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含有多种污染物,通过电解装置进行污水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技术,但现有的电解装置运行中下部最容易有污垢沉积继而导致电极会发热,尤其在电极表面被污垢沉积后发热更加严重,使得电极接线柱因污垢沉积而过热,容易造成损坏问题,而相对下部电解装置上部则污垢沉积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包括电极片和接线柱,所述电极片一侧与基板相连组成电极,基板与引导板相连,引导板向上延伸并顶部设有接线柱;所述的引导板为钛包铜材料制作而成,引导板外表面具有第一钛保护层;所述接线柱采用钛铜复合棒制作,接线柱内心材料为紫铜,外层为第二钛保护层。
所述引导板与接线柱相连的上端和与基板相连的下端之间具有一段弯折部,折弯部使接线柱向外侧偏移。
所述引导板与基板相连部分的长度与基板的长度相近。
所述接线柱和引导板焊接相连,相连处的两者表面打磨成光滑的铜制表面,去掉钛层,然后使光滑铜面紧密接触后进行焊接,使它们的钛保护层严密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将电极的接线柱与电极片分离并上移,将接线柱设置于电解装置的上部,减少了电极发热对接线柱的影响,延长电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包括电极片6和接线柱1,所述电极片6一侧与基板5相连组成电极,基板5与引导板4相连,引导板4向上延伸并顶部设有接线柱1;所述的引导板1为钛包铜材料制作而成,引导板外表面具有第一钛保护层2;所述接线柱4采用钛铜复合棒制作,接线柱内心材料为紫铜,外层为第二钛保护层3。
所述引导板4与接线柱1相连的上端和与基板5相连的下端之间具有一段弯折部,折弯部使接线柱向外侧偏移。
所述引导板4与基板5相连部分的长度与基板的长度相近。
所述接线柱1和引导板3焊接相连,相连处的两者表面打磨成光滑的铜制表面,去掉钛层,然后使光滑铜面紧密接触后进行焊接,使它们的钛保护层严密焊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包括电极片和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一侧与基板相连组成电极,基板与引导板相连,引导板向上延伸并顶部设有接线柱;所述的引导板为钛包铜材料制作而成,引导板外表面具有第一钛保护层;所述接线柱采用钛铜复合棒制作,接线柱内心材料为紫铜,外层为第二钛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与接线柱相连的上端和与基板相连的下端之间具有一段弯折部,折弯部使接线柱向外侧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与基板相连部分的长度与基板的长度相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电极接线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和引导板焊接相连,相连处的内部去掉钛层,外部钛保护层严密焊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