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属于牙膏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制膏机是一种将液料、粉料通过加工制成膏状料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护肤品、日用品等领域,例如牙膏。牙膏制膏机其根据设备原理不同分成了多种类型,但是大多数都包含了料锅以及锅内搅拌机构。由于在牙膏生产过程中,牙膏制膏机中的长时间搅拌会带来大量的热,使物料温度逐渐升高,而温度过高不仅可能会造成焦化、粘锅的问题,而且对于添加有活性成分来说,还会影响成品质量;并且,对于某些物料来说,在搅拌加工前期,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此时就需要用到既可以加热又可以降温装置,以此来控制料锅温度,但现有的控温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使用步骤繁琐,并且由于安装的电子元器件较多,导致故障率较高,在实用性方面有所欠缺,现在急需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备加热和冷却能力,构造简单,便于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包括控温罐体、支撑腿、控温机构、储水罐、密封板、换热罐以及过水管,所述控温罐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支撑腿,所述控温罐体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控温罐体右侧放置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储水罐右端面上侧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储水罐上侧安装有换热罐,所述换热罐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换热罐上侧安装有过水管,所述控温机构包括控温绕管、导热内衬套、第一球阀、热水泵、工业电热管、进液管、进水分散板、第二球阀、不锈钢三通、第三球阀、出液管、出水集流板以及冷凝管,所述控温罐体内环形侧面嵌入有控温绕管,所述控温罐体内环形侧面焊接有导热内衬套,所述控温绕管进水端安装有第一球阀,所述控温绕管出水端焊接有不锈钢三通,所述不锈钢三通上侧安装有第三球阀,所述不锈钢三通下侧安装有第二球阀,所述储水罐左侧安装有热水泵,所述储水罐内部下侧安装有工业电热管,所述换热罐上端面安装有进水分散板,所述换热罐下端面安装有出水集流板,所述进水分散板与出水集流板之间焊接冷凝管,所述换热罐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液管,所述换热罐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出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罐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腿焊接有四组,且四组支撑腿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罐右侧安装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通过管道与外界废水储罐相连接,所述储水罐右端面上侧焊接有注水座,所述注水座上端面安装有翻转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内衬套与外界制膏机料锅相匹配,所述控温绕管为环形缠绕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通过管道与外界冷却设备相连接,所述冷凝管焊接有多组,且多组冷凝管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热水泵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述工业电热管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界温度控制器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控温绕管、导热内衬套、第一球阀、热水泵、工业电热管、进液管、进水分散板、第二球阀、不锈钢三通、第三球阀、出液管、出水集流板以及冷凝管,该设计方便对制膏机料锅进行加热或冷却,解决了原有控温装置构造复杂,使用步骤繁琐,实用性欠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控温效果。
因控温罐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支撑腿焊接有四组,且四组支撑腿规格相同,通孔方便外界制膏机料锅将物料排出,四组支撑腿提高了控温罐体支撑稳定性,因储水罐右侧安装有排水阀,排水阀通过管道与外界废水储罐相连接,储水罐右端面上侧焊接有注水座,注水座上端面安装有翻转密封盖,排水阀方便把储水罐中水排出,注水座方便向储水罐中注水,密封盖方便对储水罐内部进行清洁维护,因进液管和出液管均通过管道与外界冷却设备相连接,冷凝管焊接有多组,且多组冷凝管规格相同,该设计提高了换热罐冷却效果,多组冷凝管可以快速有效对热水中热量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备加热和冷却能力,构造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中控温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控温罐体、2-支撑腿、3-控温机构、4-储水罐、5-密封板、6-换热罐、7-过水管、11-通孔、31-控温绕管、32-导热内衬套、33-第一球阀、34-热水泵、35-工业电热管、36-进液管、37-进水分散板、38-第二球阀、39-不锈钢三通、311-第三球阀、312-出液管、313-出水集流板、314-冷凝管、41-排水阀、42-注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包括控温罐体1、支撑腿2、控温机构3、储水罐4、密封板5、换热罐6以及过水管7,控温罐体1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支撑腿2,控温罐体1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3,控温罐体1右侧放置有储水罐4,储水罐4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3,储水罐4右端面上侧安装有密封板5,储水罐4上侧安装有换热罐6,换热罐6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3,换热罐6上侧安装有过水管7。
