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18  469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肽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



背景技术:

多肽合成是一个固相合成顺序一般从n端(氨基端)向c端(羧基端)合成。过去的多肽合成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称为液相合成法。从1963年merrifield发展成功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到今天固相法已成为多肽和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常用技术,表现出了经典液相合成法无法比拟的优点,从而大大的减轻了每步产品提纯的难度。多肽合成总的来说分成两种:固相合成和液相多肽合成。

现有多肽合成反应泵加热装置多为加热丝导热,加热区间过大,加热不稳定,使的多肽合成的反应变得不稳定,外部不能观察到内部的反应情况,反应釜没有设置取样口,不能对其进行少量取样。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反应釜加热区间不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观察窗、电机座、转轴、搅拌器、压力表、加温水管、回水管和取样管,所述釜体的顶部与釜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釜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釜,所述釜盖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釜体和内釜上均设置有方形通孔,该方形通孔处均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内釜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釜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座,所述转轴活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所述转轴与测速机的旋转轴通过第三轴承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器,所述釜盖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与测速机的测速轴通过传送带动力连接,内釜的内侧设置有搅拌装置,用于搅拌,观察窗方便观察到内釜内,釜盖上设置有压力表,实时反馈出内釜的内部压力值;

所述釜盖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釜体与内釜之间设置有加温层,所述加温层内安装有加温水管,所述加温水管的进水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加温水管的出水端与回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釜体的外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通至内釜,该圆形通孔上固定安装有取样管,通过加热层可保证反应釜内的恒温,使多肽合成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釜体上设置有取样管,可对生产品取样了解多肽反应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釜盖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料盖,通过加料口可对内釜进行加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釜的内部安装有液位仪和温度传感装置,液位仪和温度传感装置与总控装置连接,通过总控装置的显示屏将内釜内部的液位和温度实时反应出,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回水管和取样管上均设置有水电阀,进水管和回水管的水电阀控制内釜加热层的温度控制,取样管用于内釜的取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釜体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调整滑轮,通过滑轮可移动设备,也通过固定架座可将设备整体固定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加热层,通过加温水管对反应釜,加热区间温定,使得多肽合成反应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观察窗,可观察到反应釜内部的情况,及时对反应釜内部做出相应的措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整滑轮,使反应釜可移动,方便设置与其他设备配合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取样管,可以内部进行少量取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图;

釜体1、釜盖2、第一轴承座3、第二轴承座4、第三轴承座5、观察窗6、电机座7、转轴8、搅拌器9、压力表10、进水管11、回水管12、取样管13、测速机14、电机15、加温水管16、加料口17、液位仪18、温度传感装置19、调整滑轮20、内釜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盖2、第一轴承座3、第二轴承座4、第三轴承座5、观察窗6、电机座7、转轴8、搅拌器9、压力表10、加温水管16、回水管12和取样管13,釜体1的顶部与釜盖2的底部活动连接,釜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釜21,釜盖2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釜体1和内釜21上均设置有方形通孔,该方形通孔处均固定安装有观察窗6,内釜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釜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座5,转轴8活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4上,转轴8与测速机14的旋转轴通过第三轴承器固定连接,转轴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器9,釜盖2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座7,电机座7的顶部固定安装电机15,电机15的转子与测速机14的测速轴通过传送带动力连接,内釜21的内侧设置有搅拌装置,用于搅拌,观察窗6方便观察到内釜21内,釜盖2上设置有压力表10,实时反馈出内釜21的内部压力值;

釜盖2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表10,釜体1与内釜21之间设置有加温层,加温层内安装有加温水管16,加温水管16的进水端与进水管11固定连接,加温水管16的出水端与回水管12固定连接,釜体1的外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通至内釜21,该圆形通孔上固定安装有取样管13,通过加热层可保证反应釜内的恒温,使多肽合成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可对生产品取样了解多肽反应情况。

釜盖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加料口17,加料口17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料盖,通过加料口17可对内釜21进行加料。

内釜21的内部安装有液位仪18和温度传感装置19,液位仪18和温度传感装置19与总控装置连接,通过总控装置的显示屏将内釜21内部的液位和温度实时反应出,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进水管11、回水管12和取样管13上均设置有水电阀,进水管11和回水管12的水电阀控制内釜21加热层的温度控制,取样管13用于内釜21的取样。

釜体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调整滑轮20,通过滑轮可移动设备,也通过固定架座可将设备整体固定住。

工作原理:内釜21的内侧设置有搅拌装置,用于搅拌,观察窗6方便观察到内釜21内,釜盖2上设置有压力表10,实时反馈出内釜21的内部压力值,通过加热层可保证反应釜内的恒温,使多肽合成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可对生产品取样了解多肽反应情况,通过加料口17可对内釜21进行加料,釜体1的底部安装有调整滑轮20,方便釜体1的移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盖(2)、第一轴承座(3)、第二轴承座(4)、第三轴承座(5)、观察窗(6)、电机座(7)、转轴(8)、搅拌器(9)、压力表(10)、进水管(11)、回水管(12)和取样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顶部与釜盖(2)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釜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釜(21),所述釜盖(2)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3),所述釜体(1)和内釜(21)上均设置有方形通孔,该方形通孔处均固定安装有观察窗(6),所述内釜(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釜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座(5),所述转轴(8)活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3)和第二轴承座(4)上,所述转轴(8)与测速机(14)的旋转轴(8)通过第三轴承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器(9),所述釜盖(2)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座(7),所述电机座(7)的顶部固定安装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转子与测速机(14)的测速轴通过传送带动力连接;

所述釜盖(2)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表(10),所述釜体(1)与内釜(21)之间设置有加温层,所述加温层内安装有加温水管(16),所述加温水管(16)的进水端与进水管(11)固定连接,所述加温水管(16)的出水端与回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釜体(1)的外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通至内釜(21),该圆形通孔上固定安装有取样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加料口(17),所述加料口(17)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料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釜(21)的内部安装有液位仪(18)和温度传感装置(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1)、回水管(12)和取样管(13)上均设置有水电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调整滑轮(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肽合成仪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观察窗、电机座、转轴、搅拌器、压力表、加温水管、回水管和取样管,所述釜体的顶部与釜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釜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釜,所述釜盖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釜体和内釜上均设置有方形通孔,该方形通孔处均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内釜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加热层,通过加温水管对反应釜,加热区间温定,使得多肽合成反应更加稳定,通过设置观察窗,可观察到反应釜内部的情况,及时对反应釜内部做出相应的措施。

技术研发人员:王锡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强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