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反应釜在每次使用之后,如果不对反应釜进行清洗的话,就会影响到下次的使用,但是由于反应釜多为密封状态,大多数反应釜都是通过注入清水进行冲洗,可是反应釜内壁上黏上的原料或沉淀物却不能冲掉,所达到的清洗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伸缩管;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伸缩管的底部与反应釜主体进行贯通连接;清洗结构,所述清洗结构位于反应釜主体的内部,所述清洗结构包括转动辊、第一转动电机、搅拌杆和清洗辊,所述反应釜主体内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辊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的外周均匀的固定设置有搅拌杆;振动结构,所述振动结构位于反应釜主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套接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清洗辊,且所述清洗辊与反应釜主体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与外壳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下料管底部的一侧还螺纹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振动结构包括孔槽、齿条、第二转动电机和齿轮,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孔槽,且所述孔槽内的两侧分别等距的固定设置有齿条。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外壳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输出端的贯穿端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孔槽两侧的齿条进行啮合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孔槽、齿条、第二转动电机和齿轮分别为对称且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内设有反应釜主体,可以通过下料管向反应釜主体内注入反应所需的原料,还可以在反应完成之后向反应釜主体内注入清洗液,然后在反应釜主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孔槽,孔槽内的两侧分别等距的固定设有齿条,再在外壳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再在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齿轮,该齿轮的外周只设有部分的齿块,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只能与其中一侧的齿条进行啮合,所以通过第二转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就可以带动反应釜主体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反应釜主体产生振动,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还可以提高清洗效果;
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在反应釜主体的上方设有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底部固定设有转动辊,还在转动辊的外周均匀的固定设置有搅拌杆,通过第一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辊转动可以带动搅拌杆对反应釜主体内的原料或清洗液进行搅拌,并且在转动辊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套接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再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清洗辊,在转动辊转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动清洗辊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反应釜主体的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打开下料管就能将反应釜主体内的清洗液排放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中:1-外壳;101-进料斗;102-伸缩管;2-反应釜主体;201-下料管;202-阀门;3-转动辊;301-第一转动电机;302-搅拌杆;4-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6-清洗辊;7-孔槽;701-齿条;8-第二转动电机;9-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料斗101,所述进料斗1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伸缩管102;反应釜主体2,所述反应釜主体2位于外壳1的内部,所述伸缩管102的底部与反应釜主体2进行贯通连接;清洗结构,所述清洗结构位于反应釜主体2的内部,所述清洗结构包括转动辊3、第一转动电机301、搅拌杆302和清洗辊6,所述反应釜主体2内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辊3,所述反应釜主体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301,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01的输出端与转动辊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3的外周均匀的固定设置有搅拌杆302;振动结构,所述振动结构位于反应釜主体2的两侧。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动辊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套接有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所述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之间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清洗辊6,且所述清洗辊6与反应釜主体2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在转动辊3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清洗辊6将反应釜主体2内壁上黏的原料和沉淀物刮下来。
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反应釜主体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料管201,所述下料管201与外壳1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下料管201底部的一侧还螺纹安装有阀门202,通过转动阀门202可以打开下料管201,能够将清洗后的清洗液排放出来。
参考图3所示,所述振动结构包括孔槽7、齿条701、第二转动电机8和齿轮9,所述反应釜主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孔槽7,且所述孔槽7内的两侧分别等距的固定设置有齿条701,通过第二转动电机8带动齿轮9转动,就能带动反应釜主体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反应釜主体2产生振动,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还可以提高清洗效果。
参考1和图3所示,所述外壳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8,所述第二转动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8输出端的贯穿端固定套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分别与孔槽7两侧的齿条701进行啮合连接,该齿轮9的外周只设有部分的齿块,在齿轮9转动的过程中只能与其中一侧的齿条701进行啮合。
参考图1所示,两组所述孔槽7、齿条701、第二转动电机8和齿轮9分别为对称且平行设置,能够使反应釜主体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振动的效果。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1内设有反应釜主体2,可以通过下料管201向反应釜主体2内注入反应所需的原料,还可以在反应完成之后向反应釜主体2内注入清洗液,然后在反应釜主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孔槽7,孔槽7内的两侧分别等距的固定设有齿条701,再在外壳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8,再在第二转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齿轮9,该齿轮9的外周只设有部分的齿块,在齿轮9转动的过程中只能与其中一侧的齿条701进行啮合,所以通过第二转动电机8带动齿轮9转动就可以带动反应釜主体2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反应釜主体2产生振动,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还可以提高清洗效果;同时还在反应釜主体2的上方设有第一转动电机301,第一转动电机301的输出端底部固定设有转动辊3,还在转动辊3的外周均匀的固定设置有搅拌杆302,通过第一转动电机301带动转动辊3转动可以带动搅拌杆302对反应釜主体2内的原料或清洗液进行搅拌,并且在转动辊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套接有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再在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之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清洗辊6,在转动辊3转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动清洗辊6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反应釜主体2的内壁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打开下料管201就能将反应釜主体2内的清洗液排放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料斗(101),所述进料斗(10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伸缩管(102);
反应釜主体(2),所述反应釜主体(2)位于外壳(1)的内部,所述伸缩管(102)的底部与反应釜主体(2)进行贯通连接;
清洗结构,所述清洗结构位于反应釜主体(2)的内部,所述清洗结构包括转动辊(3)、第一转动电机(301)、搅拌杆(302)和清洗辊(6),所述反应釜主体(2)内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辊(3),所述反应釜主体(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301),所述第一转动电机(301)的输出端与转动辊(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3)的外周均匀的固定设置有搅拌杆(302);
振动结构,所述振动结构位于反应釜主体(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套接有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所述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之间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清洗辊(6),且所述清洗辊(6)与反应釜主体(2)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料管(201),所述下料管(201)与外壳(1)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下料管(201)底部的一侧还螺纹安装有阀门(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结构包括孔槽(7)、齿条(701)、第二转动电机(8)和齿轮(9),所述反应釜主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孔槽(7),且所述孔槽(7)内的两侧分别等距的固定设置有齿条(7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电机(8),所述第二转动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8)输出端的贯穿端固定套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分别与孔槽(7)两侧的齿条(701)进行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孔槽(7)、齿条(701)、第二转动电机(8)和齿轮(9)分别为对称且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