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22  98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产生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根据形态大多数为液体和固体,少数是气体,其中,液体农药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加工好的农药提前存储于容器罐内,之后通过灌装装置将容器罐内的液体农药灌装到农药瓶中,进行包装并销售。

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目前的农药灌装装置在灌装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目前灌装装置的灌装管大都是固定设置的,在灌装的过程中,当灌装装置发生震动或者灌装管的出口与药瓶口相对出现偏斜时,容易将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造成农药的浪费,同时,影响灌装质量和灌装效果的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解决目前灌装装置的灌装管大都是固定设置的,在灌装的过程中,容易将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影响灌装质量和灌装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排列设有若干灌装管,所述灌装管朝向所述机架的一端安装有灌装头,所述机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灌装头的底部对应设有用于输送药瓶的输送轨道,所述灌装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与所述灌装管连接处设有电磁阀,若干所述第一输液管远离所述灌装管的一端均连通于一分液管上,所述分液管连通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连通容器罐的出液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导柱;

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导柱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导柱连接处均安装有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之间滑动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气缸的缸体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若干连接架,若干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另一端设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若干位置可调的固定块,若干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灌装管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均设有橡胶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由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组成,所述第一块体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块体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块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块体连接处设有燕尾型导轨,所述第一块体上设有与所述燕尾型导轨相适配的燕尾槽。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输液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容器罐的顶部安装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出气管连通容器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滑动安装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置灌装管,灌装管朝向机架的一端安装灌装头,通过滑动设置第一支撑板,可以使灌装管在灌装的过程中,灌装头靠近或者插入到药瓶内,避免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造成农药的浪费,影响灌装质量和灌装效果;

通过设置导柱和导套,保证第一支撑板沿导柱的轴线方向顺畅运动,避免灌装过程中出现偏斜,保证了灌装的精度;

通过设置气缸,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灌装管的灌装头靠近或者插入到药瓶口内,避免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

固定块做成分体结构,方便灌装管的安装,同时,安装孔内设置橡胶层,增大了灌装管的摩擦力,使灌装管安装的更加牢固;

通过设置增压器,增压器可以对容器罐加压,使容器罐内的药液顺畅的进入到各输液管内,便于灌装。

综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灌装装置的灌装管大都是固定设置的,在灌装的过程中,容易将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影响灌装质量和灌装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图中:1、机架,2、第一支撑架,201、第二支撑板,202、第三支撑板,203、导柱,204、导套,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架,401、连接架,402、连接块,403、固定块,404、第一块体,405、第二块体,406、安装孔,407、燕尾型导轨,408、燕尾槽,5、灌装管,6、灌装头,7、输送轨道,8、第一输液管,9、电磁阀,10、分液管,11、第二输液管,12、容器罐,13、连接板,14、气缸,15、控制阀,16、增压器,17、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的一侧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4上排列设有若干灌装管5,灌装管5朝向机架1的一端螺纹安装有灌装头6,通过滑动安装第一支撑板3,可以使灌装管5在灌装的过程中,灌装头6靠近或者插入到药瓶内,避免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造成农药的浪费,影响灌装质量和灌装效果,机架1的一侧且位于灌装头6的底部对应设有用于输送药瓶的输送轨道7,输送轨道7通过连接杆与机架1焊接连接,灌装管5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输液管8,第一输液管8与灌装管5连接处设有电磁阀9,通过电磁阀9可以控制灌装管5的灌装时间及灌装量,若干第一输液管8远离灌装管5的一端均连通于一分液管10上,分液管10连通第二输液管11,第二输液管11连通容器罐12的出液口。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架2包括第二支撑板201和第三支撑板202,且第二支撑板201与第三支撑板202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导柱203,导柱20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二支撑板201与第三支撑板202;

