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二硫化钼是一种重要的固体润滑剂,主要是因为硫对金属具有很强的粘附能力,能使二硫化钼很好的附着在金属表面,始终发挥润滑功能;由于化学性能稳定,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依然具有良好的润滑功能;因此,二硫化钼粉末被作为固体润滑剂,广泛应用于润滑行业。
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包括辉钼精矿提纯和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生产的二硫化钼具有生产纯度高,杂质少的特点。化学合成法:将钼酸铵溶液送入硫化器,用硫化氢硫化,生产硫化钼酸铵,用盐酸酸化成三硫化钼,再进行热分解得到二硫化钼。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的混合反应将直接影响二硫化钼的生产效率。由于硫化氢为气体,钼酸铵溶液为液体,混合效果差,不利于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气体的充分混合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气体充分混合反应,提高二硫化钼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围合形成反应腔室,在所述反应腔室内设置有超重力转筒,在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在所述超重力转筒的下端面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竖直穿插所述壳体的底板并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密封装配,在所述超重力转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包括若干个,分别沿所述超重力转筒的周向和轴向间隔分布;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反应腔室连通的供液管和供气管,所述供液管的出液端伸入所述超重力转筒内,在所述壳体的下端部连接有排液管;在所述排液管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供气管使反应腔室内充满硫化氢气体;钼酸铵溶液通过供液管导入超重力转筒内,超重力转筒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高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钼酸铵溶液被分散甩出,与反应腔室内的硫化氢气体充分混合后,聚集在反应腔室的下端部;通过采用超重力离心分散的方式使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气体充分混合反应,从而提高二硫化钼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超重力转筒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挡沿,所述环形挡沿与超重力转筒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供液管的出液端位于所述超重力转筒的中轴线上。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环形挡沿,防止由于超重力转筒转速过高,钼酸铵溶液从超重力转筒的上端部溢出;环形挡沿与超重力转筒采用一体式结构,连接牢固稳定,有利于超重力转筒的平衡转动,供液管的出液端位于超重力转筒的中轴线上,有利于钼酸铵溶液的离心分散。
进一步地,所述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内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缠绕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外表面固定有保温层。
有益效果:通过加热丝加热使反应腔室内维持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气体的反应;在壳体的侧壁的外表面固定有保温层,提高壳体的保温性能,有利于反应腔室内的温度维持。
进一步地,所述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还包括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电信号连接。
有益效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反应腔室内的温度,并产生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调节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有利于反应腔室内维持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固定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控所述壳体内液体的深度。
有益效果:液位计用于检测反应腔室内的积液的高度,防止积液浸没超重力转筒的内底面,不利于与钼酸铵溶液的离心分散。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液位计和电磁阀电信号连接。
有益效果:当积液浸没液位计后,液位计产生电信号并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发出指令,电磁阀打开,将积液排出。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反应腔室内的气压。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反应腔室内的气压,使反应腔室内的硫化氢维持在一定浓度,有利于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气体充分混合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的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的实施例立体的超重力转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的实施例立体的原理图。
图中标号:1-支架,2-壳体,3-反应腔室,4-驱动电机,5-传动轴,6-超重力转筒,7-供液管,8-供气管,9-轴承,10-密封圈,11-圆柱形通孔,12-环形挡沿,13-加热丝,14-温度传感器,15-液位计,16-压力检测器,17-保温层,18-控制阀,19-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的实施例具体结构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包括支架1、壳体2、驱动电机4、传动轴5和超重力转筒6。壳体2固定在支架1的上端,壳体2内围合形成反应腔室3。在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供液管7和供气管8,供气管8的一端与硫化氢气源连接,另一端伸入反应腔室3内,用于向反应腔室3内注入硫化氢气体。供液管7的一端与钼酸铵溶液液源连接,另一端伸入反应腔室3内,用于向超重力转筒6内注入钼酸铵。在壳体2的下端部连接有排液管19,在排液管19上设置有控制阀18。
