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25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谱技术,特别涉及fid检测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驱动,气相色谱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提高现场检测效率和数据测量的实效性,在线式气相色谱和便携式气相色谱应运而生。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多,为了满足不同工况的需要,对气相色谱检测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现有技术中的fid检测器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通常fid的极化极12与喷嘴相连,电源31为极化极12提供一个200v的电压,与收集极11之间形成一个静电场,样品经燃烧后的正离子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收集极接收,形成一个微弱的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放大后,变换成电压信号,经adc采集后送入计算机系统。这类fid检测器具有诸多不足,如:

1.结构复杂,喷嘴和fid壳体需要绝缘处理,喷嘴普遍使用陶瓷石英玻璃,但是考虑到与地的绝缘就要在火焰喷嘴的下方焊接陶瓷进行隔离,如区域12处。

2.喷嘴容易积碳,容易被污染。

3.喷嘴使用石英,会导致灵敏度下降且易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难度低、成本低的fid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fid检测器,所述fid检测器包括壳体、点火丝和气体进口;所述fid检测器还包括:

收集极,所述收集极连接电源,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电源,所述电源为所述收集极提供负极化电压;

喷嘴,所述喷嘴接地,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喷嘴和通电的收集极间形成静电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结构简单;

合并了收集极和极化极,极化电压直接接到收集极上,减少了一个电极,节省了fid的体积,节约了成本;

小体积的fid检测器,可以更方便地集成到手持设备以及防爆设备中;

2.制造难度低;

喷嘴接地,极化电压采用负电压收集离子,简化喷嘴的设计,避免了绝缘体和金属体的焊接工艺,简化了设计,降低了制造难度,成本低。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fid检测器的结构简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fid检测器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fid检测器的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所述fid检测器包括:

壳体、点火丝和各种气体进口;这些结构均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收集极11,所述收集极11连接壳体外的电源32,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直流电源32,所述直流电源32为所述收集极11提供负极化电压;

喷嘴13,所述喷嘴13采用导体材料,如不锈钢,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通过连接线接地;所述喷嘴13和通电的收集极11间形成静电场。

上述fid检测器的工作方式为:

电源32为收集极11提供一个200v的直流负电压,喷嘴13和收集极11之间形成一个静电场,样品经燃烧后的正离子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收集极接收,形成一个微弱的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放大后,变换成电压信号,经adc采集后送入计算机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石实施例达到的益处在于:无需设置单独的极化极,无需在喷嘴和极化极间做绝缘隔离,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加工制造难度低。


技术特征:

1.fid检测器,所述fid检测器包括壳体、点火丝和气体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fid检测器还包括:

收集极,所述收集极连接电源,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电源,所述电源为所述收集极提供负极化电压;

喷嘴,所述喷嘴接地,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喷嘴和通电的收集极间形成静电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i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采用导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id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FID检测器,所述FID检测器包括壳体、点火丝和气体进口;收集极连接电源,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电源为所述收集极提供负极化电压;喷嘴接地,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喷嘴和通电的收集极间形成静电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鑫;齐宇;谢志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