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流动式起重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其包括履带式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随车起重机。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中使用流动式起重机进行起重吊装作业。但是在流动式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生产吊装安全伤亡事故。究其原因是由于流动式起重机缺少隔离和预警、警示装置,传统起重吊装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只是使用警戒线、警示标志牌进行防护,由于使用费时、不固定,很多时间就不做防护进行吊装作业,因此,在流动式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结构合理,利用图像采集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组合作用,有效消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流动式起重机的安全作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包括预警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预警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流动式起重机;所述预警组件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图像采集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所述图像采集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设置于壳体的同一个侧板并与流动式起重机的控制室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磁力座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磁力座的连接杆球铰接,所述预警组件的壳体与所述转接板连接;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警戒带卷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侧板设置有矩形孔,警戒带卷轴的警戒带经由所述矩形孔穿出以形成隔离区域。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图像采集器为180°高清摄像头,其采集流动式起重机的周边信息并同步至所述控制室的显示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电源模块,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以为预警组件供电。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矩形孔的宽度为警戒带厚度的1.5-3倍。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警戒带卷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侧板设置有矩形孔,警戒带卷轴的警戒带经由所述矩形孔穿出以形成隔离区域。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警示灯和警示喇叭,其与所述控制室连接;所述警示灯为led灯,其发出频闪以实现警示;所述警示喇叭发出语音提醒以实现警示。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侧面和/或底面预设有螺纹孔,螺钉通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预警组件与固定组件连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部竖直设置有立杆,所述警戒带卷轴套设于所述立杆。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立杆由聚氨酯制成,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转接板的中部设置有突出部,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为球状结构,所述突出部的内部设置有球碗结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接板球铰接。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突出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磁力座的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部并由锁紧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结构合理,利用图像采集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组合作用,有效消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流动式起重机的安全作业。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警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11及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警戒带卷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组件的部件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应用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使用的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
10.预警组件;11.壳体;11a.矩形孔;11b.螺纹孔;11c.立杆;12.盖板;13.图像采集器;14.红外传感器;15.微波雷达;16.电源模块;17.警戒带卷轴;17a.警戒带;18.警示灯;19.警示喇叭;
20.固定组件;21.磁力座;21a.连接杆;22.转接板;22a.突出部;22b.连接部;23.锁紧部;
30.控制室;
2.流动式起重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0是本申请所述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1包括预警组件10和固定组件20,所述预警组件10通过固定组件20可拆卸地连接于流动式起重机,以对流动式起重机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警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预警组件10包括壳体11和盖板12,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图像采集器13、红外传感器14和微波雷达15,所述图像采集器13、红外传感器14和微波雷达15设置于壳体11的侧板并与流动式起重机的控制室30连接。
图5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固定组件20包括磁力座21和转接板22,所述转接板22与所述磁力座21的连接杆21a铰接,所述预警组件10的壳体11与所述转接板22连接。图5中,磁力座21设置多个铰接的连接杆件,其相互铰接固定,以便灵活调整连接杆21a末端固定的转接板22的位置及姿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图像采集器13为180°高清摄像头,其采集流动式起重机的周边信息并同步至所述控制室30的显示器。流动式起重机驾驶座内的作业人员可通过显示器实时获知起重机的周边环,以便及时做出应急处理。
图2及图3中,所述预警组件10还包括电源模块16,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内部以为预警组件10供电。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器13、红外传感器14和微波雷达15设置于壳体11的同一个侧板。可以理解的是,其可以分散设置于壳体11的不同侧板,只要设置的传感器及监测装置朝向流动式起重机的外部监测即可。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14的类型为jrf930,以便使用红外传感器施工安全警戒区域的监控。
