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平衡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轮平衡机的车轮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车轮的平衡性作为影响汽车平顺性、操作性的主要因素,不平衡的车轮也是整车振动的激振源,容易导致汽车震动,减少汽车的附着力。现有技术大多采用车轮平衡机对车轮进行动平衡校验。
而使用车轮平衡机对车轮进行动平衡校验时,一般会将待平衡的车轮加载到车轮平衡机主轴上进行平衡校验,校验完成后再从平衡机主轴上卸载车轮,此过程需要人工将车轮从地面抬起并安装到平衡机主轴上和从平衡机主轴上卸载车轮到地面,费时费力。且安装车轮过程中,车轮的中心孔不容易对准主轴并安装。因此,设计了可以用于实现对车轮进行举升的车轮举升装置,车轮举升装置通常包括底座、支撑座、驱动所述支撑座相对底座升降的气压驱动升降装置、可在支撑座上水平滑动的滑动座以及控制气压驱动升降装置运动的气控阀。现有的车轮举升装置具有以下不足,现有的气控阀需要通过具有拨杆的拨动开关控制其进行工作,当其工作时,需要通过手指往复的扳动以进行控制,尤其是当车轮举升装置将车轮举升至平衡机主轴附近时,需要反复控制该开关,以使得车轮与平衡机主轴对准,而现有的拨杆长度比较小,不易操作,不利于控制速度,造成定位不准确,耗费时间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轮举升装置,解决了现有车轮举升装置中气控阀的拨动开关不方便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车轮举升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驱动所述支撑座相对所述底座升降的气压驱动升降装置、可在所述支撑座上水平滑动的滑动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用于控制所述气压驱动升降装置运动的气控阀,所述气控阀上设有可控制其工作的具有拨杆的拨动开关;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的手柄驱动装置,所述手柄驱动装置包括手柄轴和手柄,所述手柄轴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手柄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手柄轴上,所述手柄上设有可容纳所述拨杆的开槽,转动所述手柄可驱动所述拨杆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气控阀和所述手柄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气压驱动升降装置包括气压直线执行器、凸轮座、主支臂、副支臂以及顶升板;
所述气压直线执行器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另一端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凸轮座,所述主支臂和所述副支臂交叉设置并相互铰接,所述主支臂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凸轮座的一端,上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副支臂下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设有所述气压直线执行器的一端,上端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主支臂和所述副支臂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主支臂之间设有所述顶升板,所述气压直线执行器驱动所述滚轮在所述凸轮座与所述顶升板之间运动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动座上设有至少四组限位轮组件,所述限位轮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滑道上下两侧的上限位轮和下限位轮。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轮举升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气控阀的拨动开关处设置了手柄驱动装置,转动手柄驱动装置中的手柄可实现对拨动开关的拨杆的摆动的控制,进而可以方便的控制气控阀的工作,从而实现对举升装置的控制,保证举升装置可以快速准确的将车轮与平衡器主轴进行对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轮举升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手柄驱动装置与气控阀的结构图;
图3为手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轮举升装置与车轮平衡机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副支臂滑槽,2、支撑座,20、滑道,21、上限位轮,22、下限位轮,23、主支臂滑槽,3、气压驱动升降装置,30、气压直线执行器,300、销轴,31、凸轮座,32、主支臂,320、主支臂铰接轴,321、主支臂滑动轴,33、副支臂,330、副支臂铰接轴,331、副支臂滑动轴,34、顶升板,35、滚动轮,36、铰接轴,4、滑动座,40、安装板,5、气控阀,50、拨杆,51、拨动开关,6、手柄驱动装置,60、手柄轴,61、手柄,62、开槽,7、车轮平衡机,70,平衡机主轴,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轮举升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座2、驱动所述支撑座2相对所述底座1升降的气压驱动升降装置3、可在所述支撑座2上水平滑动的滑动座4以及安装在所述滑动座4上用于控制所述气压驱动升降装置3运动的气控阀5,本实施例中,气控阀为三位五通阀,所述气控阀5上设有可控制其工作的具有拨杆50的拨动开关51;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动座4上的手柄驱动装置6,所述手柄驱动装置6包括手柄轴60和手柄61,所述手柄轴60固定在所述滑动座4上,所述手柄6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手柄轴60上,所述手柄61上设有可容纳所述拨杆50的开槽62,转动所述手柄61可驱动所述拨杆50摆动,优选地,开槽与拨杆之间的间隙为0.1mm左右。