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02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顶保护装置,具体是一种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属于机械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起重机吊钩冲顶是指吊钩上升越过限位撞到吊臂滑轮组上。

市面上现有的起重机吊钩由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在工作时发生冲顶,由于上冲惯性使吊钩上的物品在提拉上升过程中整体减震缓冲方面不够完善,而造成货物跌落极易对工作场合中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在吊钩上的物品在提拉上升过程中进行减震缓冲,避免物品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冲顶跌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包括收束筒、缠绕在收束筒上的钢丝绳,以及固定钢丝绳端部的吊钩,其特征在于,在起重机的升降机构的顶部还设置有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至少包括一垂直于起吊方向,且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顶部的横梁,所述收束筒安装在支撑组件的上方;

所述横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分别位于所述钢丝绳的两侧,两滑槽内各设置有一缓冲滑块,该缓冲滑块与对应滑槽的侧壁弹性连接,并沿滑槽向趋于另一缓冲滑块的方向运动;

所述横梁的下方设置有一限位板,钢丝绳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横梁和限位板与所述吊钩连接,该限位板的两端各铰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缓冲滑块连接;

所述吊钩在钢丝绳拉动下上升至限位板位置,带动限位板上升,两所述连接杆推动缓冲滑块与另一缓冲滑块向相互远离方向运动,缓冲滑块向所述连接杆和限位板持续施加反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上、下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压缩弹簧,所述缓冲滑块背向另一缓冲滑块的一侧安装有两缓冲杆,两缓冲杆交叉设置,交叉点相互铰接,两缓冲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压缩弹簧连接,形成缓冲滑块与对应滑槽的弹性连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支撑柱,两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在起重机的升降机构顶部,横梁固定在两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横梁的上方还设置有辅助缓冲装置,所述辅助缓冲装置包括分别弹性安装在两支撑柱顶端的两隔块,以及固定在两隔块之间的顶板,所述收束筒通过固定金属板安装在所述顶板上,两隔块形成对所述顶板的弹性支撑。

优选的,所述隔块的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对应的支撑柱的顶端,弹性支撑所述隔块。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的下端与吊环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吊钩的上端通过固定块与吊环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孔,所述吊环贯穿限位板中设置的相匹配的孔并与固定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之相对应一侧的滑块之间设置有硬泡沫材质的缓冲块缓冲滑块包括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以及两缓冲板夹持的硬泡沫缓冲块。

优选的,所述顶板为一种不锈耐酸钢材质构成,且顶板与固定金属板通过焊接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滑块与对应滑槽的侧壁弹性连接,并沿滑槽向趋于另一缓冲滑块的方向运动,吊钩在钢丝绳拉动下上升至限位板位置,带动限位板上升,两连接杆推动缓冲滑块与另一缓冲滑块向相互远离方向运动,缓冲滑块向所述连接杆和限位板持续施加反作用力,吊钩在上升到限位板位置后,如果继续上升,缓冲滑块施加的反作用力能够阻碍限位板和吊钩继续上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吊钩冲顶的问题;同时连接杆产生的阻力,可以避免货物转移不平衡出现跌落状况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缓冲装置中收束筒通过固定金属板安装在所述顶板上,两隔块形成对顶板的弹性支撑,避免吊钩提拉货物出现冲顶现象,避免起重机损坏,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支撑柱与复位弹簧的合作使起重机压力减小保证货物的平稳转移;

3、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板为一种不锈耐酸钢材质构成,能够使整体在户外工作时不易腐蚀生锈,减少顶板的更换维修次数,通过硬泡沫材质的缓冲块对来自缓冲板块所推动的压力进行缓冲,使缓冲效果更佳,通过吊环贯穿限位板中设置的相匹配的孔并与固定块连接,来提拉吊钩,避免吊钩后期工作冲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束筒;2、钢丝绳;3、吊钩;4、横梁;5、滑槽;6、第一缓冲板;7、第二缓冲板;8、限位板;9、连接杆;10、压缩弹簧;11、缓冲杆;12、隔块;13、固定金属板;14、复位弹簧;15、吊环;16、固定块;17、缓冲块;18、支撑柱;19、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起重机吊钩3冲顶保护装置,包括收束筒1、缠绕在收束筒1上的钢丝绳2,以及固定钢丝绳2端部的吊钩3,其特征在于,在起重机的升降机构的顶部还设置有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至少包括一垂直于起吊方向,且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顶部的横梁4,所述收束筒1安装在支撑组件的上方;

所述横梁4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5,分别位于所述钢丝绳2的两侧,两滑槽5内各设置有一缓冲滑块,该缓冲滑块与对应滑槽5的侧壁弹性连接,并沿滑槽5向趋于另一缓冲滑块的方向运动;

所述横梁4的下方设置有一限位板8,钢丝绳2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横梁4和限位板8与所述吊钩3连接,该限位板8的两端各铰接有一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缓冲滑块连接;

所述吊钩3在钢丝绳2拉动下上升至限位板8位置,带动限位板8上升,两所述连接杆9推动缓冲滑块与另一缓冲滑块向相互远离方向运动,缓冲滑块向所述连接杆9和限位板8持续施加反作用力。

