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1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吸泵均不带有止回阀装置,导致自吸泵在输出液体并停止工作后会导致液体倒流,而且没有止回阀,泵内残留的液体,会因为泵体的安装角度的原因会存在向输出端漏出的情况,严重影响自吸泵的正常使用,现有的自吸泵解决液体倒流,需要购买配对安装的止回阀,而很多自吸泵都是根据产品实际的制定尺寸的,导致很多现有的止回阀根本无法进行装配,或者能进行装配,但密封性无法达到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包括有泵体,所述泵体具有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设有通孔与泵体内部连通,在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与输出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止回阀包括有上下贯穿的阀体,在所述阀体内活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阀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将阀体向下顶压使其贴合在通孔上部形成封闭,所述阀体与输出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的下端面上设有半圆体,所述半圆体活动插接在通孔内对其形成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柱,在所述阀体内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互为同轴设置,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下部外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件,在所述输出端的内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数量和位置均与固定件对应,所述固定件插接在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软性件,所述固定件插接在插槽内形成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型凹槽,在所述输出端的上端面上设有密封环,所述环型凹槽与密封环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体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一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自带止回阀,能防止液体输出后倒流,且能进一步保证泵体不会向外漏液的特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在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与输出端可拆卸连接,能更好的保证液体流动,不会倒流导致液体堆积到泵体内,且能进一步保证泵体不会向外漏液,同时可拆卸安装,组装方便,便于维护或更换,符合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5,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包括有泵体1,所述泵体1具有输出端11和输入端,所述输出端11和输入端分别设有通孔10与泵体1内部连通,在所述泵体1的输出端11上设有止回阀2,所述止回阀2与输出端11可拆卸连接,止回阀能更好的保证液体流动,不会倒流导致液体堆积到泵体内,同时可拆卸安装,组装方便,便于维护或更换,符合使用需求。

如图1-图5,所述止回阀2包括有上下贯穿的阀体21,在所述阀体21内活动设有阀芯22,所述阀芯22与阀体21之间设有弹性件800,所述弹性件800将阀体21向下顶压使其贴合在通孔10上部形成封闭,所述阀体21与输出端11可拆卸连接,在泵体的液体向外输出时,阀芯向上移动,液体即可流出,当外部液体想从输出端11进入到泵体时,阀芯则贴合在通孔10进行封闭,液体无法进入,即可实现止回的作用,而且通过弹性件800将阀体21向下顶压使其贴合在通孔10上部形成封闭,只有在泵体1启动工作,通过较大的压力带动液体向外流动即可将弹性件800向上顶起,即使阀芯与通孔10分离,即通孔10打开,当泵体1停止工作,弹性件800自动回弹带动阀芯22贴合在通孔10上部形成封闭,所述阀体21与输出端11可拆卸连接,可拆卸安装,组装方便,便于维护或更换,符合使用需求。

如图1-图5,所述阀芯22的下端面上设有半圆体25,所述半圆体25活动插接在通孔10内对其形成封闭,结构简单,封闭效果好,实现止回的效果,符合使用需求。

如图1-图5,所述阀芯22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柱24,在所述阀体21内设有第二定位柱23,所述第一定位柱24与第二定位柱23互为同轴设置,所述弹性件800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一定位柱24与第二定位柱23上,第一定位柱24与第二定位柱23能控制阀芯22向上移动的距离,而且将弹簧套设在第一定位柱24与第二定位柱23上,能够保证弹簧的伸缩过程中不会弯折,进行限位,同时也是能控制阀芯22相对于通孔11打开的距离,即可控制输出的速度。

如图1-图5,所述阀体21的下部外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件32,在所述输出端11的内部设有插槽41,所述插槽41数量和位置均与固定件32对应,所述固定件32插接在插槽41内即实现阀体与输出端进行固定,组装方便且密封性好,便于后期拆卸更换或维护,符合使用需求。

如图1-图5,所述固定件32为软性件,所述固定件32插接在插槽41内形成过盈配合,即实现阀体与输出端进行固定,组装方便且密封性好,便于后期拆卸更换或维护,符合使用需求。

如图1-图5,所述阀体21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型凹槽31,在所述输出端11的上端面上设有密封环42,所述环型凹槽31与密封环42插接配合,进一步加强密封性,保证阀体与输出端快速连接的同时保证密封性。

如图1-图5,所述半圆体25的直径与通孔10的直径一致,能更好的使半圆体插接在通孔内,对通孔进行封闭,防止输出端的液体倒流回到泵体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包括有泵体(1),所述泵体(1)具有输出端(11)和输入端,所述输出端(11)和输入端分别设有通孔(10)与泵体(1)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体(1)的输出端(11)上设有止回阀(2),所述止回阀(2)与输出端(1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2)包括有上下贯穿的阀体(21),在所述阀体(21)内活动设有阀芯(22),所述阀芯(22)与阀体(21)之间设有弹性件(800),所述弹性件(800)将阀体(21)向下顶压使其贴合在通孔(10)上部形成封闭,所述阀体(21)与输出端(1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的下端面上设有半圆体(25),所述半圆体(25)活动插接在通孔(10)内对其形成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柱(24),在所述阀体(21)内设有第二定位柱(23),所述第一定位柱(24)与第二定位柱(23)互为同轴设置,所述弹性件(800)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一定位柱(24)与第二定位柱(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1)的下部外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固定件(32),在所述输出端(11)的内部设有插槽(41),所述插槽(41)数量和位置均与固定件(32)对应,所述固定件(32)插接在插槽(4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2)为软性件,所述固定件(32)插接在插槽(41)内形成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1)的下端面上设有环型凹槽(31),在所述输出端(11)的上端面上设有密封环(42),所述环型凹槽(31)与密封环(42)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体(25)的直径与通孔(10)的直径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止回阀的自吸泵,包括有泵体,所述泵体具有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设有通孔与泵体内部连通,在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与输出端可拆卸连接,能更好的保证液体流动,不会倒流导致液体堆积到泵体内,同时可拆卸安装,组装方便,便于维护或更换,符合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熊培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美熊泵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