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除渣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02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器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型除渣仓。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器是一种应用于厨房隔油清污之用的必备隔油设备,其包括固液分离仓(用于除渣)和油水分离仓(用于除油)两个主要部分。然而由于餐厅、食堂、饭店等场所中用于放置油水分离器的空间不同,厂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重新设计并针对性地加工出“定制化”的固液分离仓。而固液分离仓采用不锈钢板材分割、打孔加工后再以焊接方式拼接为一体,上述“定制化”加工导致固液分离仓在损坏后需要重新定制加工进行更换,所花时间精力、金钱均不低。

因此,目前市面上缺乏一种适应多种场所使用的固液分离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除渣仓,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渣仓无法直接应用于多种场所、需要根据场所特别定制的问题,以此简化厂家的生产过程、便于大规模生产,也使得除渣仓便于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除渣仓,包括除渣壳体和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除渣盖体所述除渣仓预留有出液口、出渣口和至少两个的进料预留孔、至少对应至少两种除渣装置安装的除渣预留孔。至少两个所述进料预留孔分设于除渣壳体、除渣盖体上,或至少两个所述进料预留孔分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至少两个所述除渣预留孔分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出液口、出渣口设置于除渣壳体的底壁上。上述进料预留孔、除渣预留孔为与壳体或盖体一体加工成型的、凸出于或凹进于其所在的壳体表面的封闭孔。所述除渣壳体采用塑料材料。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除渣仓可根据具体使用场所中的具体安装位置选择适合方向、位置上的除渣壳体上的进料预留孔,再将进料预留孔打通用于连接即可,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所的不同的安装需求。因此,可以进一步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渣仓作为一个标准模块进行加工,从而便于大规模生产实用,也便于在使用过程中除渣仓出现损坏而直接更换。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除渣仓具有至少两个进料预留孔,在其中一个进料预留孔使用时,另一个进料预留孔也可打通使用,在流量不大时,其也能够同时应用于至少两个排污处的固液分离使用。

为避免使用过程中进入除渣仓内的料未经固、液分离而从出渣口排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进料预留孔设于靠近出液口的除渣壳体的侧壁或除渣盖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除渣预留孔包括有至少分设于除渣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高低不同的2个转轴座预留孔和2个转轴预留孔,所述转轴预留孔与转轴座预留孔分别一一对应;其中位位置较高的一组转轴座预留孔与转轴预留孔与出渣口相邻,以及至少一个倾斜凸出设置于除渣壳体的侧壁上的倾斜预留孔。

通过该结构,可以根据客户的使用需求以及具体应用场合选择采用履带上升式除渣装置或者螺旋自清理式除渣装置,选用前者时,履带上升式除渣装置的两个驱动履带运转的转轴通过2个转轴座预留孔和2个转轴预留孔安装在除渣仓内;选用后者时,其只需倾斜预留孔安装在除渣仓上即可。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通用型除渣仓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除渣壳体或除渣盖体上设有至少两个通气预留孔、至少三个进气预留孔,所述通气预留孔为两个时,其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所述通气预留孔为3个以上时,其中至少两个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至少一个与任一通气预留孔相邻设置;所述三个进气预留孔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至少两个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至少一个与任一进气预留孔相邻设置/均相邻设于除渣壳体的一处侧壁上。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除渣仓的进气、出气连通的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向也得以调整,进而更能适应实际中不同场所不同的连接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通用型除渣仓的通用性。再者,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进气孔的数量,使客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软管位置对应使用,另外,也可用作备用,以作不时之需。

为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相邻设置的两个通气预留孔位于不同水平面上。

由于在除渣仓中,进气孔用于与集渣桶和集油桶连接,其孔径往往较小并多数采用软管连通,因此,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相邻设置的进气预留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实际的使用情况。

为降低液体、废渣在除渣仓底部的残留,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出液口、出渣口的所在的除渣壳体的底壁设置有高低不同的两个锥形底,所述出液口、出渣口分别位于其对应的锥形底的最低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倾斜预留孔与出渣口相邻,该结构中所述相邻并非指所述倾斜预留孔设于除渣壳体的底壁之上,而是相较于出液口,倾斜预留孔所在的侧壁是与出渣口所在的一侧底壁相邻。上述结构可以使螺旋自清理式除渣装置与出渣口直接相对,从而使螺旋自清理式除渣装置得以直接排渣,有助于简化除渣仓内部的结构,并且十分便于安装。

为便于连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预留孔的边沿附近预留有至少一周用于连接的预留连接孔或预留连接座,所述预留连接座为垂直于预留孔的实心凸起。使用时,根据开口大小打通相应的预留连接孔或预留连接座即可。上述结构中,预留连接座的厚度更高,更适宜大口径(例如直径10cm以上)的开口使用,从而加强连接并确保连接处的结构稳定。

