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货叉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叉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仓库、车站、港口,尤其是机械行业企业,在进行货物的装卸和搬运中,都离不开叉车作业,叉车作业时,货叉起到主要的作用。
货叉整体呈“l”型,包括叉臂和叉柄,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叉车的安全作业等方面。现有的货叉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取与待加工货叉截面相同的型材;按工艺要求长度下料,并切割出所需要的斜面;切割后的型材在折弯处局部加热,利用模具折弯;再利用冲压模具,将货叉折弯角内部位的突起挤压到弯角的外部,进行平肘;焊接挂钩后热处理。一般来说,货叉成型后为了保证货叉的质量,需要对钩挂和折弯处采用磁粉探伤仪进行探伤,来查看货叉挂钩处和折弯处是否有裂纹等不良缺陷,在探伤过程中需要进行翻转货叉的动作,目前多为人工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货叉探伤装置,通过在升降机构上设置具有磁吸能力的旋转机构,实现机械自动翻转货叉,继而方便对货叉进行探伤,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升降机构;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升降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旋转部背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侧面固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货叉传送工位的上方,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旋转部的端部下表面设有磁吸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主体立柱,所述主体立柱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升降辊道,所述升降辊道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旋转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
具有第一传动件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于所述主体立柱的顶端;
链轮机构,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包括:
具有第二传动件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支撑板固接且设于所述主体立柱的侧面,所述第二驱动部所在侧面与所述升降辊道所在侧面相邻;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
有齿回转支承,其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固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外圈与所述支撑部固接,且所述外圈与所述齿轮共面、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链轮机构包括:
第一双排链轮,所述第一双排链轮设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
第二双排链轮,所述第二双排链轮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链条,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双排链轮和所述第二双排链轮啮合,并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双排链轮和所述第二双排链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有转轴,所述第二双排链轮设于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
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与所述旋转部固接;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卡板固接,所述磁吸部固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磁吸部为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主体立柱的底端固接,且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磁吸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的货叉探伤装置,在升降机构上设置具有磁吸能力的可旋转机构,从而通过通磁吸部对货叉进行吸附后,再通过旋转部实现翻转,该过程可自动完成,从而减轻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货叉探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货叉探伤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旋转部50和链轮机构40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货叉探伤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货叉探伤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1中货叉探伤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0-主体立柱、20-底座、30-第一驱动部、40-链轮机构、50-旋转部、60-支撑部、70-磁吸部、101-升降辊道、102-支撑板、403-第一链轮、402-第二链轮、403-链条、501-第二驱动部、502-齿轮、503-有齿回转支承、601-固定卡板、60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货叉探伤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其具体结构如图1中所示的,升降机构包括主体立柱10、底座20、第一驱动部30和链轮机构40,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部50、支撑部60和磁吸部70,旋转机构与升降机构滑动连接,从而在升降机构上实现升降。
请继续参阅图1,主体立柱10用于支撑升降机构,其形状没有具体的限定,只要是直立的结构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立柱10选择长方体结构立柱,继而方便旋转机构的升降。底座20与主体立柱10固定连接,用于支撑主体立柱101的稳定,如图1中所示的,主体立柱10的底端固接在底座20的上端面,底座20与主体立柱10的连接方式没有具体限定,本领域中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均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立柱10和底座20为焊接或者一体成型,更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在主体立柱10与底座20的连接处还焊接有角板,进一步保持装置的稳定性。请继续参阅图1,在主体立柱10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升降辊道101,本实施例中,升降辊道101具有两条,且相互平行,其固设方式为本领域中常规的,如铆接、螺纹连接等,没有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连接固定在主体立柱10的侧面上;为了保证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本实施例中,升降辊道101设于主体立柱10位于底座20上方的侧面上,旋转机构滑动连接在升降辊道101上,具体的如图2中所示的,在升降辊道101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02,旋转机构与支撑板102转动连接,一方面旋转机构可在升降辊道101上进行升降,另一方面旋转机构可在支撑板102的表面旋转。