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检测试纸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实现微量样本一次上样、双指标联合检测的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及试纸卡。
背景技术:
:
对于多指标联合检测来说,传统产品结构如下:设有样品垫1,结合垫2,nc膜3,吸水纸4及胶板5,其中1-4组件分别通过粘胶固定在胶板5上;1-4组件之间均有约2mm的重叠衔接,实现了整个结构的连接。在结合垫2中,含有两种检测物质的标记抗体或抗原,混合后固定在结合垫2中;包被膜3中,含有两种检测物质的捕获抗体或抗原(t1,t2)和控制线(c),形成如附图1中的产品结构。检测时,样本加入样本垫1中,通过层析作用,实现两指标联合检测。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结合垫2中混合固定的两种标记抗体或抗原,会产生一定概率的干扰;其次,包被膜3中的t1和t2,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同时会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和重新。
总之,相比单检方法,因检测指标及所用选料之间互相干扰的因素,导致该联合检测的方法存在假阳和假阴性概率偏高、精密度性能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微量样本一次上样、双指标联合检测的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及试纸卡。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设有胶板,其特征在于,胶板中央设置样品垫,样品垫两侧分别重叠衔接左侧结合垫和右侧结合垫,左侧结合垫的另一端与左侧包被膜重叠衔接,左侧包被膜的另一端与左侧吸水垫重叠衔接,右侧结合垫的另一端与右侧包被膜重叠衔接,右侧包被膜的另一端与右侧吸水垫重叠衔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待检测物质a的标记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左侧结合垫上,待检测物质a的捕获抗体或抗原以及控制线位于左侧包被膜上;待检测物质b的标记抗体或抗原固定在右侧结合垫上,待检测物质b的捕获抗体或抗原以及控制线位于右侧包被膜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试纸卡,设有试纸卡套,其特征在于,试纸卡套内固定上述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所述试纸卡套设有底座和与底座扣合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与样品垫位置相对应的加样孔,加样孔的两侧开设分别与左侧包被膜、右侧包被膜位置相对应的左侧检测窗口和右侧检测窗口。
本实用新型针对多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样品容量高的要求,所述加样孔采用条型孔,条形加样孔中较短侧边对应的两侧壁呈斜面,以形成上宽下窄的外扩状的加样孔,用于缓解液体样本滴入传统垂直侧壁后形成张力导致样本倾洒的问题,所述侧壁的斜面倾角范围为30-75°,为了保证加样孔的容积,条形加样孔较短侧边的两侧壁可以分别采用不同倾角,优选采用75°和45°倾角,既缓解液体样本张力,也避免倾角过大导致加样孔容积减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微量样本的一次上样,能够实现双指标联合检测,由于特殊的额双向测流层析结构,检测结构的物理隔离,精密度可达到传统单检的标准;有效克服现有多指标检测时检测指标之间存在互相干扰引起的假阳和假阴性问题;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检测精度高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多指标联检试纸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向测流层析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试纸卡的卡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样本垫1、结合垫2、包被膜3、吸水垫4、胶板5、左侧结合垫6、右侧结合垫7、左侧包被膜8、右侧包被膜9、左侧吸水垫10、右侧吸水垫11、外壳12、加样孔13、左侧检测窗口14、右侧检测窗口15、底座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设有胶板5,胶板5中央设置样品垫1,样品垫1两侧分别重叠衔接左侧结合垫6和右侧结合垫7,左侧结合垫6的另一端与左侧包被膜8重叠衔接,左侧包被膜8的另一端与左侧吸水垫10重叠衔接,右侧结合垫7的另一端与右侧包被膜9重叠衔接,右侧包被膜9的另一端与右侧吸水垫11重叠衔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待检测物质a的标记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左侧结合垫6上,待检测物质a的捕获抗体或抗原以及控制线位于左侧包被膜8上;待检测物质b的标记抗体或抗原固定在右侧结合垫7上,待检测物质b的捕获抗体或抗原以及控制线位于右侧包被膜9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试纸卡,设有试纸卡套,试纸卡套内固定上述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所述试纸卡套设有底座16和与底座扣合的外壳12,所述外壳12上开设与样品垫位置相对应的加样孔13,加样孔13的两侧开设分别与左侧包被膜8、右侧包被膜9位置相对应的左侧检测窗口14和右侧检测窗口15。