为便于加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除渣壳体采用pe材料注塑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除渣壳体的底部预留有至少两个不同朝向的排水预留孔。所述排水预留孔打通后用于清洗除渣壳体后的排水,本结构得以适应不同的安装需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除渣壳体上设置至少两个进料预留孔,可根据具体使用场所中的具体安装位置选择适合方向、位置上的除渣壳体上的进料预留孔,再将进料预留孔打通用于连接即可,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所的不同的安装需求,从而提高除渣仓的通用型,使其能够直接替换使用而不用进行定制化的加工,也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使使用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壳体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壳体后侧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壳体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使用状态整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使用状态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除渣盖体,200—除渣壳体,400—通气管,600—出渣管,700—存渣桶,800—滤隔板,900—履带上升式除渣装置,1000—排水阀,2010—连接头;

200-a前侧壁,200-b—右侧壁,200-c—后侧壁,200-d—左侧壁;201—壳体开口,202—锥形底一,203—锥形底二;

210—倾斜预留孔,220—电机安装预留座,211、221、281——预留连接座,231—转轴座预留孔一,232—转轴预留孔一,233—转轴预留孔二,234—转轴座预留孔二,232-1—封闭盖,233a—开孔处,241—通气预留孔一,242—通气预留孔二,243—通气预留孔三,251—进料预留孔一,252—进料预留孔二,260—进气预留孔三,270—出渣口,280—出液口,291—排水预留孔一,292—排水预留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除渣仓,包括除渣壳体200和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除渣盖体100,除渣盖体100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封闭盖232-1合于除渣壳体200的壳体开口201之上,除渣壳体200的内部将用于装设用于使固体物质与液体互相分离的除渣装置,同时在除渣壳体200的底部设有用于排出待处理液体出液口280和用于排出固体物质的出渣口270,出渣口270应当与出液口280分隔。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除渣仓预留有进料预留孔一251、进料预留孔二252、两类除渣预留孔、通气预留孔一241、通气预留孔二242、通气预留孔三243以及进料预留孔一251、进料预留孔二252、进气预留孔三260。进料预留孔一251、进料预留孔二252分设于不除渣壳体200的不同侧壁上,通气预留孔一241、通气预留孔二242、通气预留孔三243中也设于除渣壳体200的不同侧壁上。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料预留孔一251、进料预留孔二252分别凸出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左侧壁200-d、前侧壁200-a之上,并且二者均尺寸较大(例如20~50cm),进料预留孔一251、进料预留孔二252的边沿还设置有一圈预留连接座211,该预留连接座211为凸出于预留孔的内壁的实心结构。两类除渣预留孔如下:第一类可用于装设螺旋自清理式除渣装置,而螺旋自清理式除渣装置需倾斜安装,故本实施例中仅设置一处倾斜预留孔210作为除渣预留孔,参见图1、图3所示,倾斜预留孔210凸出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右侧壁200-b之上;第二类用于履带上升式除渣装置900的安装,包括转轴座预留孔一231、转轴预留孔一232、转轴预留孔二233、转轴座预留孔二234以及电机安装预留座220,其中。转轴座预留孔一231、转轴座预留孔二234均凸出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后侧壁200-c之上,转轴预留孔一232、转轴预留孔二233均凸出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前侧壁200-a之上。转轴座预留孔一231与转轴预留孔一232位置相对,转轴预留孔二233与转轴座预留孔二234位置相对,转轴预留孔二233与转轴座预留孔二234的所在位置高于转轴座预留孔一231与转轴预留孔一232的水平面,从而使履带上升式除渣装置900的两个转轴一高、一低设置,实现履带的上升安装。

结合图4与图1所示,通气预留孔一241、通气预留孔二242设于除渣壳体200的后侧壁200-c之上且相对于除渣壳体200的后侧壁200-c内凹设置,但通气预留孔一241、通气预留孔二242的高低(以图4为坐标)不同,并且结合6所示,通气预留孔一241、通气预留孔二242的尺寸也可设置为不同,例如直径为10cm或16cm等本领域内常用的通气管400道的标准尺寸。而通气预留孔三243设于除渣壳体200的左侧壁200-d之上且相对于除渣壳体200的左侧壁200-d内凹设置,当然,通气预留孔三243的位置高低以及尺寸可以与通气预留孔一241、通气预留孔二242都不相同,但基于不同方向上的通用(本领域内通气管400经常使用10cm)的考虑,通气预留孔三243的尺寸最好与通气预留孔一241、通气预留孔二242中的常用尺寸一致,以便于换向安装。并,进一步地,通气预留孔三243的位置也可与常用尺寸的通气预留孔一241或通气预留孔二242的位置保持一致,既便于加工,也有利于以此逐步加强产品的标准性,使其更为通用。