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第一驱动部30固设于主体立柱10的顶部,用于驱动旋转机构的升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0为具有传动轴的电机,可实现传动轴正转或反转,继而驱动升降机构的升降,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其他可实现驱动正转或反转的结构也可用于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第一驱动部30的固定位置和方式没有具体的限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即可,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30螺纹连接固定在主体立柱10的顶部,从而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链轮机构40由第一双排链轮401、第二双排链轮402和链条403组成,其中第一双排链轮401设于第一驱动部30的传动轴上,第二双排链轮402与支撑板102转动连接,具体来说,在支撑板102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插设有转轴,第二双排链轮402通过转轴与支撑板102转动连接,且第二双排链轮402所在面与旋转机构相背;进一步的链条403分别与第一双排链轮401和第二双排链轮402啮合,并依次绕过第一双排链轮401和第二双排链轮402构成链轮机构,通过开启第一驱动部30,第一双排链轮401转动,带动第二双排链轮402提升或下降,继而带动旋转机构在升降辊道101上升降。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4,旋转部50包括第二驱动部501、齿轮502和有齿回转支承503,其中第二驱动部501的结构与第一驱动部30类似,均是具有传动轴的电机,这里不再具体阐述。第二驱动部501设于主体立柱10的侧面,且其所在侧面与升降辊道101所在侧面相邻,且第二驱动部501和支撑板102固接,本实施例中为螺纹紧固,具体的如图1中所示的,支撑板102为长方形板,其向第二驱动部501所在侧面延伸,继而将第二驱动部501与其螺纹紧固,从而使得旋转部50随同支撑部60实现升降。请继续参阅图3,齿轮502安装于第二驱动部501的传动轴上,有齿回转支承503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与支撑板102螺纹连接固定,且有齿回转支承503与第二双排链轮402分别设于支撑板102的两侧,有齿回转支承503的外圈与齿轮502共面且啮合,构成齿轮传动,如图4中所示的,齿轮502在第二驱动部501的驱动下转动,在齿轮传动作用下,带动有齿回转支承503的外圈转动。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和图2,支撑部60包括固定卡板601和支撑架602,固定卡板601与有齿回转支承503的外圈螺纹紧固,支撑架602的一端与固定卡板601背离有齿回转支承50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卡板601和支撑架602的固接方式没有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焊接或一体成型。磁吸部70设于支撑架602远离固定卡板601的端部下表面,用于吸附待探伤的货叉,如图5中所示的,支撑架602位于底座20的上方,一方面可维持装置的稳定性,另外一方方面可留出下部空间传送货叉。进一步的,磁吸部70通过螺纹紧固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架602的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磁吸部205为电磁铁,通电即具有磁性,断电则失去磁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本实施例中的货叉探伤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将本实施例中的货叉探伤装置置于货叉传送工位的侧面,即支撑部60置于货叉传送工位的正上方,具体如图6中所示的,待货叉运送到支撑部60的下方时,利用磁探设备检查图6中货叉传送工位上的货叉挂钩处和折弯处,待检查完毕后,启动第一驱动部30,带动第一双排链轮401转动,通过链轮机构40使得旋转部50沿升降辊道101向下运动,待磁吸部70和货叉贴合后,第一驱动部30停止动作,磁吸部70通电,货叉被吸住;然后再开启第一驱动部30,第一驱动部30反转,磁吸部70吸住货叉同旋转部50一起向上运动,待上升到吸住的货叉不和其他设备干涉的安全高度时,第一驱动部30停止动作,此时货叉探伤装置呈图6中所示的第一工作状态。
然后开启第二驱动部501,通过齿轮502转动,齿轮传动带动有齿回转支承503的外圈转动,继而使得支撑部60旋转,待货叉翻转180°后停止,呈图7中所示的第二工作状态,此时再利用磁探设备检测货叉的挂钩处和折弯处,检测完毕后,再开启第二驱动部501,第二驱动部501反转,齿轮502旋转,带动有齿回转支承503的外圈转动,带动支撑部60反向旋转180°后停止;此时再开启第一驱动部30,使支撑部60向下运动,待货叉和货叉传送工位贴合后,第一驱动部30停止动作,将磁吸部70断电,此时磁性消失,磁吸部70和货叉分开,然后再启动第一驱动部30,将支撑部60升起,货叉顺利通过货叉传送工位继续传送,检测结束,如此往复。
该货叉探伤装置可实现货叉的自动翻转,操作自动化,极大减轻了人力资源浪费,减轻了劳动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货叉探伤装置的工作过程可以人工操作完成,也可以将各元件接入控制模块中,并设定相应程序和参数后,通过控制模块自控制探伤过程,这里不再具体阐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升降机构;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升降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旋转部背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侧面固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货叉传送工位的上方,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旋转部的端部下表面设有磁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主体立柱,所述主体立柱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升降辊道,所述升降辊道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旋转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
具有第一传动件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于所述主体立柱的顶端;
链轮机构,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包括:
具有第二传动件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支撑板固接且设于所述主体立柱的侧面,所述第二驱动部所在侧面与所述升降辊道所在侧面相邻;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
有齿回转支承,其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固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外圈与所述支撑部固接,且所述外圈与所述齿轮共面、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机构包括:
第一双排链轮,所述第一双排链轮设于所述第二传动件上;
第二双排链轮,所述第二双排链轮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链条,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双排链轮和所述第二双排链轮啮合,并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双排链轮和所述第二双排链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设有转轴,所述第二双排链轮设于所述转轴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
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与所述旋转部固接;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卡板固接,所述磁吸部固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下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为电磁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叉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主体立柱的底端固接,且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磁吸部的下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