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02  196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涂料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不同成分的原料和助剂用来改善粉末涂料的性能,混料设备的混合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粉末涂料的质量。

现有的混料设备在混料过程中,粉末涂料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容易出现沉积在混料罐内壁的现象,现有的电机驱动的搅拌叶无法使沉积物从内壁脱落而重新与粉末涂料混合,导致最终获得的粉末涂料产品性质不稳定。

此外,粉末涂料在搅拌混合过程中,由于入料口的速度不可控,进入混料设备中后不易与搅拌轴接触形成混合效果,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以提升混料设备的混料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安装于支架上,包括:

第一搅拌仓,设于所述支架上,于所述第一搅拌仓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进料口,并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进料口软管连接的若干进料斗,于所述第一搅拌仓的底部还设有第一出料口;于所述第一搅拌仓内转动设有搅拌器,并于所述第一搅拌仓的一侧外壁上抵推有凸轮,相对于抵推有所述凸轮的一侧,于所述第一搅拌仓的另一侧外壁和所述支架之间连接有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弹簧,且所述第一搅拌仓被设置为经由所述凸轮转动顶推及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而可相对于所述支架往复运动;

第二搅拌仓,设于所述支架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于所述第二搅拌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进料口之间使用塑料软管密封,于其底部还构造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搅拌仓内还转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具有水平延伸至所述第二搅拌仓内壁的搅拌杆,及固连于所述搅拌杆自由端、并沿高度方向布置的刮板,所述刮板被设置为所述搅拌轴转动中对所述第二搅拌仓内壁进行刮离。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搅拌仓底部构造有若干滑块,并于所述第二搅拌仓顶部对应开设有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且所述第一进料口的喷出方向与竖直方向成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被设置为沿高度方向布置并穿经有驱动轴的至少两个,各所述凸轮经由固设于所述支架上并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和所述搅拌轴之间固连有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仓及所述第二搅拌仓的底部均设置为漏斗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仓的外壁及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弹簧两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块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通过构造有两个搅拌仓,并使粉末涂料依次经过第一搅拌仓和第二搅拌仓进行混合,提升了粉末涂料的搅拌效果;并通过使第一搅拌仓相对支架往复运动,以及在第二搅拌仓中构造刮板的结构,防止粉末涂料在第一搅拌仓和第二搅拌仓的内壁粘附,提升混料设备的使用效果。

(2)通过在第一搅拌仓的底部构造滑块及在第二搅拌仓的顶部构造对应的滑槽,实现了第一搅拌仓相对第二搅拌仓的运动,减少干涉。

(3)通过在输送粉末涂料的软管上装设压力调节阀,可使粉末涂料从第一进料口中喷出,增大粉末涂料在第一搅拌仓中的搅拌范围,提升其搅拌效果。

(4)通过将凸轮构造为沿高度方向的至少两个,提升凸轮对第一搅拌仓的抵推强度。

(5)通过将第一搅拌仓及第二搅拌仓的底部构造为漏斗状,方便搅拌完成的粉末涂料从出料口出料。

(6)通过在弹簧两侧对应布置有安装块,增强弹簧在第一搅拌仓的外壁和支架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第一搅拌仓,3-第二搅拌仓;

101-进料斗,201-第一进料口,202-搅拌器,203-第一出料口,204-软管,205-凸轮,206-驱动轴,207-弹簧,208-安装块,209-压力调节阀;

301-滑块,302-第二进料口,303-第二出料口,305-搅拌轴,306-搅拌杆,307-刮板,308-电机,309-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如图1所示,其具体安装在支架1上,并主要包括第一搅拌仓2及第二搅拌仓3等部分。支架1作为该混料设备的主体制支撑,本实施例中为焊接成型,当然也可以其他材料制成,其底部构造有支腿,顶部间隔开设有若干进料斗101,用于与下述的第一进料口201对应连接。

第一搅拌仓2设于支架1上,于第一搅拌仓2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进料口201,第一搅拌仓2的底部还设置为漏斗状,并在其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203,以方便粉末涂料落料至第二搅拌仓3中;各个第一进料口201与上述各个进料斗101经由韧性良好的软管204相连,各个软管204上还安装有压力调节阀209,用于对粉末涂料的喷出流量进行控制,为了防止粉末涂料经由喷出后直接从第一出料口203中喷出,各个第一进料口201的喷出方向应与竖直方向成一定锐角。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压力调节阀209使用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阀体结构,其具体结构和使用原理不再赘述。

上述的第一搅拌仓2内的仓顶固定有搅拌电机308,并于第一搅拌仓2内还通过搅拌电机308驱动设有搅拌器202,并于第一搅拌仓2的一侧外壁上抵推有凸轮205,相对于抵推有凸轮205的一侧,于第一搅拌仓2的另一侧外壁和支架1之间连接有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弹簧207,且第一搅拌仓2被设置为经由凸轮205转动顶推及弹簧207的弹力作用,而可相对于支架1往复运动,在此,搅拌器202采用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搅拌器202即可。

具体的如图1所示,凸轮205被设置为沿高度方向布置并穿经有驱动轴206的两个,驱动轴206的一端固连在固设支架1顶部的电机308的驱动端,为了形成良好的驱动效果,电机308和驱动轴206之间应连接有减速器。当然,本实施例中仅展示了一种凸轮205的使用数量及其与第一搅拌仓2之间的连接方式,经由实际情况可灵活改变。