超重力转筒6设置在反应腔室3内,驱动电机4设置在壳体2下方的支架1上,传动轴5设置在超重力转筒6的下端面与驱动电机4输出轴之间,转动轴的轴向竖直布置,传动轴5穿插壳体2的底板,并与底板之间转动密封装配,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4输出轴和超重力转筒6的下端面固定。如图4所示,传动轴5与底板之间转动密封装配具体为在底板上开设的通槽,在通槽内设置轴承9,轴承9的外圈与通槽侧壁固定连接,传动轴5插穿固定在轴承9的内圈内,在轴承9的上端设置有密封圈10用于封堵通槽。
在超重力转筒6的侧壁上开设有圆柱形通孔11,圆柱形通孔11包括若干个,分别沿超重力转筒6的轴向和轴向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在超重力转筒6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挡沿12,通过设置环形挡沿12,防止由于超重力转筒6转速过高,钼酸铵溶液从超重力转筒6的上端部溢出。环形挡沿12与超重力转筒6为一体式结构,环形挡沿12与超重力转筒6连接牢固稳定,有利于超重力转筒6的平衡转动。供液管7的出液端位于超重力转筒6的中轴线上;有利于钼酸铵溶液的离心分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超重力转筒的转速不超出使在超重力转筒内液体从上端甩出时,可不设置环形挡沿。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还包括加热器、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设置在壳体2的侧壁内表面上,用于检测反应腔室3内的温度,加热器包括控制开关和加热丝13,加热丝13螺旋缠绕在壳体2的侧壁内,处理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4和加热器电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14检测反应腔室3内的温度,并产生电信号,电信号通过导线传递处理器,通过处理器的分析处理后,向加热器发出指令信号,通过控制开关调节加热丝13的加热功率,从而使反应腔室3内维持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气体的反应,处理器为普通的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14为pt100铂热温度传感器14。在壳体2的侧壁的外表面固定有保温层17;提高壳体2的保温性能,有利于反应腔室3内的温度维持。
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2的侧壁的内表面固定有液位计15,在竖直方向上,液位计15位于超重力转筒6的底面的下方;设置在排液管19上的控制阀18为电磁阀,处理器分别与液位计15和电磁阀电信号连接,液位计15具体为耐高温液位传感器。液位计15用于监控壳体2内液体的深度;防止积液浸没超重力转筒6的内底面,不利于与钼酸铵溶液的离心分散。当积液浸没液位计15后,液位计15产生电信号并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发出指令,电磁阀打开,将积液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液位计,控制阀为手动阀,通过在壳体上开设观察窗,采用人工观察和手动控制阀的方式控制积液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检测器16,压力检测器16具体为压力表,压力检测器16用于检测反应腔室3内的气压;从而使反应腔室3内的硫化氢维持在一定浓度,有利于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气体充分混合反应。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壳体的上端未设置压力检测器,通过调节供气管的流速,从而调节反应腔室内的气压。
使用时:通过供气管8使反应腔室3内充满硫化氢气体;钼酸铵溶液通过供液管7导入超重力转筒6内,超重力转筒6在驱动电机4的驱动作用下,高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钼酸铵溶液被分散甩出,与反应腔室3内的硫化氢气体充分混合后,聚集在反应腔室3的下端部;当积液浸没液位计15后,液位计15产生电信号并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发出指令,电磁阀打开,将积液排出。通过采用超重力离心分散的方式使钼酸铵溶液与硫化氢气体充分混合反应,从而提高二硫化钼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端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围合形成反应腔室,在所述反应腔室内设置有超重力转筒,在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在所述超重力转筒的下端面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竖直穿插所述壳体的底板并与所述底板之间转动密封装配,在所述超重力转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包括若干个,分别沿所述超重力转筒的周向和轴向间隔分布;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反应腔室连通的供液管和供气管,所述供液管的出液端伸入所述超重力转筒内,在所述壳体的下端部连接有排液管;在所述排液管设置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重力转筒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挡沿,所述环形挡沿与超重力转筒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供液管的出液端位于所述超重力转筒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内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螺旋缠绕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内,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外表面固定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还包括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内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电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固定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监控所述壳体内液体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液位计和电磁阀电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硫化钼的超重力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反应腔室内的气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