第二支撑板201螺栓安装于机架1上,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整体的调整第一支撑架2的位置,进而调整灌装管5的位置,第一支撑板3滑动安装于导柱203上,且第一支撑板3与导柱203连接处均安装有导套204,导柱203与导套204之间滑动配合,通过设置导柱203和导套204,保证第一支撑板3沿导柱203的轴线方向直线顺畅运动,避免灌装过程中出现偏斜,保证了灌装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板3的底部螺栓连接有一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底部螺栓连接有气缸14的活塞杆,气缸14的缸体螺栓安装于第二支撑板201上,通过气缸14活塞杆的收缩,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板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灌装管5的灌装头6靠近或者插入到药瓶口内,避免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所示,第二支撑架4包括若干连接架401,连接架401呈l型结构,若干连接架40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3的侧壁螺栓连接,另一端螺栓连接有一连接块402,连接块402上连接有若干位置可调的固定块403,若干固定块403上均设有安装孔406,灌装管5分别安装于安装孔406内,通过设置可调的固定块403,便于调整灌装管5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安装孔406的侧壁上均设有橡胶层17,通过设置橡胶层17增大了灌装管5的摩擦力,使灌装管5安装的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固定块403由第一块体404和第二块体405组成,第一块体404与连接块402滑动连接,第二块体405螺栓安装于第一块体404上,第一块体404和第二块体405的分割线是安装孔406的径向线,将安装孔406平分为两部分,通过将固定块403做成分体结构,方便灌装管5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连接块402与第一块体404连接处设有燕尾型导轨407,第一块体404上设有与燕尾型导轨407相适配的燕尾槽408,通过将连接块402和第一块体404设置成燕尾型结构,方便了固定块403的安装和调整;

同时,连接块402的两端端部还设有限位块,通过设置限位块避免在调整灌装管5位置时,第一块体404脱离出连接块402。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第二输液管11上安装有控制阀15,通过控制阀15可以实现第二输液管11的启闭,容器罐12的顶部螺栓安装有增压器16,增压器16的出气管连通容器罐12,增压器16可以对容器罐12加压,使容器罐12内的药液顺畅的进入到各输液管内,便于灌装。

为了便于理解,下述给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如图1-图3所示,首先,将药瓶放置于输送轨道7上,在输送带的带动下分别移动到灌装管5的底部,此时,气缸14的活塞杆收缩,带动第一支撑板3向下运动,第一支撑板3上连接第二支撑架4,灌装管5排列于第二支撑架4上,进而带动灌装管5向下移动,使灌装管5的灌装头6靠近或者插入到药瓶内,电磁阀9控制第一输液管8和灌装管5连通,对药瓶进行灌装;

灌装完成之后,电磁阀9关闭,输送带将灌装完的药瓶输送至下一工序;

在灌装的过程中,启动增压器16,对容器罐12进行增压,压迫容器罐12内的药液顺利的进入到第二输液管11、分液管10和第一输液管8内。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灌装装置的灌装管5大都是固定设置的,在灌装的过程中,容易将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影响灌装质量和灌装效果的问题。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排列设有若干灌装管,所述灌装管朝向所述机架的一端安装有灌装头,所述机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灌装头的底部对应设有用于输送药瓶的输送轨道,所述灌装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与所述灌装管连接处设有电磁阀,若干所述第一输液管远离所述灌装管的一端均连通于一分液管上,所述分液管连通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连通容器罐的出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导柱;

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导柱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导柱连接处均安装有导套,所述导柱与所述导套之间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气缸的缸体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若干连接架,若干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另一端设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若干位置可调的固定块,若干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灌装管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均设有橡胶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由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组成,所述第一块体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块体螺栓安装于所述第一块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块体连接处设有燕尾型导轨,所述第一块体上设有与所述燕尾型导轨相适配的燕尾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液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容器罐的顶部安装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出气管连通容器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瓶装农药生产用灌装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排列设有若干灌装管,灌装管朝向机架的一端安装有灌装头,机架的一侧且位于灌装头的底部对应设有用于输送药瓶的输送轨道,灌装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输液管,第一输液管与灌装管连接处设有电磁阀,若干第一输液管远离灌装管的一端均连通于一分液管上,分液管连通第二输液管,第二输液管连通容器罐的出液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灌装装置的灌装管大都是固定设置的,在灌装的过程中,容易将药液洒到药瓶的外侧壁上,影响灌装质量和灌装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鲁会生;聂迪;高继涛;贺金;曲晓伟;刘克风;张翠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