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1-27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导管注模液的配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配制用于制造神经导管的注模液,经人工称量配制,手工搅拌溶解,手工混合后得到注模液,效率低下,容易产生气泡和混合不均的现象,影响产品品质。为了解决注模液中容易产生气泡,混合不均的现象,也为了配制提高注模液的效率,我们通过对配制制造神经导管注模液的自动配料混匀装置进行改进,来方便操作人员完成配制注模液工作,并提高注模液质量,提高使用效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配料混匀装置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神经导管的注模液进行自动配料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配料混匀装置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自动配料混匀装置有这样的缺点:自动配料混匀装置进行固定原料的加料时容易洒落,自动配料混匀装置添加固体原料的设备不便于清洁和自动配料混匀装置配制的注模液容易产生气泡,因此要对现在的自动配料混匀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自动配料混匀装置进行固定原料的加料时容易洒落,自动配料混匀装置添加固体原料的设备不便于清洁和自动配料混匀装置配制的注模液容易产生气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包括固定机架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固定机架的顶部安装有粉料仓,所述粉料仓的底端设置有吸料机,所述固定机架靠近吸料机的底端处固定有称料斗,其中,

所述固定机架的下方设置有输料架,所述输料架的两端处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外侧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料架上方的两侧处安装有侧板,所述输料架的底端处设置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的底端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钢刷辊,所述输料架远离固定机架的一端设置有混合罐,所述输料架通过支架与混合罐顶端的一侧进行对接,所述输料架靠近支架的一端与导料管对接,所述导料管远离输料架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混合罐的顶端进行对接;

所述混合罐与支撑机架的一侧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机架的顶端安装有液体储罐,所述液体储罐的一侧对接安装有加料泵管道,所述加料泵管道通过流量计与混合罐的顶端进行对接,所述混合罐的顶端中部处固定有电机,所述混合罐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电机伸入混合罐内部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混合罐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合罐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加热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混合罐的底端表面处。

优选的,所述导向滑道和输料架之间呈倾斜分布,且导向滑道的宽度和侧板两侧的宽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钢刷辊和凹槽之间呈贯穿连接,且钢刷辊的轴心线和凹槽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并且钢刷辊和输送带的上表面之间呈滚动对接。

优选的,所述导料管的宽度和侧板的宽度相同,且导料管和输送带的顶端互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液体储罐在支撑机架上呈垂直式分布,且液体储罐一侧的加料泵管道和搅拌轴的轴心线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呈等间隔环状分布在混合罐的底端表面,且超声波发生器和混合罐的底端表面之间呈垂直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将各种固体原料从粉料仓经过吸料机吸入相应的称料斗中称量,按预设比例投到输料架上,再将输料架通过导向滑道和两侧表面的侧板,将固定机架上的粉料仓中的固体原料定向排到输送带上,从而在进行配料时避免出现原料洒落;

(2)、该自动配料混匀装置,运转的输送带和凹槽中的钢刷辊进行相互转动,使得钢刷辊对靠近导向滑道底端的输送带上表面进行滚刷清扫,从而方便运转的钢刷辊对输送带的上表面原料进行清洁;

(3)、该自动配料混匀装置,通过加热器对混合罐内部原料加热到设定温度后,通过真空泵将搅拌中的注模液抽至设定的真空度,使得搅拌轴开始加速搅拌,到预设时间后,超声波发生器在混合罐的底端开始工作,从而方便对注模液的配制进行气泡的消除,来提高注模液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配料混匀装置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机架;2、粉料仓;3、吸料机;4、称料斗;5、输料架;6、传动轮;7、输送带;8、侧板;9、导向滑道;10、凹槽;11、钢刷辊;12、混合罐;13、支架;14、导料管;15、进料斗;16、支撑机架;17、液体储罐;18、加料泵管道;19、流量计;20、电机;21、真空泵;22、搅拌轴;23、出料口;24、加热器;25、超声波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包括固定机架1、粉料仓2、吸料机3、称料斗4、输料架5、传动轮6、输送带7、侧板8、导向滑道9、凹槽10、钢刷辊11、混合罐12、支架13、导料管14、进料斗15、支撑机架16、液体储罐17、加料泵管道18、流量计19、电机20、真空泵21、搅拌轴22、出料口23、加热器24和超声波发生器25,所述固定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粉料仓2,所述粉料仓2的底端设置有吸料机3,所述固定机架1靠近吸料机3的底端处固定有称料斗4,其中,

所述固定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输料架5,所述输料架5的两端处连接有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的外侧设置有输送带7,所述输料架5上方的两侧处安装有侧板8,所述输料架5的底端处设置有导向滑道9,所述导向滑道9和输料架5之间呈倾斜分布,且导向滑道9的宽度和侧板8两侧的宽度相匹配,设置导向滑道9和输料架5之间呈倾斜分布,使得导向滑道9对粉料仓2中的固体原料进行定向加料,避免加料洒落,所述导向滑道9的底端处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安装有钢刷辊11,所述钢刷辊11和凹槽10之间呈贯穿连接,且钢刷辊11的轴心线和凹槽10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并且钢刷辊11和输送带7的上表面之间呈滚动对接,设置钢刷辊11和输送带7的上表面之间呈滚动对接,使得钢刷辊11对输送带7表面的原料残渣进行清洁,所述输料架5远离固定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混合罐12,所述输料架5通过支架13与混合罐12顶端的一侧进行对接,所述输料架5靠近支架13的一端与导料管14对接,所述导料管14的宽度和侧板8的宽度相同,且导料管14和输送带7的顶端互不接触,设置导料管14的宽度和侧板8的宽度相同,使得导料管14对输送带7向混合罐12的导料进行防溅落,所述导料管14远离输料架5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斗15,所述进料斗15与混合罐12的顶端进行对接;