本实用新型针对多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样品容量高的要求,所述加样孔13采用条型孔,条形加样孔中较短侧边对应的两侧壁呈斜面,以形成上宽下窄的外扩状的加样孔,用于缓解液体样本滴入传统垂直侧壁后形成张力导致样本倾洒的问题,所述侧壁的斜面倾角范围为30-75°,两斜面侧壁可以对称设置;进一步,为了保证加样孔的容积,条形加样孔较短侧边的两侧壁可以分别采用不同倾角,优选采用75°和45°倾角,既缓解液体样本张力,也避免倾角过大导致加样孔容积减小。
实施例1:
本例提出了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试纸卡,如附图3所示,设有试纸卡套,试纸卡套内固定上述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所述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设有胶板5,胶板5中央设置样品垫1,样品垫1两侧分别重叠衔接左侧结合垫6和右侧结合垫7,左侧结合垫6的另一端与左侧包被膜8重叠衔接,左侧包被膜8的另一端与左侧吸水垫10重叠衔接,右侧结合垫7的另一端与右侧包被膜9重叠衔接,右侧包被膜9的另一端与右侧吸水垫11重叠衔接;所述待检测物质a的标记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左侧结合垫6上,待检测物质a的捕获抗体或抗原以及控制线位于左侧包被膜8上;待检测物质b的标记抗体或抗原固定在右侧结合垫7上,待检测物质b的捕获抗体或抗原以及控制线位于右侧包被膜9上;
所述试纸卡套设有底座16和与底座扣合的外壳12,所述外壳12上开设与样品垫位置相对应的加样孔13,加样孔13的两侧开设分别与左侧包被膜8、右侧包被膜9位置相对应的左侧检测窗口14和右侧检测窗口15;所述加样孔13采用条型孔,条形加样孔中较短侧边对应的两侧壁呈斜面,以形成上宽下窄的外扩状的加样孔,用于缓解液体样本滴入传统垂直侧壁后形成张力导致样本倾洒的问题,所述侧壁的斜面倾角范围为30-75°,条形加样孔较短侧边的两侧壁分别采用不同倾角,如分别采用75°和45°倾角,既缓解液体样本张力,也避免倾角过大导致加样孔容积减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微量样本的一次上样,能够实现双指标联合检测,由于特殊的额双向测流层析结构,检测结构的物理隔离,精密度可达到传统单检的标准;有效克服现有多指标检测时检测指标之间存在互相干扰引起的假阳和假阴性问题;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检测精度高等显著的优点。
1.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设有胶板,其特征在于,胶板中央设置样品垫,样品垫两侧分别重叠衔接左侧结合垫和右侧结合垫,左侧结合垫的另一端与左侧包被膜重叠衔接,左侧包被膜的另一端与左侧吸水垫重叠衔接,右侧结合垫的另一端与右侧包被膜重叠衔接,右侧包被膜的另一端与右侧吸水垫重叠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待检测物质a的标记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左侧结合垫上,待检测物质a的捕获抗体或抗原以及控制线位于左侧包被膜上;待检测物质b的标记抗体或抗原固定在右侧结合垫上,待检测物质b的捕获抗体或抗原以及控制线位于右侧包被膜上。
3.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试纸卡,设有试纸卡套,其特征在于,试纸卡套内固定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装置,所述试纸卡套设有底座和与底座扣合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与样品垫位置相对应的加样孔,加样孔的两侧开设分别与左侧包被膜、右侧包被膜位置相对应的左侧检测窗口和右侧检测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试纸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孔采用条型孔,条形加样孔中较短侧边对应的两侧壁呈斜面,以形成上宽下窄的外扩状的加样孔,所述侧壁的斜面倾角范围为30-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试纸卡,其特征在于,条形加样孔较短侧边的两侧壁倾角分别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多指标联合检测的双向侧流层析试纸卡,其特征在于,条形加样孔较短侧边的两侧壁倾角分别采用不同倾角,分别采用75°和45°倾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