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片机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24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片机辅助设备,特别是装片机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装片机用于将芯片贴装在芯片框架上并将多片芯片框架装入提前准备的料盒,料盒用来装载芯片框架以便于下道工序使用。将框架逐层装入料盒的技术已是现有技术,但是现有的料盒升降装置紧固效果并不理想,装入芯片框架时容易损坏框架,同时上料和收料都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的关注,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有必要对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包括推料机构、进料平台、收料机构、出料平台和升降台,所述出料平台平行设置于进料平台上方,所述升降台设置于进料平台和出料平台一侧;

所述升降台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机架和压紧机构,所述机架与丝杠形成滚珠丝杠副,所述丝杠由丝杠电机驱动;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和两根水平的托杆,托杆设置于压板下方,所述压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气缸并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气缸和托杆设置在机架前端,压板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实现压板相对于机架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平台的两侧向下延伸出水平的第一隔板,出料平台的两侧向下延伸出水平的第二隔板,所述推料机构设置于进料平台和第一隔板之间,所述收料机构设置于出料平台和第二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若干根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第一底座的上表面,第一底座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一隔板上表面;所述推料机构上对应于推杆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道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延伸至推料机构靠近升降台一端,所述推杆穿过第一通槽并延伸至推料机构的上方,所述推杆与所述托杆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底座的两端下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向上延伸出若干组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托杆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底座的后端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第二隔板上表面;出料平台上对应于支撑杆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道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延伸至出料平台靠近升降台一端;

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竖直的收料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低于出料平台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收料杆与支撑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低于出料平台的上表面1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设有第二滑槽,第二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平行设置有进料平台和出料平台,并通过推料机构推动料盒至升降台,再由收料机构收集装满芯片的料盒。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在进料平台放入定量空料盒,装置会自动将料盒转移至出料平台,省时省力。同时通过气缸驱动压板与底部的托板相配合,保证料盒在升降台上的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片机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收料平台与第二隔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升降台抓取空料盒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满料盒从升降台移至收料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料盒位于出料平台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包括推料机构2、进料平台4、收料机构3、出料平台5和升降台1,所述出料平台5平行设置于进料平台4上方,所述升降台1设置于进料平台4和出料平台5一侧,底部的进料平台4用于存储空的料盒,相对应的,上部的出料平台5用于存储装载完芯片框架的料盒,升降台1用于将料盒从进料平台4传输至上部的出料平台5并完成框架在料盒内的填充;结合图5,升降台1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11、机架12和压紧机构,机架12与丝杠11形成滚珠丝杠11副,所述丝杠11由丝杠11电机驱动;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13和两根水平的托杆15,托杆15设置于压板13下方,所述压板1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气缸14并由第一气缸14驱动,第一气缸14和托杆15设置在机架12前端,压板13在第一气缸14的驱动下实现压板13相对于机架12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如图2所示,进料平台4和出料平台5的两侧向下延伸出水平的隔板,所述进料平台4和出料平台5与隔板之间便是容纳推料机构2和出料机构的空间。具体地,所述进料平台4的两侧向下延伸出水平的第一隔板6,出料平台5的两侧向下延伸出水平的第二隔板7,所述推料机构2设置于进料平台4和第一隔板6之间,所述收料机构3设置于出料平台5和第二隔板7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推料机构2包括第一底座21和若干根推杆22,所述推杆22设置于第一底座21的上表面,第一底座21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气缸23,第二气缸23固定于第一隔板6上表面;推料机构2上对应于推杆22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道第一通槽41,所述第一通槽41延伸至推料机构2靠近升降台1一端,推杆22穿过第一通槽41并延伸至推料机构2的上方,所述推杆22与所述托杆15错位设置;第一隔板6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61,第一底座21的两端下端设置有第一滑块24,第一滑槽61和第一滑块24相配合使得第一底座21可在第二气缸23的驱动下沿第一滑槽61位移。本实施例中的推料机构2将驱动主体置于进料平台4下方,依靠伸出推料机构2上端的推杆22推动空的料盒,节约了工作空间,简化了驱动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收料机构3包括第二底座31,第二底座31向上延伸出若干组水平设置的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与所述托杆15错位设置。第二底座31的后端设置有第三气缸33,第三气缸33固定于第二隔板7上表面;出料平台5上对应于支撑杆32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道第二通槽51,所述第二通槽51延伸至出料平台5靠近升降台1一端;类似的,第二隔板7的两侧设有第二滑槽71,第二底座3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滑块34,第二滑槽71和第二滑块34相配合使得第二底座31可在第三气缸33的驱动下沿第二滑槽71位移。

