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14  418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药行业中,药液占药品的比例较大,药液包含各种用于提供营养、杀毒消菌的离子溶液与有机溶液等,药液生产包装时需要将药液定量灌装到相应的瓶体内,以方便进行后续的运输和使用。现有技术中,单独的灌装的流水线生产效率较低,瓶体在输送过程中易倾覆,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而且完成灌装封装的瓶体位置散乱不齐,影响后续的包装成箱,需要工作人员的辅助进行排放安置,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装置能够提高灌装的生产效率,可以为灌装提供良好的密封无菌条件,收集瓶体整齐。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装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转盘、灌装平台、工作带和收集平台,转盘与工作带之间设有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外沿安装有第一分度盘,第二输送通道外沿安装有第二分度盘,灌装平台设置在工作带一侧,灌装平台上安装有液箱与驱动总成,液箱通过管道连接有两组灌装组件,灌装组件主要由软管、灌装阀和注射器组成,灌装阀通过软管与注射器连通,驱动总成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底部固定连接注射器,工作带两侧设有两个封装机,工作带的尾部区域通过对称设置的导板设置为集瓶区,集瓶区内设有挡板一与挡板二,挡板一固定连接有电缸一,挡板二固定连接有电缸二,收集平台安装在工作带的输出口处,收集平台内滑动连接有与工作带平行设置的滑动板,滑动板固定连接有电缸三,电缸一、电缸二和电缸三均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上设有多个操作口,操作口上安装有弹性手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的输入口管道均与转盘的盘边相切,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的输出口管道均设置在工作带上,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底部均设有与输送通道方向一致的传送带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分度盘与第二分度盘的外边均设有与瓶体尺寸匹配且呈环形分布的凹面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转盘、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和工作带外边均设置为用于瓶体限位的凸缘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灌装组件包含有至少四根软管以及四个与软管连通的注射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带上设有沿其传送方向延伸的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液箱设置在灌装平台的高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与转盘顶面区域连通的两条输送通道来输送更多的瓶体进行灌装,配合两组灌装组件,提高了灌装的生产效率,而且结构紧凑;

(2):通过第一分度盘与第二分度盘实现对瓶体的有序排列,瓶体之间可以保持合理的间距,为灌装组件与驱动总成提供相应的工位;

(3):设置在转盘、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和工作带外边的凸缘结构可以对瓶体进行限位与保护,有效防止瓶体在输送过程中的倾覆;

(4):工作带上的隔板有效隔离两条输送通道输送的瓶体,设置的至少四根软管以及与软管连通的四个注射器能够提升装置的灌装输出量,配合灌装组件与驱动总成完成对瓶体的灌装;

(5):通过控制模块与收集平台的配合来实现瓶体的收集,集瓶区上的导板对工作带输送的瓶体进行引流导向,通过控制模块调控电缸一、电缸二和电缸三,由电缸一驱动挡板一,电缸二驱动挡板二,电缸三驱动滑动板,完成对瓶体的整齐收集,装置反应快速,收集性能优越;

(6):通过操作口中的弹性手套可以对灌装生产线进行合理的调控,有效应对突发状况,保证灌装装置的稳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灌装平台主视图。

图中标记:1-箱体;110-操作口;111-弹性手套;2-转盘;3-第一输送通道;4-第二输送通道;5-第一分度盘;6-第一分度盘;7-灌装平台;8-液箱;9-灌装组件;10-软管;11-灌装阀;12-注射器;13-驱动总成;14-固定件;15-工作带;16-封装机;17-集瓶区;18-导板;19-挡板一;20-电缸一;21-挡板二;22-电缸二;23-收集平台;24-电缸三;25-滑动板;26-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与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装装置,包括箱体1,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转盘2、灌装平台7、工作带15和收集平台23,转盘2与工作带15之间设有第一输送通道3与第二输送通道4,第一输送通道3与第二输送通道4的输入口管道均与转盘2的盘边相切,第一输送通道3与第二输送通道4的输出口管道均设置在工作带15上,第一输送通道3与第二输送通道4底部均设有与输送通道方向一致的传送带组,通过与转盘2顶面区域连通的两条输送通道来输送更多的瓶体进行灌装,配合两组灌装组件9,提高了灌装的生产效率,而且结构紧凑,第一输送通道3外沿安装有第一分度盘5,第二输送通道4外沿安装有第二分度盘6,第一分度盘5与第二分度盘6的外边均设有与瓶体尺寸匹配且呈环形分布的凹面弧,通过第一分度盘5与第二分度盘6实现对瓶体的有序排列,瓶体之间可以保持合理的间距,为灌装组件9与驱动总成13提供相应的工位;灌装平台7设置在工作带15一侧,灌装平台7上安装有液箱8与驱动总成13,液箱8设置在灌装平台7的高位,液箱8通过管道连接有两组灌装组件9,灌装组件9主要由软管10、灌装阀11和注射器12组成,灌装阀11通过软管10与注射器12连通,驱动总成13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4,固定件14底部固定连接注射器12,灌装组件9包含有至少四根软管10以及四个与软管10连通的注射器12,提升装置的灌装输出量,工作带15两侧设有两个封装机16,转盘2、第一输送通道3、第二输送通道4和工作带15外边均设置为用于瓶体限位的凸缘结构,凸缘结构可以对瓶体进行限位与保护,有效防止瓶体在输送过程中的倾覆。工作带15上设有沿其传送方向延伸的隔板,隔板有效隔离两条输送通道输送的瓶体;工作带15的尾部区域通过对称设置的导板18设置为集瓶区17,集瓶区17内设有挡板一19与挡板二21,挡板一19固定连接有电缸一20,挡板二21固定连接有电缸二22,收集平台23安装在工作带15的输出口处,收集平台23内滑动连接有与工作带15平行设置的滑动板25,滑动板25固定连接有电缸三24,电缸一20、电缸二22和电缸三24均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26。

