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冷却的目的在于增大炉衬内的温度梯度,致使1150℃等温面远离高炉炉壳,从而保护某些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构件,使之不失去强度。使炉衬凝成渣皮,保护甚至代替炉衬工作,从而获得合理炉型,延长炉衬工作能力和高炉使用寿命,高炉冷却是形成保护性渣皮、铁壳、石墨层的重要条件。高炉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风、汽水混合物,高炉冷却对水质的要求为:不含有机械杂质、悬浮物不超过200毫克/升,暂时硬度不超过10°(德国度),高炉炼铁已发展成为较成熟的技术,高炉炼铁前需要检测高炉冷却水管内的一氧化碳浓度。
现有的一氧化碳检测装置需要临时安装在冷却水管内,安装和拆卸繁琐,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通过转动把手从而带动一氧化碳检测仪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挡板移动,使得一氧化碳检测仪移动入管体内部,对一氧化碳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无需临时安装,减少安装和拆卸的步骤,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和拆卸繁琐,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底端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底部设有框体,所述框体与管体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部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仪,所述管体底部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设在框体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周面活动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顶端与一氧化碳检测仪固定连接,所述管体底端开设有两个通槽,两个所述通槽位于空槽两侧,两个所述通槽内部均设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相背的一端均与管体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挡板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空槽内部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垫,两个所述挡板相向的一端延伸入空槽内部并与相应位置的第一密封垫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底部设有把手,所述第二螺纹杆底端延伸出框体内部并与把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底部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螺纹杆外周面,所述第五锥齿轮两侧均设有第六锥齿轮,两个所述第六锥齿轮均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六锥齿轮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框体两侧均设有第四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相背的一端延伸出框体内部并与相应位置的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三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四锥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周面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轴顶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通槽内部并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均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均与框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杆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与螺纹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把手从而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螺纹套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一氧化碳检测仪向上移动,同时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第五锥齿轮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挡板移动,使得一氧化碳检测仪移动入管体内部,对一氧化碳进行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简单,无需临时安装,减少安装和拆卸的步骤,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纹套立体图;
图中:1框体、2螺纹套、3连接杆、4第一转轴、5一氧化碳检测仪、6滑杆、7第一密封垫、8挡板、9第二密封垫、10通槽、11管体、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第一螺纹杆、15空槽、16第二转轴、17第三锥齿轮、18第四锥齿轮、19把手、20第二螺纹杆、21第五锥齿轮、22第六锥齿轮、23滑槽、24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包括管体11,所述管体11底端开设有空槽15,所述空槽15底部设有框体1,所述框体1与管体11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内部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仪5,所述管体11底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二螺纹杆20设在框体1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20外周面活动套设有螺纹套2,所述螺纹套2与第二螺纹杆20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2顶端与一氧化碳检测仪5固定连接,所述管体11底端开设有两个通槽10,两个所述通槽10位于空槽15两侧,两个所述通槽10内部均设有第一螺纹杆14,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4相背的一端均与管体1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4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挡板8,两个所述挡板8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螺纹杆14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挡板8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9,所述空槽15内部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垫7,两个所述挡板8相向的一端延伸入空槽15内部并与相应位置的第一密封垫7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1底部设有把手19,所述第二螺纹杆20底端延伸出框体1内部并与把手19固定连接,方便带动第二螺纹杆20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2底部设有第五锥齿轮21,所述第五锥齿轮21固定套设在第二螺纹杆20外周面,所述第五锥齿轮21两侧均设有第六锥齿轮22,两个所述第六锥齿轮22均与第五锥齿轮21相啮合,方便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六锥齿轮2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框体1两侧均设有第四锥齿轮18,两个所述第一转轴4相背的一端延伸出框体1内部并与相应位置的第四锥齿轮18固定连接,方便带动第三锥齿轮17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18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三锥齿轮17,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17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四锥齿轮18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17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6,方便带动第二转轴16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4外周面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2,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2底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13,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3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锥齿轮12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6顶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通槽10内部并与第二锥齿轮13固定连接,方便带动第一螺纹杆14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1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3,两个所述滑槽23内部均设有滑杆6,两个所述滑杆6均与框体1固定连接,方便滑套24移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杆6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滑套24,两个所述滑套24与螺纹套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限制螺纹套2转动。
实施场景具体为:工作人员转动把手19从而带动第二螺纹杆20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20与螺纹套2螺纹连接,滑套24限制螺纹套2转动,故第二螺纹杆20转动带动螺纹套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一氧化碳检测仪5向上移动,同时螺纹套2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杆3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套24在滑杆6上移动,防止螺纹套2移动时发生偏转,同时第二螺纹杆20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21转动,由于第五锥齿轮21与第六锥齿轮22相啮合,故第五锥齿轮21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进而带动第四锥齿轮18转动,由于第四锥齿轮18与第三锥齿轮17相啮合,故第四锥齿轮18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17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16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3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12相啮合,故第二锥齿轮1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14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14与挡板8螺纹连接,通槽10限制挡板8转动,故第一螺纹杆14转动带动挡板8移动,使得一氧化碳检测仪5移动入管体11内部,对一氧化碳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无需临时安装,减少安装和拆卸的步骤,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垫7与第二密封垫9,提高管体11的密封性,防止冷却水流入框体1内部,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和拆卸繁琐,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工作人员转动把手19从而带动第二螺纹杆20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20与螺纹套2螺纹连接,滑套24限制螺纹套2转动,故第二螺纹杆20转动带动螺纹套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一氧化碳检测仪5向上移动,同时第二螺纹杆20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21转动,由于第五锥齿轮21与第六锥齿轮22相啮合,故第五锥齿轮21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进而带动挡板8移动,使得一氧化碳检测仪5移动入管体11内部,对一氧化碳进行检测。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包括管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底端开设有空槽(15),所述空槽(15)底部设有框体(1),所述框体(1)与管体(11)固定连接,所述框体(1)内部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仪(5),所述管体(11)底部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二螺纹杆(20)设在框体(1)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20)外周面活动套设有螺纹套(2),所述螺纹套(2)与第二螺纹杆(20)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2)顶端与一氧化碳检测仪(5)固定连接,所述管体(11)底端开设有两个通槽(10),两个所述通槽(10)位于空槽(15)两侧,两个所述通槽(10)内部均设有第一螺纹杆(14),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4)相背的一端均与管体(1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4)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挡板(8),两个所述挡板(8)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螺纹杆(14)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挡板(8)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9),所述空槽(15)内部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垫(7),两个所述挡板(8)相向的一端延伸入空槽(15)内部并与相应位置的第一密封垫(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底部设有把手(19),所述第二螺纹杆(20)底端延伸出框体(1)内部并与把手(1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2)底部设有第五锥齿轮(21),所述第五锥齿轮(21)固定套设在第二螺纹杆(20)外周面,所述第五锥齿轮(21)两侧均设有第六锥齿轮(22),两个所述第六锥齿轮(22)均与第五锥齿轮(21)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六锥齿轮(2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框体(1)两侧均设有第四锥齿轮(18),两个所述第一转轴(4)相背的一端延伸出框体(1)内部并与相应位置的第四锥齿轮(1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18)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三锥齿轮(17),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17)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四锥齿轮(18)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17)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4)外周面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2),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2)底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13),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3)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锥齿轮(12)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6)顶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通槽(10)内部并与第二锥齿轮(1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3),两个所述滑槽(23)内部均设有滑杆(6),两个所述滑杆(6)均与框体(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炉冷却水管中一氧化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杆(6)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滑套(24),两个所述滑套(24)与螺纹套(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