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指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是药物生产制造的常用设备,在制药过程中,多种药剂、药物在合成时往往需要催化剂对其催化,并且催化剂滴加速度、剂量、均匀度以及温度都会对合成药剂、药物的质量产生影响,但传统的原料药合成反应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对催化剂的排放量进行精准控制,无法避免催化剂不足或催化剂过量影响原料药的合成反应,催化剂和原料药混合不充分,降低了原料药的合成效率,原料药易粘附在反应釜罐体内壁,导致原料药的合成不完全,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对催化剂的排放量进行精准控制,避免催化剂不足或催化剂过量影响原料药的合成反应,使催化剂和原料药充分混合,加快原料药的合成速度,提高原料药的合成效率,刮板可以防止原料药粘附在反应釜罐体内壁而导致原料药的合成不完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包括底板、反应釜罐体、催化剂添加结构和搅拌结构;
底板:其上表面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内侧面中部的横向板均与固定环的外弧面固定连接;
反应釜罐体:其外弧面中部与固定环的内弧面固定连接,反应釜罐体上端面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内部串联有疏通阀一,反应釜罐体的上端面设有u型架;
催化剂添加结构:设置于反应釜罐体的上端面和u型架的内部顶面,催化剂添加结构下端的出料管与反应釜罐体上端面的进液口连通;
搅拌结构:设置于反应釜罐体的上端面,搅拌结构的下端与反应釜罐体的内腔配合设置;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对催化剂的排放量进行精准控制,避免催化剂不足或催化剂过量影响原料药的合成反应,使催化剂和原料药充分混合,加快原料药的合成速度,提高原料药的合成效率,刮板可以防止原料药粘附在反应釜罐体内壁而导致原料药的合成不完全。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添加结构包括测距传感器、电动推杆、催化剂罐体、锥形塞和支撑柱,所述u型架的内部顶面分别设有测距传感器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下端设有锥形塞,反应釜罐体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均与催化剂罐体的底面边缘处固定连接,锥形塞与催化剂罐体下端的出料管锥形口吻合设置,催化剂罐体下端的出料管与反应釜罐体上端面的进液口连通,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对催化剂的排放量进行精准控制,避免催化剂不足或催化剂过量影响原料药的合成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电机、搅拌轴、搅拌片和刮板,所述反应釜罐体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反应釜罐体上端面中心处的通孔转动连接并延伸至反应釜罐体的内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搅拌轴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片,搅拌片的外侧端头均设有与反应釜罐体内腔配合设置的刮板,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使催化剂和原料药充分混合,加快原料药的合成速度,提高原料药的合成效率,刮板可以防止原料药粘附在反应釜罐体内壁而导致原料药的合成不完全。
进一步的,还包括玻璃观察窗,所述反应釜罐体的弧壁上设有玻璃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反应釜罐体内部原料药的合成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料管和疏通阀二,所述反应釜罐体下端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内部串联有疏通阀二,原料药合成完毕后,打开疏通阀二,合成后的原料药经出料管进入外部收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具有以下好处:
1、工作人员可根据加入原料药的多少,计算出所需催化剂的量,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电动推杆收缩运转,带动锥形塞向上移动,锥形塞与催化剂罐体底面的锥形槽分离,测距传感器可以感应其与锥形塞上端面的距离,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整合分析,进而计算出锥形塞下端锥形弧面与催化剂罐体底面的锥形槽分离的距离,通过锥形塞下端锥形弧面与催化剂罐体底面锥形槽之间的间距,控制催化剂的排出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排出量,从而对催化剂的排放量进行精准控制,避免催化剂不足或催化剂过量影响原料药的合成反应。
2、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反应釜罐体上端面中心处的通孔转动连接,可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的转动带动搅拌片对反应釜罐体内部的原料药和催化剂进行搅拌,使催化剂和原料药充分混合,加快原料药的合成速度,提高原料药的合成效率,刮板可以防止原料药粘附在反应釜罐体内壁而导致原料药的合成不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催化剂添加结构和搅拌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板、2plc控制器、3支撑板、4反应釜罐体、5催化剂添加结构、51测距传感器、52电动推杆、53催化剂罐体、54锥形塞、55支撑柱、6u型架、7搅拌结构、71电机、72搅拌轴、73搅拌片、74刮板、8进料管、9疏通阀一、10出料管、11疏通阀二、12固定环、13玻璃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包括底板1、反应釜罐体4、催化剂添加结构5和搅拌结构7;
底板1:其上表面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相对内侧面中部的横向板均与固定环1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底板1为支撑板3提供底部支撑;
反应釜罐体4:其外弧面中部与固定环12的内弧面固定连接,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内部串联有疏通阀一9,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设有u型架6,支撑板3和固定环12对反应釜罐体4起到支撑固定作用,防止反应釜罐体4倾倒,打开疏通阀一9,将需要合成反应的原料通过进料管8加入反应釜罐体4内部,u型架6为催化剂添加结构5提供支撑;
催化剂添加结构5:设置于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和u型架6的内部顶面,催化剂添加结构5下端的出料管与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的进液口连通,催化剂添加结构5包括测距传感器51、电动推杆52、催化剂罐体53、锥形塞54和支撑柱55,u型架6的内部顶面分别设有测距传感器51和电动推杆52,电动推杆52的伸缩端下端设有锥形塞54,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撑柱55,支撑柱55的上端均与催化剂罐体53的底面边缘处固定连接,锥形塞54与催化剂罐体53下端的出料管锥形口吻合设置,催化剂罐体53下端的出料管与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的进液口连通,测距传感器51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动推杆5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工作人员可根据加入原料药的多少,计算出所需催化剂的量,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电动推杆52收缩运转,带动锥形塞54向上移动,锥形塞54与催化剂罐体53底面的锥形槽分离,测距传感器51可以感应其与锥形塞54上端面的距离,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2整合分析,进而计算出锥形塞54下端锥形弧面与催化剂罐体53底面的锥形槽分离的距离,通过锥形塞54下端锥形弧面与催化剂罐体53底面锥形槽之间的间距,控制催化剂的排出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排出量,从而对催化剂的排放量进行精准控制,避免催化剂不足或催化剂过量影响原料药的合成反应;
