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08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



背景技术:

病理,即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也就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目前,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的病理标本通过试管存放,并用福尔马林固定液进行浸泡保存,在对标本进行检测时,将标本从试管中取出,再进行后续的检测工作。

福尔马林固定液因其内含有的甲醛挥发性很强,暴露在空气中会散发出强烈的刺鼻味道,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气体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且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防有毒气体泄漏的保存试管,在病理取出时减少病理带出的固定液的量,减少固定液在外部的滴落,并在取出后能即使将试管进行密封,减少甲醛的挥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在病理取出前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固定液与病理进行离心分离,减少取出时固定液的滴落,且取出过程时间较短,能及时将试管密封,减少甲醛的挥发,减少甲醛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医护人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包括试管主体及与试管主体适配的瓶塞,还包括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限位板、抽拉杆及标本放置盒;所述抽拉杆贯穿所述瓶塞的上下两端,所述抽拉杆与所述标本放置盒可拆卸连接,所述标本放置盒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标本放置盒包括盒体及盒盖,所述盒体与盒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下方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上方设有螺纹柱,所述抽拉杆的底部内侧设有与螺纹柱适配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设有内圈与所述抽拉杆贴合、外圈与所述盒盖外径相同的吸水棉。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形,所述瓶塞的顶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并与所述限位板的侧面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设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瓶塞与所述抽拉杆接触的部分设有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病理保存试管,将标本放在网状结构的标本放置盒中,并浸泡在试管中的固定液中,对标本进行浸泡保存,在标本取出时,向上拉动抽拉杆,将标本放置盒拉至离开固定液表面,固定液从网状结构中分离出来,减少直接取出时导致的固定液的滴落;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病理保存试管,可以通过旋转抽拉杆,使固定液离心运动,加快固定液与标本的分离,且盒体的底面为弧形,也能加快分离速度;

3、本实用新型的病理保存试管,限位板为圆柱形结构,在浸泡时,限位板的侧面插入凹槽中,对瓶塞的顶部进行密封,减少固定液的挥发;

4、本实用新型的病理保存试管,在瓶塞的底面设置吸水棉,当抽拉杆向上抽拉时,吸水棉能将抽拉杆上的固定液吸收,避免抽拉时固定液随抽拉杆进入外界空气中,当抽拉杆抽拉到最顶端时,盒盖对吸水棉进行挤压,吸附在吸水棉上的固定液被挤出,减少标本取出时固定液从吸水棉中的挥发量;

5、本实用新型的病理保存试管,抽拉杆与标本放置盒采用螺纹的方式连接,取标本时,可以先将标本放置盒取出,并及时的用瓶塞将试管主体密封,避免由于一些标本具有粘附性导致的取出时间较长、试管主体敞口导致的气体的挥发。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瓶塞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及抽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标本放置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管主体,2-标本放置盒,3-抽拉杆,4-瓶塞,5-限位板,6-凹槽,7-吸水棉,8-提手,9-螺纹柱,10-盒盖,11-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用于在病理标本取出后进行标本的浸泡及保存。其包括试管主体1、瓶塞4及分离装置,瓶塞4对试管主体1进行密封,分离装置可在瓶塞4中进行抽拉,实现标本在固定液中的浸泡或者与固定液的分离,减少标本取出时液体的挥发。

如图2-4所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限位板5、抽拉杆3及标本放置盒2,其中,标本放置盒2为网状结构,抽拉杆3贯穿所述瓶塞4的上下两端可带动标本放置盒2的上下移动。在对标本进行浸泡保存时,将标本放在标本放置盒2的盒体11中,拧上盒盖10,并通过螺纹柱9将标本放置盒2拧在抽拉杆3的底部,在试管主体1中加入福尔马林固定液,将瓶塞4塞住试管主体1,标本便浸泡在固定液中,实现标本的保存。由于限位板5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瓶塞4的顶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并与限位板5的侧面适配的凹槽6,因此,在标本的保存过程中,限位板5能对抽拉杆3及瓶塞4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挥发气体从缝隙中流出。

在标本取出取出时,可通过拉动提手8,使抽拉杆3向上移动,标本放置盒2中的固定液流出,盒体11底部的弧形结构能够加快固定液流出的时间。在拉动的过程中,抽拉杆3上沾有的固定液会被瓶塞4下端的吸水棉7吸附,因此,拉出部分的抽拉杆3不会带有固定液,减少固定液进行外界空气的量。将标本放置盒2拉动至最顶端,由于吸水棉7的外圈与盒盖10的外径相同,盒盖10又可以将吸水棉7吸附的固定液挤压出来,减少瓶塞4打开后固定液从吸水棉7中的挥发量;再向下推动抽拉杆3,使标本放置盒2的盒盖10与吸水棉7分离,旋转限位板5,带动标本放置盒2转动,使标本上的固定液做离心运动,与标本分离。由于分离完毕后标本可能不能及时的取出、检测,因此分离完毕后也可以将分离装置静置,瓶塞4与抽拉杆3接触的部分设有橡胶圈,静置时可以保证抽拉杆3不会下滑,避免标本放置盒2再次浸入固定液中。

在样本取出时,瓶塞4与试管主体1长时间的分离会导致有毒气体的大量挥发,因此,为避免固定液的长时间暴露,需尽快将试管主体1进行密封,因此,抽拉杆3与标本放置盒2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即在标本放置盒2的盒盖10上设有螺纹柱9,抽拉杆3的底部内侧设有与螺纹柱9适配的螺纹。取出样本时,打开瓶塞4,将标本放置盒2从抽拉杆3上拧下后,立即将瓶塞4塞住试管主体1,减少固定液暴露的时间,再将标本从标本放置盒2中取出,进行检测。

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试管主体及与试管主体适配的瓶塞,还包括分离装置;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限位板、抽拉杆及标本放置盒;所述抽拉杆贯穿所述瓶塞的上下两端,所述抽拉杆与所述标本放置盒可拆卸连接,所述标本放置盒为网状结构;

所述标本放置盒包括盒体及盒盖,所述盒体与盒盖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底部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上方设有螺纹柱,所述抽拉杆的底部内侧设有与螺纹柱适配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设有内圈与所述抽拉杆贴合、外圈与所述盒盖外径相同的吸水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形,所述瓶塞的顶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并与所述限位板的侧面适配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设有提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与所述抽拉杆接触的部分设有橡胶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有毒气体泄露病理保存试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试管主体及与试管主体适配的瓶塞,还包括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限位板、抽拉杆及标本放置盒;所述抽拉杆贯穿所述瓶塞的上下两端,所述抽拉杆与所述标本放置盒可拆卸连接,所述标本放置盒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病理保存试管,在病理取出前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固定液与病理进行离心分离,减少取出时固定液的滴落,且取出过程时间较短,能及时将试管密封,减少甲醛的挥发,减少甲醛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医护人员的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宏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