支撑杆32的上表面应低于出料平台5的上表面,否则在收料过程中,料盒将停留在支撑杆32上,而不会向出料平台5上转移;同时,支撑杆和出料平台上表面的高度差也不应太大,在本实施例当中,支撑杆32的上表面低于出料平台5上表面1mm,避免落差过大导致料盒移动过程中被出料平台5的端部阻挡。

支撑杆32的末端设置有竖直的收料杆35,收料杆35与支撑杆32一体成型。当料盒到达出料平台5时,收料杆35同时推动出料平台5上已有的料盒,使其向出料平台5的内部移动,增大出料平台5内料盒的存储空间。

如图6-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仪器工作前,首先将数个空的料盒置入下部的进料平台4,升降台1的托杆15下降至进料平台4上平面相平,第二气缸23启动,推料机构2利用前部的推杆22推动空料盒直至行程终端;此时料盒位于托杆15上端,第一气缸14启动,压板13下压,料盒即被固定位置;丝杠11电机启动,带动压紧机构和料盒上移,完成料盒内框架的逐步填充;最终托杆15带动料盒升至最高点,第三气缸33推动收料机构3直至到达料盒下方;第一气缸14带动压板13上升,托杆15下移,由于支撑杆32和托杆15彼此错开,支撑杆32和托杆15不会发生触碰,料盒完成从托杆15至支撑杆32的转移;第三气缸33带动收料机构3收回,料盒由于和支撑杆32之间的静摩擦力跟随支撑杆32来到出料平台5,再在收料杆的带动下向出料平台的内部移动。此时第一气缸14继续带动托杆15下移至进料平台4的出口,如此循环以完成对料盒的上下料,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在进料平台4放入空料盒,再于出料平台5取走装料完毕的料盒即可,省时省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料机构、进料平台、收料机构、出料平台和升降台,所述出料平台平行设置于进料平台上方,所述升降台设置于进料平台和出料平台一侧;

所述升降台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机架和压紧机构,所述机架与丝杠形成滚珠丝杠副,所述丝杠由丝杠电机驱动;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和两根水平的托杆,托杆设置于压板下方,所述压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气缸并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气缸和托杆设置在机架前端,压板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实现压板相对于机架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平台的两侧向下延伸出水平的第一隔板,出料平台的两侧向下延伸出水平的第二隔板,所述推料机构设置于进料平台和第一隔板之间,所述收料机构设置于出料平台和第二隔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和若干根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第一底座的上表面,第一底座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一隔板上表面;所述推料机构上对应于推杆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道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延伸至推料机构靠近升降台一端,所述推杆穿过第一通槽并延伸至推料机构的上方,所述推杆与所述托杆错位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底座的两端下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向上延伸出若干组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托杆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底座的后端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第二隔板上表面;出料平台上对应于支撑杆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道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延伸至出料平台靠近升降台一端;

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竖直的收料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低于出料平台的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杆与支撑杆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低于出料平台的上表面1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设有第二滑槽,第二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片机的升降装置,包括推料机构、进料平台、收料机构、出料平台和升降台,所述出料平台平行设置于进料平台上方,所述升降台设置于进料平台和出料平台一侧。所述升降台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机架和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板和两根水平的托杆,托杆设置于压板下方,所述压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气缸并由第一气缸驱动;本实用新型平行设置有进料平台和出料平台,并通过推料机构推动料盒至升降台,再由收料机构收集装满芯片的料盒。工作人员只需定期在进料平台放入定量空料盒,装置会自动将料盒转移至出料平台,省时省力;同时通过气缸驱动压板与底部的托板相配合,保证料盒在升降台上的稳固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州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