所述混合罐12与支撑机架16的一侧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机架16的顶端安装有液体储罐17,所述液体储罐17在支撑机架16上呈垂直式分布,且液体储罐17一侧的加料泵管道18和搅拌轴22的轴心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液体储罐17一侧的加料泵管道18和搅拌轴22的轴心线之间相互平行,使得加料泵管道18带动液体原料稳定分隔的注入混合罐12中,所述液体储罐17的一侧对接安装有加料泵管道18,所述加料泵管道18通过流量计19与混合罐12的顶端进行对接,所述混合罐12的顶端中部处固定有电机20,所述混合罐12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真空泵21,所述电机20伸入混合罐12内部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22,所述混合罐12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23,所述混合罐12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加热器24,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5安装在混合罐12的底端表面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5呈等间隔环状分布在混合罐12的底端表面,且超声波发生器25和混合罐12的底端表面之间呈垂直分布,设置超声波发生器25呈等间隔环状分布在混合罐12的底端表面,使得超声波发生器25运转对混合罐12内部进行消除气泡。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自动配料混匀装置时,首先,该自动配料系统工作时,根据所设定神经导管的注模液配方,将各种固体原料从粉料仓2经过吸料机3吸入相应的称料斗4中称量,按预设比例投进输料架5中,输料架5通过一端的导向滑道9和侧板8,将固定机架1上的粉料仓2中的固体原料排到输送带7上,并且通过输送带7将多种固体原料通过顶端一侧的导料管14和进料斗15注入进混合罐12中,使得混合罐12通过电机20一端的搅拌轴22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将各种液体原料从液体储罐17中按照预设比例加入混合罐12中,该混匀系统接收到原料后,加热器24通电对混合罐12内部原料的搅拌进行加热,当混合罐12内部原料到达设定温度后,通过真空泵21将搅拌中的注模液抽至设定的真空度,使得搅拌轴22开始加速搅拌,到预设时间后,超声波发生器25开始工作,辅助消除气泡,得到所需的注模液,输送带7运转带动多种固体原料进行配料时,运转的输送带7带动凹槽10中的钢刷辊11进行转动,使得钢刷辊11对靠近导向滑道9底端的输送带7上表面进行滚刷,使得钢刷辊11对输送带7的上表面进行清洁,避免输送带7的表面粘附原料影响配料的原料比例,原料配制完成后,通过混合罐12底端的出料口23进行排出,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包括固定机架(1)和超声波发生器(2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粉料仓(2),所述粉料仓(2)的底端设置有吸料机(3),所述固定机架(1)靠近吸料机(3)的底端处固定有称料斗(4),其中,

所述固定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输料架(5),所述输料架(5)的两端处连接有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的外侧设置有输送带(7),所述输料架(5)上方的两侧处安装有侧板(8),所述输料架(5)的底端处设置有导向滑道(9),所述导向滑道(9)的底端处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安装有钢刷辊(11),所述输料架(5)远离固定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混合罐(12),所述输料架(5)通过支架(13)与混合罐(12)顶端的一侧进行对接,所述输料架(5)靠近支架(13)的一端与导料管(14)对接,所述导料管(14)远离输料架(5)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斗(15),所述进料斗(15)与混合罐(12)的顶端进行对接;

所述混合罐(12)与支撑机架(16)的一侧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机架(16)的顶端安装有液体储罐(17),所述液体储罐(17)的一侧对接安装有加料泵管道(18),所述加料泵管道(18)通过流量计(19)与混合罐(12)的顶端进行对接,所述混合罐(12)的顶端中部处固定有电机(20),所述混合罐(12)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真空泵(21),所述电机(20)伸入混合罐(12)内部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22),所述混合罐(12)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23),所述混合罐(12)的下方表面设置有加热器(24),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5)安装在混合罐(12)的底端表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道(9)和输料架(5)之间呈倾斜分布,且导向滑道(9)的宽度和侧板(8)两侧的宽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刷辊(11)和凹槽(10)之间呈贯穿连接,且钢刷辊(11)的轴心线和凹槽(10)的轴心线相互重合,并且钢刷辊(11)和输送带(7)的上表面之间呈滚动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14)的宽度和侧板(8)的宽度相同,且导料管(14)和输送带(7)的顶端互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储罐(17)在支撑机架(16)上呈垂直式分布,且液体储罐(17)一侧的加料泵管道(18)和搅拌轴(22)的轴心线之间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25)呈等间隔环状分布在混合罐(12)的底端表面,且超声波发生器(25)和混合罐(12)的底端表面之间呈垂直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配料混匀装置,包括固定机架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固定机架的顶部安装有粉料仓,所述粉料仓的底端设置有吸料机,所述固定机架靠近吸料机的底端处固定有称料斗,其中,所述固定机架的下方设置有输料架,所述输料架的底端处设置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的底端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钢刷辊,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混合罐的底端表面处。该自动配料混匀装置,通过加热器对混合罐内部原料加热到设定温度后,通过真空泵将搅拌中的注模液抽至设定的真空度,使得搅拌轴开始加速搅拌,到预设时间后,超声波发生器在混合罐的底端开始工作,从而方便对注模液的配制进行气泡的消除,来提高注模液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英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