控温机构3包括控温绕管31、导热内衬套32、第一球阀33、热水泵34、工业电热管35、进液管36、进水分散板37、第二球阀38、不锈钢三通39、第三球阀311、出液管312、出水集流板313以及冷凝管314,控温罐体1内环形侧面嵌入有控温绕管31,控温罐体1内环形侧面焊接有导热内衬套32,控温绕管31进水端安装有第一球阀33,控温绕管31出水端焊接有不锈钢三通39,不锈钢三通39上侧安装有第三球阀311,不锈钢三通39下侧安装有第二球阀38,储水罐4左侧安装有热水泵34,储水罐4内部下侧安装有工业电热管35,换热罐6上端面安装有进水分散板37,换热罐6下端面安装有出水集流板313,进水分散板37与出水集流板313之间焊接冷凝管314,换热罐6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液管36,换热罐6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出液管312,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控温装置构造复杂,使用步骤繁琐,实用性欠佳的问题。
控温罐体1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11,支撑腿2焊接有四组,且四组支撑腿2规格相同,通孔11方便外界制膏机料锅将物料排出,四组支撑腿2提高了控温罐体1支撑稳定性,储水罐4右侧安装有排水阀41,排水阀41通过管道与外界废水储罐相连接,储水罐4右端面上侧焊接有注水座42,注水座42上端面安装有翻转密封盖,排水阀41方便把储水罐4中水排出,注水座42方便向储水罐4中注水,密封盖方便对储水罐4内部进行清洁维护,导热内衬套32与外界制膏机料锅相匹配,控温绕管31为环形缠绕结构,该设计方便对外界制膏机料锅进行加热或冷却,以达到控温目的。
进液管36和出液管312均通过管道与外界冷却设备相连接,冷凝管314焊接有多组,且多组冷凝管314规格相同,该设计提高了换热罐6冷却效果,多组冷凝管314可以快速有效对热水中热量进行冷却,热水泵34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工业电热管35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界温度控制器输出端相连接,该设计方便热水泵34和工业电热管35通电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首先通过注水座42向储水罐4内部注入适量净水,当需要对外界制膏机料锅进行加热时,工作人员先通过外界温度控制器使工业电热管35通电发热,并把工业电热管35加热温度调整为所需温度,此时工业电热管35会对储水罐4中净水进行加热,然后打开第一球阀33、第二球阀38和热水泵34,热水泵34通电转动产生抽吸力将储水罐4中加热后的水抽吸到控温绕管31中,而控温绕管31会将热水中的热量传导至导热内衬套32,进而使导热内衬套32对外界制膏机料锅进行加热,热水在流经控温绕管31后会通过不锈钢三通39和第二球阀38再次流入储水罐4中进行循环流动,以此对外界制膏机料锅进行循环加热,避免外界制膏机料锅温度快速流失。
当需要对外界制膏机料锅进行冷却时,关闭第二球阀38和工业电热管35并打开第三球阀311,此时控温绕管31中的热水会通过第三球阀311和过水管7流入进水分散板37中,而后通过进水分散板37的热水会被分流至多组冷凝管314中,而换热罐6内部通过外界冷却设备流入的冷却水会对冷凝管314进行冷却降温,从而将冷凝管314中热水冷却成冷却水并通过出水集流板313流入储水罐4中进行循环冷却,从而对外界制膏机料锅进行降温,当不需要降温时,需要关闭热水泵34和第三球阀311,当需要对储水罐4中净水进行更换或排出时,打开排水阀41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包括控温罐体、支撑腿、控温机构、储水罐、密封板、换热罐以及过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罐体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支撑腿,所述控温罐体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控温罐体右侧放置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储水罐右端面上侧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储水罐上侧安装有换热罐,所述换热罐内部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换热罐上侧安装有过水管;
所述控温机构包括控温绕管、导热内衬套、第一球阀、热水泵、工业电热管、进液管、进水分散板、第二球阀、不锈钢三通、第三球阀、出液管、出水集流板以及冷凝管,所述控温罐体内环形侧面嵌入有控温绕管,所述控温罐体内环形侧面焊接有导热内衬套,所述控温绕管进水端安装有第一球阀,所述控温绕管出水端焊接有不锈钢三通,所述不锈钢三通上侧安装有第三球阀,所述不锈钢三通下侧安装有第二球阀,所述储水罐左侧安装有热水泵,所述储水罐内部下侧安装有工业电热管,所述换热罐上端面安装有进水分散板,所述换热罐下端面安装有出水集流板,所述进水分散板与出水集流板之间焊接冷凝管,所述换热罐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进液管,所述换热罐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罐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腿焊接有四组,且四组支撑腿规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右侧安装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通过管道与外界废水储罐相连接,所述储水罐右端面上侧焊接有注水座,所述注水座上端面安装有翻转密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内衬套与外界制膏机料锅相匹配,所述控温绕管为环形缠绕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通过管道与外界冷却设备相连接,所述冷凝管焊接有多组,且多组冷凝管规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膏机用物料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泵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述工业电热管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界温度控制器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