图2中,所述预警组件10还包括警戒带卷轴17,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内部,壳体11的侧板设置有矩形孔11a,如图3所示,警戒带卷轴17的警戒带17a经由所述矩形孔11a穿出以形成隔离区域。矩形孔11a的宽度是警戒带17a厚度的1.5-3倍,警戒带17a经由矩形孔11a自由伸缩,以方便牵拉警戒带17a形成安全警戒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警组件10还包括警示灯18和警示喇叭19,其与所述控制室30连接;所述警示灯18为led灯,其发出频闪以实现警示;所述警示喇叭19发出语音提醒以实现警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11的侧面和/或底面预设有螺纹孔11b,螺钉通过所述螺纹孔11b将所述预警组件10与固定组件20连接为一体。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1的侧面设置有螺纹孔11b,其与图像采集器13、红外传感器14和微波雷达15固定的侧板相对,以便保证图像采集器13、红外传感器14和微波雷达15朝向流动式起重机的外侧实施监测。
图3中,所述壳体11的内部竖直设置有立杆11c,所述警戒带卷轴17套设于所述立杆11c。所述立杆11c由聚氨酯制成,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11。可以理解的是,立杆11c也可以由其他非金属材料制成,如abs、pvc等,以减轻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的重量。警戒带17a经由所述矩形孔11a穿出以形成隔离区域。警戒带17a的末端设置有u形卡扣,以便与匹配的连接端连接为一体,将警戒带17a牵拉固定形成警戒区域。
图7中,所述转接板22的中部设置有突出部22a,所述连接杆21a的外端为球状结构,所述突出部22a的内部设置有球碗结构,所述连接杆21a与所述转接板22球铰接。所述突出部22a设置有连接部22b,所述磁力座21的连接杆21a穿过所述连接部22b并由锁紧部23连接。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22b为管状结构,其沿长度方向设置长条形间隙结构,以便使用锁紧部23将调整后的转接板22的位置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长条形间隙结构的长度为连接部22b的长度的60%-80%,其宽度不大于0.5mm且不小于0.2mm。
旋转锁紧部23,可将转接板22沿球铰接处调整倾斜角度,以便调整固定在转接板22上的预警组件的倾斜角度,以合理覆盖流动式起重机需要监测的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组件2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只要能够灵活调整预警组件10的位置和姿态即可。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转接板22由工程塑料制成,以有效保证转接板22的强度,同时减轻转接板22的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板22由聚四氟乙烯、abs和/或pvc等制成。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流动式起重机2的四角朝向外侧的支撑装置上设置有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1,在流动式起重机的上部也设置有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1。对于设置在流动式起重机2外侧的支撑装置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1,施工人员可以将警戒带17a经由所述矩形孔11a穿出以形成隔离区域。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应用实施例的俯视图,图9使用同心圆的虚线示出了图像采集器13监测的区域,其监测宽度为500mm-1500mm,图像采集器13监测的图像可实时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传输至流动式起重机的控制室30。
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的使用步骤,其流程图,如图10所示,其包括:
首先,将预警组件10通过固定组件20安装于流动式起重机;
接着,调节预警组件10相对于固定面的倾斜角度;
然后,通过图像采集器13、红外传感器14和微波雷达15组合判定是否有人员进入安全警戒区域;若有人员进入安全警戒区域,则预警组件10向流动式起重机的控制室30发出警示。
具体地,图像采集器13侧重于现场图像的采集,红外传感器14侧重于起重机现场温度场的变化,微波雷达15侧重于移动物体的监测。在进行安全警戒区域判定时,首先,利用图像采集器13判定起重机周边是否有人员活动,若有人员活动,则警示喇叭19发出滴滴声;接着,使用红外传感器14对周围环境的热场分布进行监测,若有人员活动,则警示灯18发出闪烁,以及时提醒误入警戒区域的人员;最后,使用微波雷达15监测并提醒人员已经进入了安全警戒区域,以有效提醒现场施工人员。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结构合理,利用图像采集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组合作用,有效消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流动式起重机的安全作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警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预警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流动式起重机;所述预警组件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图像采集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所述图像采集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雷达设置于壳体的同一个侧板并与流动式起重机的控制室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磁力座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磁力座的连接杆球铰接,所述预警组件的壳体与所述转接板连接;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警戒带卷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侧板设置有矩形孔,警戒带卷轴的警戒带经由所述矩形孔穿出以形成隔离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器为180°高清摄像头,其采集流动式起重机的周边信息并同步至所述控制室的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电源模块,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以为预警组件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孔的宽度为警戒带厚度的1.5-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警示灯和警示喇叭,其与所述控制室连接;所述警示灯为led灯,其发出频闪以实现警示;所述警示喇叭发出语音提醒以实现警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和/或底面预设有螺纹孔,螺钉通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预警组件与固定组件连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竖直设置有立杆,所述警戒带卷轴套设于所述立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由聚氨酯制成,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的中部设置有突出部,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为球状结构,所述突出部的内部设置有球碗结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接板球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安全作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磁力座的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部并由锁紧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