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14  419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雾剂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



背景技术:

针对气雾剂的灌装,由于后续需要加压和封头,需要精确的保证灌装量,而现有的灌装机在灌装时,多使用流量阀或液位测量的方式控制灌装量,使用流量阀计量则会造成精确性不足的问题,而使用液位测量的方式进行控制灌装量时,在控制开关的阀门收到控制信号关闭后,会有部分物料在空中移动,此部分物料不在灌装量的统计中,因此依旧会造成灌装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通过在导瓶槽内设置称重传感器,通过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能够进行精确的控料,同时设置电推杆、软管、回收管和接料斗,在灌装头接收到信号停止输送物料时,接料斗能够第一时间回收物料,解决了现有的灌装机的灌装量精确性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包括灌装装置和导瓶装置;

所述导瓶装置包括环形壳,所述环形壳周侧面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进料传送组件和出料传送组件,所述环形壳底面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环形壳底部且固定有导瓶座,所述导瓶座周侧面呈环状均匀开设有若干导瓶槽,所述导瓶槽内底面固定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导瓶槽内固定有若干第一万向滚珠;

所述环形壳与出料传送组件一侧之间设有弧形导流部,所述环形壳顶部且与出料传送组件另一侧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和弧形导流部之间形成通道,所述通道的宽度与导瓶槽的宽度相同;

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灌装桶,所述灌装桶顶部固定有台体,所述台体一侧固定有灌装头,所述灌装桶一侧固定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进水口与灌装桶连通,所述泵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灌装头固定连通;

所述台体靠近环形壳一侧固定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一接料斗,所述灌装桶顶部固定有一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与接料斗之间连通有伸缩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传送组件和出料传送组件的结构特征相同,所述进料传送组件包括u形壳,所述u形壳内底部固定有传送带,所述u形壳内且位于传送带和导瓶座之间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面、传送带顶面和导瓶槽内底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壳内底面呈环状固定有若干第二万向滚珠,所述导瓶座底面固定有环形导槽,所述第二万向滚珠顶部位于环形导槽内部且沿着环形导槽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瓶座底面固定有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若干所述称重传感器和电机均与第一处理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瓶座底面固定有若干红外线接收器,若干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与若干导瓶槽相对,所述环形壳内底面固定有一红外线发射器。

进一步地,所述灌装桶后侧面固定有一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台体后侧面固定有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所述灌装头上设有电动流量开关阀,所述电推杆和电动流量开关阀均与第二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或蓝牙模块与第二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壳底部和u形壳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腿,所述支腿底端固定有垫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瓶槽内设置称重传感器,通过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能够进行精确的控料,同时设置电推杆、软管、回收管和接料斗,在灌装头接收到信号停止输送物料时,接料斗能够第一时间回收物料,从而进一步的控制瓶体内物料量到达设定的范围。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传送组件和连接块能够平稳的将瓶子传输至导瓶槽内,同时通过弧形导流部和弧形导流板的配合能够平稳将瓶子传输至出料传送组件内,通过出料传送组件能够将灌装完毕的瓶子排出,从而保证瓶体运输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的灌装机的灌装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导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瓶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灌装装置,2-导瓶装置,3-进料传送组件,4-出料传送组件,101-灌装桶,102-台体,103-灌装头,104-泵体,105-管道,106-电推杆,107-接料斗,108-回收管,109-伸缩软管,110-进料斗,111-盖体,201-环形壳,202-电机,203-导瓶座,204-导瓶槽,205-称重传感器,206-第一万向滚珠,207-弧形导流部,208-弧形导流板,209-第二万向滚珠,210-环形导槽,211-第一控制装置,212-红外线接收器,213-红外线发射器,214-支腿,301-u形壳,302-传送带,30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包括灌装装置1和导瓶装置2;

导瓶装置2包括环形壳201,环形壳201周侧面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进料传送组件3和出料传送组件4,环形壳201底面固定有一电机202,电机202输出端贯穿环形壳201底部且固定有导瓶座203,导瓶座203周侧面呈环状均匀开设有若干导瓶槽204,导瓶槽204内底面固定有称重传感器205,导瓶槽204内固定有若干第一万向滚珠206;

环形壳201与出料传送组件4一侧之间设有弧形导流部207,环形壳201顶部且与出料传送组件4另一侧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弧形导流板208,弧形导流板208和弧形导流部207之间形成通道,通道的宽度与导瓶槽204的宽度相同;

灌装装置1包括灌装桶101,灌装桶101顶部固定有台体102,台体102一侧固定有灌装头103,灌装桶101一侧固定有泵体104,泵体104的进水口与灌装桶101连通,泵体10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105与灌装头103固定连通;

台体102靠近环形壳201一侧固定有电推杆106,电推杆106的输出端固定有一接料斗107,灌装桶101顶部固定有一回收管108,回收管108与接料斗107之间连通有伸缩软管109。

其中如图1、图3-4和图6所示,进料传送组件3和出料传送组件4的结构特征相同,进料传送组件3包括u形壳301,u形壳301内底部固定有传送带302,u形壳301内且位于传送带302和导瓶座203之间固定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顶面、传送带302顶面和导瓶槽204内底面平齐。

其中如图5-7所示,环形壳201内底面呈环状固定有若干第二万向滚珠209,导瓶座203底面固定有环形导槽210,第二万向滚珠209顶部位于环形导槽210内部且沿着环形导槽210滚动。