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气压驱动升降装置3包括气压直线执行器30、凸轮座31、主支臂32、副支臂33以及顶升板34;本实施例中,气压直线执行器30为气缸,气缸缸体的一端通过销轴300铰接在所述底座1的一端,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滚轮轴350,滚轮轴350上安装有滚轮35,优选地,所述滚轮为轴承,气缸横向设置在底座上,在所述底座1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凸轮座31,所述主支臂32和所述副支臂33交叉设置并通过铰接轴36相互铰接,主支臂和副支臂交叉形成“x”型结构,所述主支臂32下端通过主支臂铰接轴320铰接在所述底座1上设有所述凸轮座31的一端,支撑座2平行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支撑座2的位于气缸上方的一端的侧面设置有主支臂滑槽23,主支臂32的上端安装有主支臂滑动轴321,主支臂滑动轴321置于主支臂滑槽23中,使得主支臂32的上端可沿主支臂滑槽23滑动,底座1设有气缸的一端的两侧设有副支臂滑槽10,所述副支臂33下端固定有副支臂滑动轴331,副支臂下端通过副支臂滑动轴安装在副支臂滑槽中,副支臂下端可在副支臂滑槽中滑动,副支臂33上端通过副支臂铰接轴330与所述支撑座2上位于凸轮座的一端铰接,所述主支臂32和所述副支臂33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主支臂32之间固定有所述顶升板34,顶升板34的下表面与凸轮座的上表面形成工作面,气缸的活塞缸的伸出和缩回可驱动所述滚轮35在所述凸轮座31与所述顶升板34之间运动,滚轮与凸轮座和顶升板相互作用进而改变顶升板和凸轮座之间的夹角a,进而可以通过主、副支臂实现所述支撑座2的升降,通过设置凸轮座和顶升板结构可以实现支撑座的快速升降。
所述支撑座2的两侧设置有滑道2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的两侧具有凸出的边沿形成滑道,支撑座2上设置有滑动座4,所述滑动座4上设有至少四组限位轮组件,图中滑动座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限位轮组件,所述限位轮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滑道20上下两侧的上限位轮21和下限位轮22,通过上、下限位轮可以将滑动座4安装在支撑座2上,并且滑动座4可在支撑座2上水平滑动。滑动座4上远离车轮平衡机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40,所述安装板40上固定所述气控阀5和所述手柄驱动装置6,气控阀5上设有可控制其工作的具有拨杆50的拨动开关51;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动座4上的手柄驱动装置6,如图3所示,所述手柄驱动装置6包括手柄轴60和手柄61,手柄轴60包括固定部600、手柄支撑部601以及螺纹部602,所述手柄轴60通过固定部600固定在所述安装板40上,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为螺纹部602,手柄61靠近安装板的一端设有容纳固定部600的固定部容纳腔610,固定部容纳腔610上设置有可容纳所述拨杆50的开槽62,手柄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套在手柄支撑部601上,并可在手柄支撑部601上转动,且手柄轴的固定部600的直径大于手柄支撑部601的直径以限制手柄在手柄轴上的轴向窜动,另一端通过螺母603与螺纹部602连接以将手柄限定在手柄轴上,转动所述手柄61可驱动所述拨杆50摆动,由于设置有了手柄驱动装置,通过转动手柄,手柄中的开槽可以对置于其中的拨杆进行操作,进而可以方便对拨杆开关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气控阀的控制以实现车轮与平衡机主轴的快速准确的定位,通过将气控阀和手柄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板上,可使手柄驱动装置的高度适宜操作人员进行控制。
如图4所示,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轮举升装置与车轮平衡机进行配合工作的示意图,其工作过程如下:在初始阶段,支撑座在气控阀的控制下处于最低位置,此时将车轮8放到车轮举升装置的滑动座4上,顺/逆时针转动手柄61,手柄61驱动拨杆开关进而控制气控阀5,进而控制气压直线执行器30的活塞杆端顶出,推动滚轮35,滚轮35与凸轮座和顶升板相互作用作用,通过滚轮的推动使得凸轮座31与顶升板34之间夹角α变大,主支臂32转动,同时,副支臂33跟随转动,支撑座2、滑动座4被同时抬起,即图中a-a箭头所示方向,实现对车轮的抬起,抬至车轮中心孔对准车轮平衡器主轴中心。
水平移动滑动座4,即图中b-b箭头所示方向,将车轮8中心孔推入车轮平衡器主轴70上,车轮平衡器主轴70锁紧车轮8,逆/顺时针转动手柄61,控制气控阀5,进而控制气压直线执行器30杆端收回,受车轮举升装置自身重力,支撑座2自动下落。
车轮平衡机7开始对车轮8进行平衡操作。
操作完成后,再次顺/逆时针转动手柄61,使滑动座4移动到车轮8下端,拖住车轮8位置,车轮平衡器主轴70解锁车轮8,将车轮8平移出车轮平衡器主轴70,逆/顺时针转动手柄61,支撑座回落到原点。
移下车轮8,完成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车轮举升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驱动所述支撑座相对所述底座升降的气压驱动升降装置、可在所述支撑座上水平滑动的滑动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用于控制所述气压驱动升降装置运动的气控阀,所述气控阀上设有可控制其工作的具有拨杆的拨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的手柄驱动装置,所述手柄驱动装置包括手柄轴和手柄,所述手柄轴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手柄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手柄轴上,所述手柄上设有可容纳所述拨杆的开槽,转动所述手柄可驱动所述拨杆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气控阀和所述手柄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压驱动升降装置包括气压直线执行器、凸轮座、主支臂、副支臂以及顶升板;
所述气压直线执行器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另一端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凸轮座,所述主支臂和所述副支臂交叉设置并相互铰接,所述主支臂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设有所述凸轮座的一端,上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副支臂下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设有所述气压直线执行器的一端,上端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主支臂和所述副支臂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所述主支臂之间设有所述顶升板,所述气压直线执行器驱动所述滚轮在所述凸轮座与所述顶升板之间运动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动座上设有至少四组限位轮组件,所述限位轮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滑道上下两侧的上限位轮和下限位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