参见图1与图2,箱体1上设有多个操作口110,操作口110上安装有弹性手套111,通过操作口110中的弹性手套111可以对灌装生产线进行合理的调控,有效应对突发状况,保证灌装装置的稳定生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将瓶体安放在转盘2顶部区域,瓶体在离心力作用下移动到转盘2边缘位置,从与转盘2连通的第一输送通道3和第二输送通道4进入工作带15上,第一分度盘5和第二分度盘6分别对第一输送通道3和第二输送通道4内的瓶体进行排列定位,有序排列的瓶体随工作带15输送至灌装区域,驱动总成13将固定件14移动到瓶口正上方,并且使注射器12的注射口进入瓶体内,与液箱8连通的灌装阀11进行定量灌装,液箱8内的溶液流经软管10与注射器12注射入瓶体,驱动总成13驱动固定件14的移动,固定件14与工作带15上的瓶体保持相对静止,灌装完成后,驱动总成13将固定件14移开,进行下一次的灌装动作,瓶体随工作带15输送进入封装机16内进行封盖,封盖完成后,导板18对瓶体进行导向,将两组瓶体引流至集瓶区17内,集瓶时,挡板一19处于集瓶区17外,挡板二21处于集瓶区17内,对瓶体进行限位;收集时,由控制模块26控制电缸一20带动挡板一19进入集瓶区17,挡住瓶体,控制电缸二22带动挡板二离开集瓶区17,工作带15将集瓶区17内瓶体输送至收集平台23上,再由控制模块26控制电缸三24带动滑动板25将瓶体推离工作带15卸瓶口下游位置,通过灌装装置的连续工作,这样收集平台23上就得到排列整齐的瓶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灌装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转盘(2)、灌装平台(7)、工作带(15)和收集平台(23),所述转盘(2)与工作带(15)之间设有第一输送通道(3)与第二输送通道(4),所述第一输送通道(3)外沿安装有第一分度盘(5),所述第二输送通道(4)外沿安装有第二分度盘(6),所述灌装平台(7)设置在工作带(15)一侧,所述灌装平台(7)上安装有液箱(8)与驱动总成(13),所述液箱(8)通过管道连接有两组灌装组件(9),所述灌装组件(9)主要由软管(10)、灌装阀(11)和注射器(12)组成,所述灌装阀(11)通过软管(10)与注射器(12)连通,所述驱动总成(13)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4),固定件(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注射器(12),所述工作带(15)两侧设有两个封装机(16),所述工作带(15)的尾部区域通过对称设置的导板(18)设置为集瓶区(17),所述集瓶区(17)内设有挡板一(19)与挡板二(21),所述挡板一(19)固定连接有电缸一(20),所述挡板二(21)固定连接有电缸二(22),收集平台(23)安装在所述工作带(15)的输出口处,所述收集平台(23)内滑动连接有与工作带(15)平行设置的滑动板(25),所述滑动板(25)固定连接有电缸三(24),所述电缸一(20)、电缸二(22)和电缸三(24)均电性连接有控制模块(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多个操作口(110),操作口(110)上安装有弹性手套(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3)与第二输送通道(4)的输入口管道均与转盘(2)的盘边相切,第一输送通道(3)与第二输送通道(4)的输出口管道均设置在工作带(15)上,第一输送通道(3)与第二输送通道(4)底部均设有与输送通道方向一致的传送带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度盘(5)与第二分度盘(6)的外边均设有与瓶体尺寸匹配且呈环形分布的凹面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第一输送通道(3)、第二输送通道(4)和工作带(15)外边均设置为用于瓶体限位的凸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组件(9)包含有至少四根软管(10)以及四个与软管(10)连通的注射器(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带(15)上设有沿其传送方向延伸的隔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8)设置在灌装平台(7)的高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装置,包括箱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转盘、灌装平台、工作带和收集平台,转盘与工作带之间设有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灌装平台上安装有液箱与驱动总成,液箱通过管道连接有两组灌装组件,灌装组件主要由软管、灌装阀和注射器组成,工作带两侧设有两个封装机,工作带的尾部区域通过对称设置的导板设置为集瓶区,收集平台安装在工作带的输出口处,收集平台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固定连接有电缸三。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灌装的生产效率,可以为灌装提供良好的密封无菌条件,收集瓶体整齐,利于后期的包装成箱。

技术研发人员:柳海波;陆群;李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同盟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