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力维修时,由于电力设备安装的高度较高,工作人员往往会借助施工平台来对需要检修的设备进行检修。现有的施工平台,虽然具备高度调节功能,但是当工作人员站立在施工台上时,升降机构在工作的瞬间会使得施工台上站立的工作人员站立不稳,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设计出一种带减震功能的施工平台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包括底座、支撑杆、升降板、施工台、轮子、升降机构以及减震机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对称设有多个便于移动的轮子,且底座的上方前后侧均对称设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上分别滑动设有升降板和施工台的四端,且底座通过升降机构与升降板相连;所述升降板通过减震机构与施工台相连;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左减震杆、右减震杆、左滑动块、右滑动块以及减震弹簧;所述施工台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左右两侧滑动设有左滑动块和右滑动块;所述左滑动块和右滑动块之间通过减震弹簧相连,且左滑动块和右滑动块的下端分别与左减震杆和右减震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左减震杆和右减震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上端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丝杆、左套筒、右套筒、左升降杆以及右升降杆;所述转动丝杆转动设置在固定于底座上方的两个侧板之间,且转动丝杆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滑槽;所述转动丝杆的左右螺纹滑槽分别与左套筒和右套筒配合;所述左套筒和右套筒的上端分别与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左升降杆和右升降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升降板底部的凸起上;驱动所述转动丝杆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侧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底座和升降板之间;多个所述转动丝杆通过皮带相连,且相邻两个所述左套筒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右套筒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升降板和施工台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侧板上,且转动端转动穿过侧板,并与转动丝杆的一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子为自锁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施工台的外侧还设有用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围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升降机构,能够使得施工台在升降时更加稳定;通过设置多个减震机构,工作人员站立在施工台上时,不会因瞬时升降导致站立不稳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中转动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升降板、4-施工台、5-左减震杆、6-右减震杆、7-左滑动块、8-右滑动块、9-减震弹簧、10-侧板、11-转动丝杆、12-左套筒、13-右套筒、14-左升降杆、15-右升降杆、16-皮带、17-驱动电机、18-围栏、19-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包括底座1、支撑杆2、升降板3、施工台4、轮子19、升降机构以及减震机构;所述底座1的底部对称设有多个便于移动的轮子19,且底座1的上方前后侧均对称设有支撑杆2;四个所述支撑杆2上分别滑动设有升降板3和施工台4的四端,且底座1通过升降机构与升降板3相连;所述升降板3通过减震机构与施工台4相连;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左减震杆5、右减震杆6、左滑动块7、右滑动块8以及减震弹簧9;所述施工台4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左右两侧滑动设有左滑动块7和右滑动块8;所述左滑动块7和右滑动块8之间通过减震弹簧9相连,且左滑动块7和右滑动块8的下端分别与左减震杆5和右减震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左减震杆5和右减震杆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3上端的左右两侧;这样设置,当升降机构推动升降板3进行升降时,通过左减震杆5、右减震杆6、左滑动块7、右滑动块8以及减震弹簧9的配合,使得施工台4缓慢进行升降,从而使得站立在施工台4上的工作人员不会因瞬时升降而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丝杆11、左套筒12、右套筒13、左升降杆14以及右升降杆15;所述转动丝杆11转动设置在固定于底座1上方的两个侧板10之间,且转动丝杆1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滑槽;所述转动丝杆11的左右螺纹滑槽分别与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配合;所述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的上端分别与左升降杆14和右升降杆15的一端铰接;所述左升降杆14和右升降杆1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升降板3底部的凸起上;驱动所述转动丝杆11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侧板10上。
为了使得施工台4在升降时更加稳定,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底座1和升降板3之间;多个所述转动丝杆11通过皮带16相连,且相邻两个所述左套筒12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右套筒13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升降板3和施工台4之间。
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固定在侧板10上,且转动端转动穿过侧板10,并与转动丝杆11的一端相连;这样设置,当驱动电机17工作时,带动转动丝杆11转动,从而通过皮带16带动多个转动丝杆11同向转动,从而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相互靠近,并带动左升降杆14和右升降杆15向上摆动,从而通过升降板3带动施工台4向上运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驱动电机17工作时,带动转动丝杆11转动,从而通过皮带16带动多个转动丝杆11同向转动,从而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相互靠近,并带动左升降杆14和右升降杆15向上摆动,从而通过升降板3带动施工台4向上运动。当升降机构推动升降板3进行升降时,通过左减震杆5、右减震杆6、左滑动块7、右滑动块8以及减震弹簧9的配合,使得施工台4缓慢进行升降,从而使得站立在施工台4上的工作人员不会因瞬时升降而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为:为了便于固定装置,所述轮子19为自锁万向轮。
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在施工台4上工作时踩空,所述施工台4的外侧还设有用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围栏18。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1.一种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杆(2)、升降板(3)、施工台(4)、轮子(19)、升降机构以及减震机构;所述底座(1)的底部对称设有多个便于移动的轮子(19),且底座(1)的上方前后侧均对称设有支撑杆(2);四个所述支撑杆(2)上分别滑动设有升降板(3)和施工台(4)的四端,且底座(1)通过升降机构与升降板(3)相连;所述升降板(3)通过减震机构与施工台(4)相连;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左减震杆(5)、右减震杆(6)、左滑动块(7)、右滑动块(8)以及减震弹簧(9);所述施工台(4)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左右两侧滑动设有左滑动块(7)和右滑动块(8);所述左滑动块(7)和右滑动块(8)之间通过减震弹簧(9)相连,且左滑动块(7)和右滑动块(8)的下端分别与左减震杆(5)和右减震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左减震杆(5)和右减震杆(6)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升降板(3)上端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丝杆(11)、左套筒(12)、右套筒(13)、左升降杆(14)以及右升降杆(15);所述转动丝杆(11)转动设置在固定于底座(1)上方的两个侧板(10)之间,且转动丝杆(1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滑槽;所述转动丝杆(11)的左右螺纹滑槽分别与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配合;所述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的上端分别与左升降杆(14)和右升降杆(15)的一端铰接;所述左升降杆(14)和右升降杆(1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升降板(3)底部的凸起上;驱动所述转动丝杆(11)转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侧板(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底座(1)和升降板(3)之间;多个所述转动丝杆(11)通过皮带(16)相连,且相邻两个所述左套筒(12)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右套筒(13)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等距分布在升降板(3)和施工台(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固定在侧板(10)上,且转动端转动穿过侧板(10),并与转动丝杆(11)的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19)为自锁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台(4)的外侧还设有用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围栏(18)。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