仍如图1所示,为了增强弹簧207的使用稳定效果,对应安装弹簧207的位置,于第一搅拌仓2的外壁和支架1上均焊接有安装块208,弹簧207两端固定于安装块208上,弹簧207的布置形式和其安装数量应由第一搅拌仓2的仓重、仓体结构等因素共同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第二搅拌仓3也固设于支架1上,并对应第一搅拌仓2的下方布置,第二搅拌仓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302,其与上述的第一进料口201直接按经由韧性较好的软管204连接并密封,以防止粉末涂料从二者的接合处逸散;第二搅拌仓3的底部设置为漏斗状,并于其底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303,用于对搅拌完成的粉末涂料进行收集。

为了较少第二搅拌仓3对第一搅拌仓2在运动过程中的干涉,于第一搅拌仓2的底部构造有若干滑块301,并于第二搅拌仓3的仓顶对应开设有数道滑槽(图示未标出),第一搅拌仓2可经由滑块301和滑槽的相互配合而使其相对第二搅拌仓3进行往复滑动。

为了防止粉末涂料进入第二搅拌仓3中搅拌时粘附在第二搅拌仓3的内壁上,第二搅拌仓3的底部对应安装有搅拌电机308,并于第二搅拌仓3内还设有通过搅拌电机308驱动的搅拌轴305,搅拌轴305包括具有水平延伸至第二搅拌仓3内壁的搅拌杆306,及固连于搅拌杆306自由端、并沿高度方向布置的刮板307,刮板307被设置为搅拌轴305转动中对第二搅拌仓3内壁进行刮离。

具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刮板307为沿第二搅拌仓3的内壁布置的三组,其绕搅拌轴305周向呈“y”字型,以增强第一搅拌仓2内的搅拌效果,并较小粉末涂料的粘附效果,为了增强刮板307在搅拌轴305的连接强度,刮板307和搅拌轴305之间还焊接固连有加强杆309。当然,本实施例的图示中仅表示出了一种搅拌杆306和刮板307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刮板307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在使用时,先将各种不同的粉末涂料导入各个进料斗101中,控制压力调节阀209使软管204中的粉末涂料从第一进料口201中匀速喷出,此时凸轮205经由电机308驱动转动,使其抵推第一搅拌仓2向弹簧207侧移动,并经由滑块301和滑槽的配合相对第二搅拌仓3移动,弹簧207受到第一搅拌仓2的抵推压缩,当凸轮205的凸起端远离第一搅拌仓2时,弹簧207回复弹性抵推第一搅拌仓2向凸轮205侧移动,由此以形成第一搅拌仓2的反复运动,粉末涂料在第一搅拌仓2中搅拌后进入经由软管204进入第二搅拌仓3继续搅拌,搅拌轴305在转动过程中,刮板307对第二搅拌仓3的内壁进行持续刮蹭,并使粘附在内壁上的粉末涂料刮离,在经过一端时间搅拌后将搅拌后的粉末涂料从第二出料口303出取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安装于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搅拌仓(2),设于所述支架(1)上,于所述第一搅拌仓(2)的顶部设有若干第一进料口(201),并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进料口(201)软管(204)连接的若干进料斗(101),于所述第一搅拌仓(2)的底部还设有第一出料口(203);于所述第一搅拌仓(2)内转动设有搅拌器(202),并于所述第一搅拌仓(2)的一侧外壁上抵推有凸轮(205),相对于抵推有所述凸轮(205)的一侧,于所述第一搅拌仓(2)的另一侧外壁和所述支架(1)之间连接有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弹簧(207),且所述第一搅拌仓(2)被设置为经由所述凸轮(205)转动顶推及所述弹簧(207)的弹力作用,而可相对于所述支架(1)往复运动;

第二搅拌仓(3),设于所述支架(1)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出料口(203),于所述第二搅拌仓(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302),所述第一出料口(203)和所述第二进料口(302)之间使用塑料软管(204)密封,于其底部还构造有第二出料口(303);所述第二搅拌仓(3)内还转动设有搅拌轴(305),所述搅拌轴(305)具有水平延伸至所述第二搅拌仓(3)内壁的搅拌杆(306),及固连于所述搅拌杆(306)自由端、并沿高度方向布置的刮板(307),所述刮板(307)被设置为所述搅拌轴(305)转动中对所述第二搅拌仓(3)内壁进行刮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搅拌仓(2)底部构造有若干滑块(301),并于所述第二搅拌仓(3)顶部对应开设有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204)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209),且所述第一进料口(201)的喷出方向与竖直方向成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05)被设置为沿高度方向布置并穿经有驱动轴(206)的至少两个,各所述凸轮(205)经由固设于所述支架(1)上并连接所述驱动轴(206)的电机(308)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07)和所述搅拌轴(305)之间固连有加强杆(3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仓(2)及所述第二搅拌仓(3)的底部均设置为漏斗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仓(2)的外壁及所述支架(1)上设有安装块(208),所述弹簧(207)两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块(208)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包括设于支架上的第一搅拌仓和第二搅拌仓,第一搅拌仓设有第一进料口,并于支架上设有进料斗,第一搅拌仓内转动设有搅拌器,并于第一搅拌仓的外壁上抵推有凸轮,第一搅拌仓的另一侧外壁和支架之间连接有弹簧,被设置为经由凸轮转动顶推及弹簧的弹力,而可相对于支架往复运动;第二搅拌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搅拌仓内还转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具有水平延伸至第二搅拌仓内壁的搅拌杆,及固连于搅拌杆自由端的刮板,该粉末涂料的混料设备通过构造分级搅拌的结构,增强了混料效果,并通过构造结构使第一搅拌仓相对支架运动,防止第一搅拌仓内的粉末涂料粘附内壁影响搅拌,提升混料设备的工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市泰铭金属涂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