所述滑槽5内上、下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压缩弹簧10,所述缓冲滑块背向另一缓冲滑块的一侧安装有两缓冲杆11,两缓冲杆11交叉设置,交叉点相互铰接,两缓冲杆11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压缩弹簧10连接,形成缓冲滑块与对应滑槽5的弹性连接机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支撑柱18,两支撑柱18的底部固定在起重机的升降机构顶部,横梁4固定在两支撑柱18的顶部,所述横梁4的上方还设置有辅助缓冲装置,所述辅助缓冲装置包括分别弹性安装在两支撑柱18顶端的两隔块12,以及固定在两隔块12之间的顶板19,所述收束筒1通过固定金属板13安装在所述顶板19上,两隔块12形成对所述顶板19的弹性支撑,通过辅助缓冲装置,避免吊钩3提拉货物出现冲顶现象,避免起重机损坏,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支撑柱18与复位弹簧14的合作使起重机压力减小保证货物的平稳转移;所述隔块12的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14,所述复位弹簧14套设在对应的支撑柱18的顶端,弹性支撑所述隔块12;所述钢丝绳2的下端与吊环15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吊钩3的上端通过固定块16与吊环15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板8上设置有孔,所述吊环15贯穿限位板8中设置的相匹配的孔并与固定块16连接;所述缓冲滑块包括第一缓冲板6和第二缓冲板7以及两缓冲板夹持的硬泡沫缓冲块17,硬泡沫材质的缓冲块17对来自缓冲板块6所推动的压力进行缓冲;所述顶板19为一种不锈耐酸钢材质构成,且顶板19与固定金属板13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不锈耐酸钢材质的顶板19在户外工作时不易腐蚀生锈,减少更换维修次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首先起重机启动钢丝绳2一头的电机,钢丝绳2的端部依次穿过横梁4和限位板8与吊钩3连接,该限位板8的两端各铰接有一连接杆9,连接杆9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缓冲滑块连接,吊钩3在钢丝绳2拉动下上升至限位板8位置,带动限位板8上升,两连接杆9推动缓冲滑块与另一缓冲滑块7向相互远离方向运动,缓冲滑块向连接杆9和限位板8持续施加反作用力,滑槽5内上、下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压缩弹簧10,缓冲滑块背向另一缓冲滑块的一侧安装有两缓冲杆11,两缓冲杆11交叉设置,交叉点相互铰接,两缓冲杆11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压缩弹簧10连接,形成缓冲滑块6与对应滑槽5的弹性连接机构,缓冲滑块向连接杆9和限位板8持续施加反作用力,进一步缓冲货物起重带来的压力,连接杆9产生阻力,避免货物转移不平衡出现跌落状况的发生,同时连接杆9推动缓冲杆11的横向移动,可以发挥除却辅助缓冲装置之外双重保险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两支撑柱18的底部固定在起重机的升降机构顶部,横梁4固定在两支撑柱18的顶部,横梁4的上方还设置有辅助缓冲装置,辅助缓冲装置包括分别弹性安装在两支撑柱18顶端的两隔块12,以及固定在两隔块12之间的顶板19,收束筒1通过固定金属板13安装在顶板19上,两隔块12形成对顶板19的弹性支撑,避免吊钩3提拉货物出现冲顶现象,避免起重机损坏,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包括收束筒、缠绕在收束筒上的钢丝绳,以及固定钢丝绳端部的吊钩,其特征在于,在起重机的升降机构的顶部还设置有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至少包括一垂直于起吊方向,且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顶部的横梁,所述收束筒安装在支撑组件的上方;

所述横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分别位于所述钢丝绳的两侧,两滑槽内各设置有一缓冲滑块,该缓冲滑块与对应滑槽的侧壁弹性连接,并沿滑槽向趋于另一缓冲滑块的方向运动;

所述横梁的下方设置有一限位板,钢丝绳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横梁和限位板与所述吊钩连接,该限位板的两端各铰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缓冲滑块连接;

所述吊钩在钢丝绳拉动下上升至限位板位置,带动限位板上升,两所述连接杆推动缓冲滑块与另一缓冲滑块向相互远离方向运动,缓冲滑块向所述连接杆和限位板持续施加反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上、下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压缩弹簧,所述缓冲滑块背向另一缓冲滑块的一侧安装有两缓冲杆,两缓冲杆交叉设置,交叉点相互铰接,两缓冲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压缩弹簧连接,形成缓冲滑块与对应滑槽的弹性连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两支撑柱,两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在起重机的升降机构顶部,横梁固定在两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横梁的上方还设置有辅助缓冲装置,所述辅助缓冲装置包括分别弹性安装在两支撑柱顶端的两隔块,以及固定在两隔块之间的顶板,所述收束筒通过固定金属板安装在所述顶板上,两隔块形成对所述顶板的弹性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块的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对应的支撑柱的顶端,弹性支撑所述隔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下端与吊环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吊钩的上端通过固定块与吊环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孔,所述吊环贯穿限位板中设置的相匹配的孔并与固定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滑块包括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以及两缓冲板夹持的硬泡沫缓冲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一种不锈耐酸钢材质构成,且顶板与固定金属板通过焊接固定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吊钩冲顶保护装置,包括收束筒、钢丝绳、吊钩、横梁、滑槽、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限位板、连接杆、压缩弹簧、缓冲杆、隔块、固定金属板、复位弹簧、吊环、固定块、缓冲块、支撑柱和顶板。通过缓冲滑块与对应滑槽的侧壁弹性连接,并沿滑槽向趋于另一缓冲滑块的方向运动,吊钩在钢丝绳拉动下上升至限位板位置,带动限位板上升,两连接杆推动缓冲滑块与另一缓冲滑块向相互远离方向运动,缓冲滑块向所述连接杆和限位板持续施加反作用力,进一步缓冲货物起重带来的压力,连接杆产生阻力,避免货物转移不平衡出现跌落状况的发生,同时连接杆推动缓冲杆的横向移动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区炳显;巩锐;毛祖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