继续参见图1与图4所示,进气预留孔一、进气预留孔二、进气预留孔三260均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后侧壁200-c之上,且三者尺寸相近、并排相邻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除渣壳体200的底壁设置为高低不同锥形底一202、锥形底二203,锥形底一202的中间最低处设有出液口280,锥形底二203的中间最低处设有出渣口270。为便于除渣,倾斜预留孔210最好与出渣口270相邻——当然本例中将倾斜预留孔210设置于右侧壁200-b上、出渣口270也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底部的右侧。并且,转轴座预留孔二234、转轴预留孔二233最好设置于出渣口270上方的侧壁上,如此,在安装履带上升式除渣装置900后,其能够直接将固体物质送入到出渣口270的上方以便于直接将固体物质从出渣口270处排出。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除渣壳体200的底部预留有不同朝向的排水预留孔一291和排水预留孔二292。

本实施例的不同实施方案中,所述的进料预留孔一251、除渣预留孔、电机安装预留座220、倾斜预留孔210……等中的预留孔,是指为与壳体或盖体一体加工成型的、凸出于或凹进于其所在的壳体表面的封闭孔,其需要在安装前根据具体场所的安装需求以及除渣装置的选择以钻孔方式或切割方式将对应的封闭孔进行开孔操作、使其形成有开口,同时保持其他封闭孔的封闭状态。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渣壳体200设有通气预留孔二242、通气预留孔三243,通气预留孔二242、通气预留孔三243分别凹进设于除渣壳体200的后侧壁200-c和左侧壁200-d之上。通气预留孔二242、通气预留孔三243的尺寸、高低位置最好相同。

或者,通气预留孔二242凹进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任一侧壁之上,通气预留孔三243则设于除渣盖体100之上。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渣壳体200上还设有通气预留孔四,通气预留孔三243与通气预留孔四为一组,其与通气预留孔一241、通气预留孔二242所形成的一组相同,区别仅在于通气预留孔三243与通气预留孔四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前侧壁200-a之上。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设置有进料预留孔三,进料预留孔三设置于除渣壳体200的后侧壁200-c之上。

上述实施例中,除渣壳体200采用塑料材料,作为优选,除渣壳体200可采用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pet等通用塑料,也可使用peek、ppsu、psu、pes、pa12、lcp、pps、pc/abs、pa66、pei、树脂颗粒原料等工程塑料。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进气预留孔一、进气预留孔二、进气预留孔三260设于除渣壳体200的不同侧壁上,例如:进气预留孔一、进气预留孔二设于后侧壁200-c上,进气预留孔三260设于右侧壁200-b或者前侧壁200-a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型的除渣仓,可供不同场所的厨余的固水分离的不同除渣装置,其可适应不同的空间以及不同的装置中不同连接方向的使用,从而便于将本产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更换使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通用型除渣仓,包括除渣壳体和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除渣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仓预留有出液口、出渣口和至少两个的进料预留孔、至少对应至少两种除渣装置安装的除渣预留孔;

至少两个所述进料预留孔分设于除渣壳体、除渣盖体上,或至少两个所述进料预留孔分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

至少两个所述除渣预留孔分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出液口、出渣口设置于除渣壳体的底壁上;

进料预留孔、除渣预留孔为与壳体或盖体一体加工成型的、凸出于或凹进于其所在的壳体表面的封闭孔;所述除渣壳体采用塑料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预留孔设于靠近出液口的除渣壳体的侧壁或除渣盖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预留孔包括有至少分设于除渣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高低不同的2个转轴座预留孔和2个转轴预留孔,所述转轴预留孔与转轴座预留孔分别一一对应;其中位置较高的一组转轴座预留孔与转轴预留孔与出渣口相邻,以及至少一个倾斜凸出设置于除渣壳体的侧壁上的倾斜预留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预留孔与出渣口相邻。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壳体或除渣盖体上设有至少两个通气预留孔、至少三个进气预留孔,所述通气预留孔为两个时,其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所述通气预留孔为3个以上时,其中至少两个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至少一个与任一通气预留孔相邻设置;所述三个进气预留孔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至少两个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设置的两个通气预留孔位于不同水平面上和/或所述相邻设置的进气预留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出液口孔、出渣口的所在的除渣壳体的底壁设置有高低不同的两个锥形底,所述出液口、出渣口分别位于其对应的锥形底的最低处。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的边沿附近预留有至少一周用于连接的预留连接孔或预留连接座,所述预留连接座为垂直于预留孔的实心凸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壳体采用pe材料注塑加工而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用型除渣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壳体的底部预留有至少两个不同朝向的排水预留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除渣仓,属于厨余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除渣壳体和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除渣盖体,除渣仓预留有出液口、出渣口和至少两个的进料预留孔、至少对应至少两种除渣装置安装的除渣预留孔;进料预留孔分设于除渣壳体、除渣盖体上/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除渣预留孔分设于除渣壳体的不同侧壁上,出液口、出渣口设置于除渣壳体的底壁上,除渣壳体采用塑料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除渣壳体上设置至少两个进料预留孔,可根据具体使用场所中的具体安装位置选择适合方向、位置上的除渣壳体上的进料预留孔,再将进料预留孔打通用于连接,从而适应不同的场所的不同的安装需求、提高除渣仓的通用型,使其能够直接替换和大规模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富克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