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01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兽药是用于预、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的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其中粉末状的兽药为了便于服用和控制药量,通常加工成颗粒状,而兽药制粒机是一种在粉末状兽药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用于将粉末状兽药加工成颗粒状兽药的装置,其在兽药生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造粒机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没有烘干结构,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增加了人工劳动量,而且容易导致生产的药粒大小不均匀,质量较差,而且增加了企业的购置成本,实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廉,造粒均匀快速,减小了人工劳动量,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包括筒体、驱动机构和造粒组件;

筒体: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脚,筒体的顶板上表面设有防护罩,筒体顶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防护罩顶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弧面与转筒的内弧面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底端延伸至转筒的下方,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支撑架的上表面设有对称分布的弹簧,弹簧的上表面均与网状螺旋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网状螺旋片的外弧面与筒体的内壁面滑动连接,筒体的内壁面底端固定连接有电热丝,筒体的外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驱动机构:设置于驱动机构的顶板上表面;

造粒组件:设置于筒体的中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外弧面,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风机和电热丝的输入端,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廉,造粒均匀快速,而且能够及时对药粒烘干,减少了后续加工工序,减小了人工劳动量,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和齿盘,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上表面,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弧面与防护罩侧壁设置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左侧端头固定连接有齿轮,齿盘有两个且分别与转轴和转筒的顶端外弧面固定连接,齿轮分别与两个齿盘啮合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驱动造粒组件转动,从而进行造粒。

进一步的,所述造粒组件包括挤料螺旋片、网板和切割板,所述螺旋片固定连接于转筒的外弧面下端,螺旋片的外弧面与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网板固定连接于筒体的内壁中部,网板中部设置的通孔内壁与转轴的底端外弧面转动连接,切割板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底端外弧面,切割板的下表面与网板的上表面接触,螺旋片和网板对物料进行挤压使药物成型,然后通过切割板的转动对成型后的药物剪切成颗粒状。

进一步的,所述网板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成型孔,切割板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切割孔,切割孔与成型孔位置对应,切割孔呈槽口型结构,便于颗粒成型。

进一步的,还包括振动器和出料板,所述振动器固定连接于网状螺旋片的下表面,出料板固定连接于网状螺旋片的底端侧面,出料板与筒体侧壁底端设置的出料口下表面固定连接,出料板为弹性出料板,振动器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便于进行卸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具有以下好处:

从筒体侧壁上端的注料口注入混合好的半固态药物,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两个齿盘反向转动,下方的齿盘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挤料螺旋片转动,挤料螺旋片不断将药物原料向下挤压,药物经过成型孔时被挤压成条状结构,上方的齿盘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底端带动切割板转动,切割板转动时成型孔的侧壁对条状的药物切割,使药物成粒状,振动器启动不断振动网状螺旋片,药粒在网状螺旋片的振动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同时风机启动使电热丝周围的热空气向上流动,热空气向上流动对药粒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药粒通过出料板排出筒体,该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廉,造粒均匀快速,而且能够及时对药粒烘干,减少了后续加工工序,减小了人工劳动量,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支脚、3plc控制器、4防护罩、5驱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齿轮、53齿盘、6造粒组件、61挤料螺旋片、62网板、621成型孔、63切割板、631切割孔、7安装板、8出料板、9转轴、10转筒、11振动器、12支撑架、13弹簧、14网状螺旋片、15风机、16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包括筒体1、驱动机构5和造粒组件6;

筒体1: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脚2,筒体1的顶板上表面设有防护罩4,筒体1顶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10,防护罩4顶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外弧面与转筒10的内弧面转动连接且转轴9的底端延伸至转筒10的下方,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5,支撑架12的上表面设有对称分布的弹簧13,弹簧13的上表面均与网状螺旋片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网状螺旋片14的外弧面与筒体1的内壁面滑动连接,筒体1的内壁面底端固定连接有电热丝16,筒体1的外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药粒在网状螺旋片14的振动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同时风机15启动使电热丝16周围的热空气向上流动,热空气向上流动对药粒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药粒通过出料板8排出筒体1;

驱动机构5:设置于驱动机构5的顶板上表面,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齿轮52和齿盘53,驱动电机5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7的上表面,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外弧面与防护罩4侧壁设置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左侧端头固定连接有齿轮52,齿盘53有两个且分别与转轴9和转筒10的顶端外弧面固定连接,齿轮52分别与两个齿盘53啮合连接,驱动电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带动两个齿盘53反向转动,下方的齿盘53带动转筒10转动,上方的齿盘53带动转轴9转动;

