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23  70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属于隧道安全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路桥施工过程中,常需对山体进行开挖隧道,新开挖隧道内为相对封闭环境,当隧道内某种气体含量超标时,如不能及时发现,会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现有隧道中所使用手持式气体检测仪,由工人手持在隧道内移动进行监测各区域气体含量。检测所得结果需通过人工手动书写在隧道口的展示板上。

上述方法不旦效率较低,而且无法对隧道各区域气体含量进行实时显示,发生漏测时,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隧道内气体含量检测缺乏实时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包括:多个气体检测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分级标注单元、led显示器、值班显示器;

各气体检测传感器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各检测点的侧壁上;

各气体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

数据传输模块与分级标注单元电连接;

分级标注单元分别与led显示器、值班显示器电连接。

优选地,分级标注单元包括:阈值判断模块、分级标色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与阈值判断模块电连接;阈值判断模块与分级标色模块电连接;分级标色模块分别与led显示器、值班显示器电连接。

优选地,包括:报警模块,分级标注单元与报警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包括:报警模块,阈值判断模块与报警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分级标注单元包括:传感器位置标注模块,传感器位置标注模块分别与led显示器、值班显示器、分级标色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申请提供的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通过将多个气体检测传感器间隔设置于隧道内侧壁上,并通过与传感器电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将测量数据与分级标注单元电连接,实现对测量结果的分级显示,能实现对隧道内各区域各项气体成分的实时准确测量显示,提高测量准确度和时效性,并通过设置于隧道入口侧壁上的led显示器仅需实时显示,实现提醒作用,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气体检测传感器;40、数据传输模块;20、分级标注单元;21、阈值判断模块;22、分级标色模块;23、传感器位置标注模块;31、led显示器;32、值班显示器;33、报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的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包括:多个气体检测传感器10、数据传输模块40、分级标注单元20、led显示器31、值班显示器32;

各气体检测传感器10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各检测点的侧壁上;各气体检测传感器10分别与数据传输模块40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40与分级标注单元20电连接;分级标注单元20分别与led显示器31、值班显示器32电连接;

led显示器31设置于隧道入口端侧壁上;值班显示器32设置于值班室内。

气体检测传感器10用于检测隧道内各检测点的气体成分;数据传输模块40用于将所获取模块传输至分级标注单元20进行处理,数据传输模块40可以为各类能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的模块,例如wifi模块也可以为4g通讯模块;

分级标注单元20用于对各检测点得到的气体各成分含量与各成分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当某一成分的测量值超过预设值后,对该数值进行标色显示,例如超过预设值10%时以黄色字体进行显示;例如测量值超过预设值50%时,以红色字体显示,通过显示体现报警提示效果。

采用该装置可以实时显示隧道内各区域的气体成分含量,同时通过分级标注单元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色显示,通过颜色实现对测量结果的提示显示,提醒工作人员对局部红色字体的区域采取措施,提高通风量等方式,提高生产安全性。

优选地,分级标注单元20包括:阈值判断模块21、分级标色模块22,数据传输模块40与阈值判断模块21电连接;阈值判断模块21与分级标色模块22电连接;分级标色模块22分别与led显示器31、值班显示器32电连接。

阈值判断模块21用于对各测量值与预设值进行比对,根据测量值与预设值的比对结果,向分级标色模块22传输信号;分级标色模块22,用于根据阈值判断模块21传输信号将测量值以不同颜色进行显示。

优选地,包括:报警模块33,分级标注单元20与报警模块33电连接。按此设置能根据分级后的结果进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以提高生产安全性。更优选地,包括:报警模块33,阈值判断模块21与报警模块33电连接。

参见图2,优选地,分级标注单元20包括:传感器位置标注模块23,传感器位置标注模块23分别与led显示器31、值班显示器32、分级标色模块22电连接。

传感器位置标注模块23用于根据预录入传感器安装位置信息,根据分级标色模块22显示的标色后的测量值,得到获取该测量值传感器所处位置,并将传感器位置与该测量值一一对应关联后,进行显示。

采用该模块后,能直观获取各测量值的获取位置,准确定位传感器在隧道中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查找传感器对应位置,并在该区域采取处理手段,提高生产安全性。

优选地,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40电连接。采用存储模块可以对所获取数据进行实时存储,便于回溯分析安全事故成因。

所用气体检测传感器10为恩田隧道生产的etsa-ch4型号防爆甲烷检测器、etsa-co型号防爆—氧化碳检测器、etsa-h2s型号防爆硫化氢检测器、etsa-o2型号防爆氧气浓度检测器可以用于检测各类有害气体含量:一氧化碳、硫化氢、氧气浓度、甲烷。

数据传输模块为以太网模块,以太网为塔石牌rs485toethernettas-lan-460。

本申请中仅保护该装置的结构与构造,对于其中分级标注单元21的实现,可为登记号为2020sr0675327的《隧道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软件著作权软件,将该程序安装于电脑上,通过电脑与显示器和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后实现。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申请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体检测传感器(10)、数据传输模块(40)、分级标注单元(20)、led显示器(31)、值班显示器(32);

各气体检测传感器(10)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各检测点的侧壁上;

所述各气体检测传感器(10)分别与数据传输模块(40)电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0)与分级标注单元(20)电连接;

所述分级标注单元(20)分别与led显示器(31)、值班显示器(3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标注单元(20)包括:阈值判断模块(21)、分级标色模块(22),数据传输模块(40)与阈值判断模块(21)电连接;阈值判断模块(21)与分级标色模块(22)电连接;分级标色模块(22)分别与led显示器(31)、值班显示器(3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模块(33),所述分级标注单元(20)与报警模块(3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模块(33),所述阈值判断模块(21)与报警模块(3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标注单元(20)包括:传感器位置标注模块(23),所述传感器位置标注模块(23)分别与led显示器(31)、值班显示器(32)、分级标色模块(2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40)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装置,包括:多个气体检测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分级标注单元、LED显示器、值班显示器;各气体检测传感器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各检测点的侧壁上;各气体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分级标注单元电连接;分级标注单元分别与LED显示器、值班显示器电连接;通过将多个气体检测传感器间隔设置于隧道内侧壁上,并通过与传感器电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将测量数据与分级标注单元电连接,实现对测量结果的分级显示,能实现对隧道内各区域各项气体成分的实时准确测量显示,提高测量准确度和时效性,并通过设置于隧道入口侧壁上的LED显示器仅需实时显示,实现提醒作用,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检测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靳田华;普云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恩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