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作为一种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常用于大型物件的运输,通常使用燃油机或者电池驱动。传统的叉车配重不可调节,搬运不同重量的货物,不调节配重,油耗严重且对于叉车使用寿命也会有折损,尽管申请号为cn20171112867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叉车的配重结构,但是应该注意到此类配种机构配重调节不方便,发明人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能够灵活调整配重片数量,降低叉车工作时的油耗的施工用工程叉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包括:
车架;
门架,其位于车架前端并与车架固接,门架上滑动设置有货叉;
后厢,其位于车架后方并与车架固接,后厢上形成有一腔室,腔室的开口处设置有遮蔽腔室的挡板;以及
配重部,其位于腔室内,包括转轴、配重片以及承台,转轴的一端与腔室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台抵触,该承台活动安装于腔室,其上堆叠有若干配重片,转轴外周竖直形成有若干定位块,配重片上形成有供定位块转动的转动腔,转动腔由上至下螺旋设置有供定位块穿过的定位孔。通过转动转轴,每次仅有一定位块穿过定位孔,实现配重片的逐级拆卸,灵活调整,且不易砸伤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承台下方设置有液压缸,其固定端与腔室固定连接,伸缩端与承台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可活动的承台便于将配重片取下,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门架中部设置有观察窗。不遮挡叉车工作时的视线。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挡板的一侧与腔室铰接,并可相对于腔室转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挡板的自由端设置有吸附件,后厢上设置有与吸附件匹配的铁件。结构简单,可实现配重片的快速更换。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货叉上开设有减重孔。降低货叉自重进而节省油耗。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转轴露出配重片的一端设置有刻度。便于观测配重片的具体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承台上还设置有供转轴落回的插槽。能够有效防止转轴晃动,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插槽内设置有软垫。降低了转轴与插槽碰撞产生的噪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转动转轴,每次仅有一定位块穿过定位孔,实现配重片的逐级拆卸,灵活调整,安全性能高且不易砸伤使用者。
2、配重片可拆卸更换,不同配重片匹配不同重量货物,降低叉车工作能耗。
3、挡板可快速掀开,结构简单,便于配重片更换。
4、货叉上开设有减重孔,降低货叉自重进而节省油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示意图。
其中,1车架,2门架,21货叉,211减重孔,22观察窗,3后厢,31腔室,32挡板,4转轴,41定位块,5配重片,51转动腔,52定位孔,6承台,7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外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包括:
车架1;
门架2,其位于车架1前端并与车架1固接,门架2上滑动设置有货叉21;
后厢3,其位于车架1后方并与车架1固接,后厢3上形成有一腔室31,腔室31的开口处设置有遮蔽腔室31的挡板32;以及
配重部,其位于腔室31内,包括转轴4、配重片5以及承台6,转轴4的一端与腔室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台6抵触,该承台6活动安装于腔室31,其上堆叠有若干配重片5,转轴4外周竖直形成有若干定位块41,配重片5上形成有供定位块41转动的转动腔51,转动腔51由上至下螺旋设置有供定位块41穿过的定位孔52。通过转动转轴4,每次仅有一定位块41穿过定位孔52,实现配重片5的逐级拆卸,灵活调整,且不易砸伤使用者。
具体的,承台6下方设置有液压缸7,其固定端与腔室31固定连接,伸缩端与承台6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可活动的承台6便于将配重片5取下,安全可靠。且液压缸7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
具体的,门架2中部设置有观察窗22。
通过设置观察窗22,不遮挡叉车在工作时操作工的视线。
具体的,挡板32的一侧与腔室31铰接,并可相对于腔室31转动。
具体的,挡板32的自由端设置有吸附件,后厢3上设置有与吸附件匹配的铁件。
铁件与吸附件相吸合,结构简单,可实现配重片5的快速更换。
具体的,货叉21上开设有减重孔211。
通过设置若干减重孔211,降低了货叉21自重进而节省油耗。
具体的,转轴4露出配重片5的一端设置有刻度。
刻度对应组合配重片5的具体重量,便于观测配重片5的具体的重量。
具体的,承台6上还设置有供转轴4落回的插槽。
能够有效防止转轴4晃动,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的,插槽内设置有软垫。
转轴4落回插槽的过程中,降低了转轴4与插槽碰撞产生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工作时,根据叉车搬运货物的重量,转动转轴4,每次仅有一定位块41穿过定位孔52,承台6与液压缸7相配合,逐级拆除配重片5,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不易砸伤使用者,且采用不同数目的配重片5匹配不同重量货物,降低了叉车的自重,进而降低了工作能耗。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1.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门架,其位于所述车架前端并与所述车架固接,所述门架上滑动设置有货叉;
后厢,其位于所述车架后方并与所述车架固接,所述后厢上形成有一腔室,腔室的开口处设置有遮蔽腔室的挡板;以及
配重部,其位于腔室内,包括转轴、配重片以及承台,所述转轴的一端与腔室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台抵触,该承台活动安装于所述腔室,其上堆叠有若干配重片,所述转轴外周竖直形成有若干定位块,配重片上形成有供定位块转动的转动腔,所述转动腔由上至下螺旋设置有供定位块穿过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下方设置有液压缸,其固定端与腔室固定连接,伸缩端与所述承台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中部设置有观察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一侧与腔室铰接,并可相对于腔室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自由端设置有吸附件,后厢上设置有与吸附件匹配的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上开设有减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露出配重片的一端设置有刻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上还设置有供转轴落回的插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施工用工程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内设置有软垫。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