造粒组件6:设置于筒体1的中部,造粒组件6包括挤料螺旋片61、网板62和切割板63,螺旋片61固定连接于转筒10的外弧面下端,螺旋片61的外弧面与筒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网板62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内壁中部,网板62中部设置的通孔内壁与转轴9的底端外弧面转动连接,切割板63固定连接于转轴9的底端外弧面,切割板63的下表面与网板62的上表面接触,网板62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成型孔621,切割板63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切割孔631,切割孔631与成型孔621位置对应,转筒10带动挤料螺旋片61转动,挤料螺旋片61不断将药物原料向下挤压,药物经过成型孔621时被挤压成条状结构,转轴9的底端带动切割板63转动,切割板63转动时成型孔621的侧壁对条状的药物切割,使药物成粒状;

其中:还包括振动器11和出料板8,振动器11固定连接于网状螺旋片14的下表面,出料板8固定连接于网状螺旋片14的底端侧面,出料板8与筒体1侧壁底端设置的出料口下表面固定连接,出料板8为弹性出料板,振动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振动器11启动不断振动网状螺旋片14,药粒在网状螺旋片14的振动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外弧面,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风机15和电热丝16的输入端。

在使用时:从筒体1侧壁上端的注料口注入混合好的半固态药物,启动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带动两个齿盘53反向转动,下方的齿盘53带动转筒10转动,转筒10带动挤料螺旋片61转动,挤料螺旋片61不断将药物原料向下挤压,药物经过成型孔621时被挤压成条状结构,上方的齿盘53带动转轴9转动,转轴9的底端带动切割板63转动,切割板63转动时成型孔621的侧壁对条状的药物切割,使药物成粒状,振动器11启动不断振动网状螺旋片14,药粒在网状螺旋片14的振动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同时风机15启动使电热丝16周围的热空气向上流动,热空气向上流动对药粒进行烘干,烘干后的药粒通过出料板8排出筒体1。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3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驱动电机51、振动器11、风机15和电热丝16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驱动电机51建议选用东莞市威邦机电有限公司出品的卧式齿轮减速马达,振动器11可选用河南伟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出品的cz10电磁仓壁振动器,plc控制器3控制驱动电机51、振动器11、风机15和电热丝16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驱动机构(5)和造粒组件(6);

筒体(1):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脚(2),筒体(1)的顶板上表面设有防护罩(4),筒体(1)顶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10),防护罩(4)顶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外弧面与转筒(10)的内弧面转动连接且转轴(9)的底端延伸至转筒(10)的下方,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机(15),支撑架(12)的上表面设有对称分布的弹簧(13),弹簧(13)的上表面均与网状螺旋片(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网状螺旋片(14)的外弧面与筒体(1)的内壁面滑动连接,筒体(1)的内壁面底端固定连接有电热丝(16),筒体(1)的外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

驱动机构(5):设置于驱动机构(5)的顶板上表面;

造粒组件(6):设置于筒体(1)的中部;

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3),所述plc控制器(3)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外弧面,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风机(15)和电热丝(16)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齿轮(52)和齿盘(53),所述驱动电机(5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7)的上表面,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外弧面与防护罩(4)侧壁设置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左侧端头固定连接有齿轮(52),齿盘(53)有两个且分别与转轴(9)和转筒(10)的顶端外弧面固定连接,齿轮(52)分别与两个齿盘(53)啮合连接,驱动电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组件(6)包括挤料螺旋片(61)、网板(62)和切割板(63),所述螺旋片(61)固定连接于转筒(10)的外弧面下端,螺旋片(61)的外弧面与筒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网板(62)固定连接于筒体(1)的内壁中部,网板(62)中部设置的通孔内壁与转轴(9)的底端外弧面转动连接,切割板(63)固定连接于转轴(9)的底端外弧面,切割板(63)的下表面与网板(62)的上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62)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成型孔(621),切割板(63)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切割孔(631),切割孔(631)与成型孔(621)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器(11)和出料板(8),所述振动器(11)固定连接于网状螺旋片(14)的下表面,出料板(8)固定连接于网状螺旋片(14)的底端侧面,出料板(8)与筒体(1)侧壁底端设置的出料口下表面固定连接,出料板(8)为弹性出料板,振动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包括筒体、驱动机构和造粒组件;筒体:其外弧面下端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支脚,筒体的顶板上表面设有防护罩,筒体顶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防护罩顶板中部设置的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弧面与转筒的内弧面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底端延伸至转筒的下方,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支撑架的上表面设有对称分布的弹簧,弹簧的上表面均与网状螺旋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网状螺旋片的外弧面与筒体的内壁面滑动连接,该药物加工工艺中用的造粒机,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廉,造粒均匀快速,减小了人工劳动量,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宁;杨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凯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