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离心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10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管,具体涉及一种分散离心管。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离心分离是经常用到的操作。实验室分析过程中所用的离心管多为标准样式,主要是圆筒形管体和与管体配合的离心管帽。离心时,将待离心的物料装入离心管中,盖上离心管帽,置于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操作,进而达到物料的分离过程。

离心管广泛应用于分析检测的样品处理过程,利用离心管对液-液样品进行混合,对固-液样品进行分散混匀,对固-液悬浮物进行固液分离。目前,对离心管的密封性要求较高,离心管在液-液或固-液混合均需要借助5-10min的长时间漩涡振荡,还存在混匀程度不佳,无法达到所有成分均一分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分散效率高的分散离心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散离心管,其包括管体以及用于扣合管体上端开口的密封盖;管体的内壁均匀间隔布置有呈圆台状的分散凸,且分散凸的顶部设置为弧状结构;管体上端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在密封盖上设置有橡胶凸块,橡胶凸块的外壁与密封盖盖环之间留有间隙,且在橡胶凸块的外周以及盖环的内侧也设置有螺纹结构。

进一步地,密封盖上、位于橡胶凸块与盖环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形密封环。

进一步地,管体的外壁上、位于螺纹结构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一安装凸,安装凸的中部由上至下挖设有一置放槽,密封盖的上端设置有盖块,盖块呈“7”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置放槽的下端未贯穿安装凸,在置放槽的下端设置有一磁片,并在盖块的自由端对应设置有用于与磁片相吸附的铁片。

进一步地,密封盖的外侧环设有一用于容置加强箍的凹环,凹环与密封盖下端之间的距离为橡胶凸块高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管体为聚丙烯管体,且管体的底部呈圆锥状或圆弧状。

进一步地,分散凸的材质与管体的材质一致,且分散凸与管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分散凸的直径为1mm~2mm,分散凸的高为0.2mm~0.5mm,且相邻两个分散凸的间距为3mm~4mm。

进一步地,多个分散凸环形分布在管体的内壁上,且分布面宽1cm~2cm。

进一步地,多个分散凸均匀分布在管体内壁且距管体底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分散离心管通过对管体内壁分散凸的结构设计与布置,以及对密封盖结构的改进,和密封盖与管体的双层旋接方式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其使用的分散性能与密封性能,降低了溶液的混合时间,提高了使用效率。其在连接的端面和径面处均实现了密封效果,且还可配合凹环与加强箍,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同时,通过对安装凸与盖块的设置,可对密封盖进行收纳,减少密封盖随意放置,导致其丢失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分散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分散离心管的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分散离心管的密封盖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分散离心管的安装凸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给出了分散离心管的分散凸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体;11、安装凸;111、置放槽;1111、磁片;2、密封盖;21、盖环;22、盖块;221、铁片;23、凹环;3、分散凸;4、橡胶凸块;5、密封环;6、加强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

针对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散性能和密封性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散离心管,参见图1和图5,该分散离心管包括管体1以及密封盖2,密封盖2用于扣合管体1上端开口。

其管体1为聚丙烯管体1,具备耐高温、耐磨损、耐酸碱性能,且将管体1的底部呈圆锥状或圆弧状。

在本申请设计中,在管体1的内壁均匀间隔布置有呈圆台状的分散凸3,且分散凸3的顶部设置为弧状结构,呈柔性过渡连接。

且可优选多个分散凸3环形分布在管体1的内壁上,且分布面宽1cm~2cm,并且多个分散凸3均匀分布在管体1内壁且距管体1底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位置处。

在漩涡振荡器的作用下,利用管体1中部的圆台状分散凸3可快速混匀溶液,分散聚成团的沉淀物,其替代了经典离心管长时间漩涡操作,降低了溶液混合时间,提高了沉淀物的分散效率。

同时,还可优选分散凸3的材质与管体1的材质一致,且分散凸3与管体1一体成型。并令分散凸3的直径为1mm~2mm,分散凸3的高为0.2mm~0.5mm,且相邻两个分散凸3的间距为3mm~4mm。

该离心分散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离心管在液液、液固混合均质不佳的问题,利用分散凸3快速混合,改善了传统离心管的长时间漩涡振荡,加快离心管内物质的混匀,减少了漩涡时间,有利于推广应用。

并且,在管体1上端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密封盖2与管体1采用螺纹式连接的方式,连接快速牢固。