其中如图7所示,导瓶座203底面固定有第一控制装置211,第一控制装置211包括第一处理器,若干称重传感器205和电机202均与第一处理器电性连接。

其中如图5所示,导瓶座203底面固定有若干红外线接收器212,若干红外线接收器212分别与若干导瓶槽204相对,环形壳201内底面固定有一红外线发射器213。

其中如图1所示,灌装桶101后侧面固定有一进料斗110,进料斗110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盖体111。

其中,台体102后侧面固定有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灌装头103上设有电动流量开关阀,电推杆106和电动流量开关阀均与第二处理器电性连接,第一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或蓝牙模块与第二处理器连接。

其中如图1、图4和图6所示,环形壳201底部和u形壳301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腿214,支腿214底端固定有垫块。

其中,可在灌装头103外侧面倾斜的设置挡料壳,能够收集或挡住接料斗107移动过程喷撞物料造成的液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瓶子通过进料传送组件3依次传输至导瓶座203上的导瓶槽204内,随着电机202的运行带有瓶子的导瓶槽204移动至灌装头103正下方,且瓶子的瓶口与灌装头103出料口同心,且红外线接收器212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213发射的红外线,并将信号传输至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控制电机202停止运行,同时向第二处理器发射信号,第二处理器接收到信号并控制电推杆106收缩带动接料斗107远离灌装头103,并控制灌装头103运行进行灌装处理,称重传感器205检测瓶子的重量,当重量到达设定值时,第一处理器控制电机202运行使下一个瓶子移动至灌装头103正下方,同时第一处理器向第二处理器发射信号,第二处理器控制电动流量开关阀关闭并控制电推杆106立即并快速的伸出,使接料斗107快速移动至灌装头103的出料口下方将落下的物料回收至灌装桶101内,灌装完毕的瓶子通过通道的导向并通过出料传送组件4排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包括灌装装置(1)和导瓶装置(2),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瓶装置(2)包括环形壳(201),所述环形壳(201)周侧面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进料传送组件(3)和出料传送组件(4),所述环形壳(201)底面固定有一电机(202),所述电机(202)输出端贯穿环形壳(201)底部且固定有导瓶座(203),所述导瓶座(203)周侧面呈环状均匀开设有若干导瓶槽(204),所述导瓶槽(204)内底面固定有称重传感器(205),所述导瓶槽(204)内固定有若干第一万向滚珠(206);

所述环形壳(201)与出料传送组件(4)一侧之间设有弧形导流部(207),所述环形壳(201)顶部且与出料传送组件(4)另一侧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弧形导流板(208),所述弧形导流板(208)和弧形导流部(207)之间形成通道,所述通道的宽度与导瓶槽(204)的宽度相同;

所述灌装装置(1)包括灌装桶(101),所述灌装桶(101)顶部固定有台体(102),所述台体(102)一侧固定有灌装头(103),所述灌装桶(101)一侧固定有泵体(104),所述泵体(104)的进水口与灌装桶(101)连通,所述泵体(10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105)与灌装头(103)固定连通;

所述台体(102)靠近环形壳(201)一侧固定有电推杆(106),所述电推杆(106)的输出端固定有一接料斗(107),所述灌装桶(101)顶部固定有一回收管(108),所述回收管(108)与接料斗(107)之间连通有伸缩软管(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传送组件(3)和出料传送组件(4)的结构特征相同,所述进料传送组件(3)包括u形壳(301),所述u形壳(301)内底部固定有传送带(302),所述u形壳(301)内且位于传送带(302)和导瓶座(203)之间固定有连接块(303),所述连接块(303)顶面、传送带(302)顶面和导瓶槽(204)内底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201)内底面呈环状固定有若干第二万向滚珠(209),所述导瓶座(203)底面固定有环形导槽(210),所述第二万向滚珠(209)顶部位于环形导槽(210)内部且沿着环形导槽(210)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瓶座(203)底面固定有第一控制装置(211),所述第一控制装置(211)包括第一处理器,若干所述称重传感器(205)和电机(202)均与第一处理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瓶座(203)底面固定有若干红外线接收器(212),若干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12)分别与若干导瓶槽(204)相对,所述环形壳(201)内底面固定有一红外线发射器(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桶(101)后侧面固定有一进料斗(110),所述进料斗(110)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盖体(1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02)后侧面固定有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所述灌装头(103)上设有电动流量开关阀,所述电推杆(106)和电动流量开关阀均与第二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或蓝牙模块与第二处理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201)底部和u形壳(301)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腿(214),所述支腿(214)底端固定有垫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确控料的气雾剂灌装机,涉及气雾剂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灌装装置和导瓶装置,导瓶装置包括环形壳,环形壳周侧面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进料传送组件和出料传送组件,环形壳底面固定有一电机,电机输出端贯穿环形壳底部且固定有导瓶座,导瓶座周侧面呈环状均匀开设有若干导瓶槽,导瓶槽内底面固定有称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瓶槽内设置称重传感器,通过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能够进行精确的控料,同时设置电推杆、软管、回收管和接料斗,在灌装头接收到信号停止输送物料时,接料斗能够第一时间回收物料,解决了现有的灌装机的灌装量精确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孔葵生;顾春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伙伴日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