防止玻璃管与不锈钢板直接刚性接触,另外不锈钢板提供一定的结构强度,起到限位支撑作用。通过实验得出,限位板的厚度为3mm时效果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内部设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呈l型,对应l型长边一端与臭氧发生器本体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位于l型短边上,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安装孔,螺丝穿过安装孔与固定孔固定连接以使限位板安装在固定支架上。通过上述具体结构,实现将限位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以进一步确保限位板的结构强度。所述限位板为圆形,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分别沿限位板边沿的周向均匀分布。具体的,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六个。通过上述限位板的具体形状以及固定支架的数量和分布,共同提供一个整体稳定的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通过在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底部设有探测器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外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探测器与控制阀电连接。通过探测器来探测是否存在积水,若有,则控制阀开启使积水从排水口排出至外部,从而实现具有智能排水结构。其中,控制阀的触发可通过人工操作或者与探测器实现联动,优选联动方式,可提高智能化程度。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当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出气端产生反流问题时能够有效防止臭氧出气端产生积水,进而确保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柱状的臭氧发生器本体,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内部设有多个与臭氧发生器本体轴向平行且均匀分布的放置腔,每个放置腔内配置一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一端延伸至臭氧发生器本体一端部形成臭氧出气端,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底部设有探测器和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外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探测器与控制阀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和处理器,所述探测器、显示屏和控制阀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口的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本体对应臭氧出气端内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玻璃管一端抵靠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排水口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垂直于臭氧发生器本体轴向且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玻璃管的开口一一对应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玻璃管的开口的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为3mm,所述限位板由聚四氟板和不锈钢板相互贴合而成,所述聚四氟板朝向玻璃管一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智能排水结构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与排水口的水平距离为2c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