参见图2和图3,在密封盖2上设置有橡胶凸块4,且橡胶凸块4的外壁与密封盖2盖环21之间留有间隙,且任意位置处的间隙宽度相等,且等于或略大于管体1的管壁厚度。当然,在橡胶凸块4的外周以及盖环21的内侧也设置有螺纹结构。

在具体实施中,在扣合密封盖2时,将管体1的管壁插入橡胶凸块4的外壁与密封盖2盖环21之间的间隙内。

接着,旋转密封盖2,盖环21内侧的螺纹结构与管体1外壁的螺纹结构配合,橡胶凸块4外周的螺纹结构与管体1内壁的螺纹结构配合,将密封盖2牢牢的旋紧在管体1上。

其采用双层螺纹旋接的方式,内部采用橡胶凸块4的旋接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

同时,还可在密封盖2上、位于橡胶凸块4与盖环21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形密封环5。其中,橡胶凸块4和密封环5均采用耐高温、耐磨损、耐酸碱的材质。

在旋接到位后,管体1的上端与密封环5进行抵触,通过对其结构的设计,使得在连接的端面和径面处均实现了密封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该离心管扣合的密封性能。

当然,还可在密封盖2的外侧环设有一凹环23,凹环23用于容置加强箍6;其中,加强箍6可采用为可松式尼龙扎带的方式,且由于可松式尼龙扎带在市面上已有出售,其结构已被公开,已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对其结构做出限制与赘述。

在实际操作中,在将密封盖2旋接扣合在管体1上后,可拉紧加强箍6,使得盖环21与管体1外壁,以及橡胶凸块4与管体1内壁之间受压紧紧接触;并且令凹环23与密封盖2下端之间的距离为橡胶凸块4高度的三分之一,提高受压接触紧合度,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参见图4,还可优选地,在管体1的外壁上、位于螺纹结构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一安装凸11,安装凸11的中部由上至下挖设有一置放槽111,密封盖2的上端设置有盖块22,盖块22呈“7”字形结构。

在打开密封盖2后,可将密封盖2上的盖块22插套在安装凸11内,完成对密封盖2的方式收纳,减少密封盖2随意放置,导致其丢失的情况。

当然,为了提高放置的稳定性,还可令置放槽111的下端未贯穿安装凸11,在置放槽111的下端设置有一磁片1111,并在盖块22的自由端对应设置有铁片221,用于与磁片1111相吸附,进而完成对密封盖2有效的放置。

在以上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散离心管,包括管体(1)以及用于扣合所述管体(1)上端开口的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壁均匀间隔布置有呈圆台状的分散凸(3),且分散凸(3)的顶部设置为弧状结构;所述管体(1)上端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在密封盖(2)上设置有橡胶凸块(4),橡胶凸块(4)的外壁与密封盖(2)盖环(21)之间留有间隙,且在橡胶凸块(4)的外周以及盖环(21)的内侧也设置有螺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上、位于所述橡胶凸块(4)与盖环(21)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形密封环(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位于螺纹结构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一安装凸(11),所述安装凸(11)的中部由上至下挖设有一置放槽(111),所述密封盖(2)的上端设置有盖块(22),所述盖块(22)呈“7”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槽(111)的下端未贯穿所述安装凸(11),在置放槽(111)的下端设置有一磁片(1111),并在盖块(22)的自由端对应设置有用于与磁片(1111)相吸附的铁片(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的外侧环设有一用于容置加强箍(6)的凹环(23),所述凹环(23)与密封盖(2)下端之间的距离为橡胶凸块(4)高度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为聚丙烯管体,且所述管体(1)的底部呈圆锥状或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凸(3)的材质与管体(1)的材质一致,且所述分散凸(3)与管体(1)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凸(3)的直径为1mm~2mm,所述分散凸(3)的高为0.2mm~0.5mm,且相邻两个所述分散凸(3)的间距为3mm~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散凸(3)环形分布在管体(1)的内壁上,且分布面宽1cm~2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散凸(3)均匀分布在管体(1)内壁且距管体(1)底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散离心管,其包括管体以及用于扣合管体上端开口的密封盖;管体的内壁均匀间隔布置有呈圆台状的分散凸,且分散凸的顶部设置为弧状结构;管体上端的内、外壁上均设置有螺纹结构,在密封盖上设置有橡胶凸块,橡胶凸块的外壁与密封盖盖环之间留有间隙,且在橡胶凸块的外周以及盖环的内侧也设置有螺纹结构。该分散离心管结构新颖,极大地提高了离心管的密封性能和沉淀物的分散效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易治鑫;李苗;徐进;何金岚;杨崟歆;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巴中市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