搅拌结构7:设置于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搅拌结构7的下端与反应釜罐体4的内腔配合设置,搅拌结构7包括电机71、搅拌轴72、搅拌片73和刮板74,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中心处的通孔转动连接并延伸至反应釜罐体4的内部,电机7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72的上端固定连接,搅拌轴72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片73,搅拌片73的外侧端头均设有与反应釜罐体4内腔配合设置的刮板74,电机7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电机71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电机71的输出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中心处的通孔转动连接,可通过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搅拌轴72转动,搅拌轴72的转动带动搅拌片73对反应釜罐体4内部的原料药和催化剂进行搅拌,使催化剂和原料药充分混合,加快原料药的合成速度,提高原料药的合成效率,刮板74可以防止原料药粘附在反应釜罐体4内壁而导致原料药的合成不完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2,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其中:还包括玻璃观察窗13,反应釜罐体4的弧壁上设有玻璃观察窗13,玻璃观察窗13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反应釜罐体4内部原料药的合成状态。
其中:还包括出料管10和疏通阀二11,反应釜罐体4下端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的内部串联有疏通阀二11,原料药合成完毕后,打开疏通阀二11,合成后的原料药经出料管10进入外部收集装置。
在使用时:底板1为支撑板3提供底部支撑,支撑板3和固定环12对反应釜罐体4起到支撑固定作用,防止反应釜罐体4倾倒,打开疏通阀一9,将需要合成反应的原料通过进料管8加入反应釜罐体4内部,u型架6为催化剂添加结构5提供支撑,工作人员可根据加入原料药的多少,计算出所需催化剂的量,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电动推杆52收缩运转,带动锥形塞54向上移动,锥形塞54与催化剂罐体53底面的锥形槽分离,测距传感器51可以感应其与锥形塞54上端面的距离,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2整合分析,进而计算出锥形塞54下端锥形弧面与催化剂罐体53底面的锥形槽分离的距离,通过锥形塞54下端锥形弧面与催化剂罐体53底面锥形槽之间的间距,控制催化剂的排出速度和单位时间内的排出量,从而对催化剂的排放量进行精准控制,避免催化剂不足或催化剂过量影响原料药的合成反应,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电机71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电机71的输出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中心处的通孔转动连接,可通过电机71的输出轴带动搅拌轴72转动,搅拌轴72的转动带动搅拌片73对反应釜罐体4内部的原料药和催化剂进行搅拌,使催化剂和原料药充分混合,加快原料药的合成速度,提高原料药的合成效率,刮板74可以防止原料药粘附在反应釜罐体4内壁而导致原料药的合成不完全,玻璃观察窗13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反应釜罐体4内部原料药的合成状态,原料药合成完毕后,打开疏通阀二11,合成后的原料药经出料管10进入外部收集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2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测距传感器51可选用深圳市睿力讯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gp2y0a21yk0f的传感器,电动推杆52可选用山东巾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jn125的电动推杆,电机71可选用东莞市摩酷机电有限公司型号为57hd98001-01的电机,plc控制器2控制测距传感器51、电动推杆52和电机71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反应釜罐体(4)、催化剂添加结构(5)和搅拌结构(7);
底板(1):其上表面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相对内侧面中部的横向板均与固定环(12)的外弧面固定连接;
反应釜罐体(4):其外弧面中部与固定环(12)的内弧面固定连接,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内部串联有疏通阀一(9),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设有u型架(6);
催化剂添加结构(5):设置于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和u型架(6)的内部顶面,催化剂添加结构(5)下端的出料管与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的进液口连通;
搅拌结构(7):设置于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搅拌结构(7)的下端与反应釜罐体(4)的内腔配合设置;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添加结构(5)包括测距传感器(51)、电动推杆(52)、催化剂罐体(53)、锥形塞(54)和支撑柱(55),所述u型架(6)的内部顶面分别设有测距传感器(51)和电动推杆(52),电动推杆(52)的伸缩端下端设有锥形塞(54),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撑柱(55),支撑柱(55)的上端均与催化剂罐体(53)的底面边缘处固定连接,锥形塞(54)与催化剂罐体(53)下端的出料管锥形口吻合设置,催化剂罐体(53)下端的出料管与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的进液口连通,测距传感器(51)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动推杆(5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7)包括电机(71)、搅拌轴(72)、搅拌片(73)和刮板(74),所述反应釜罐体(4)的上端面中心处设有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反应釜罐体(4)上端面中心处的通孔转动连接并延伸至反应釜罐体(4)的内部,电机(7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72)的上端固定连接,搅拌轴(72)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搅拌片(73),搅拌片(73)的外侧端头均设有与反应釜罐体(4)内腔配合设置的刮板(74),电机(7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玻璃观察窗(13),所述反应釜罐体(4)的弧壁上设有玻璃观察窗(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药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管(10)和疏通阀二(11),所述反应釜罐体(4)下端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的内部串联有疏通阀二(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