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锥式干粉搅拌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锥式干粉搅拌机工作混合时,机内物料受两个相反方向的转子作用,进行着复合运动,浆叶带动物料方面沿着机槽内壁作逆时针旋转,一方面带动物料左右翻动,在两转子交叉重叠外形失重区,在此区域内,不论物料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如何,都能使物料上浮处于瞬间失重状态,这使物料在机槽内形成全方位连续循环翻动,相互交错剪切,从而达到快速柔和混合均匀的效果。
在向锥式干粉搅拌机上料时,由于原料都是粉末状的,容易结团,且现有的上料装置不能对原料进行筛选和研磨,结团后的原料进入搅拌机内,会导致搅拌效果变差,同时,现有的上料装置采用的时绞龙输送,容易导致部分原料遗漏,不能输送至搅拌机内,导致原料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管和焊接于输送管顶部外壁上的第一支撑柱,所述输送管底部一侧外壁上焊接有“c”形结构的安装板,且安装板底部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输送管底部外壁上通过三角支撑架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承与输送管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套接有绞龙,且绞龙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输送管顶部内壁上,所述输送管底部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内壁上套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中部内壁上倾斜设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两端分别焊接于进料斗两侧内壁上,所述进料斗靠近过滤网底部内壁上开有过滤口,且过滤口内壁上套接有输料管,所述安装板顶部外壁上焊接有研磨仓,所述研磨仓通过进料管与输送管相连通,所述研磨仓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套接有磨片,所述研磨仓内壁上焊接有研磨底板,所述输送管底部外壁上开有漏料口,且漏料口内壁上套接有漏料阀门,所述漏料阀门通过软管连接有布袋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远离输送管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磨片顶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结构的进料孔。
优选的,所述研磨底板底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料孔。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顶部外壁上开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壁上套接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输送管底部设有漏料阀门和布袋管,当绞龙输送完成后,打开阀门对遗漏的原料进行收集,避免了原料的一些不必要的损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2、在进料斗内设置有过滤网进行筛分,大颗粒的原料被过滤出来进入到研磨仓内进行研磨,进一步的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的磨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管、2第一支撑柱、3安装板、4第二支撑柱、5第一电机、6绞龙、7进料斗、8过滤网、9研磨仓、10第二电机、11磨片、12研磨底板、13漏料阀门、14布袋管、1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管1和焊接于输送管1顶部外壁上的第一支撑柱2,所述输送管1底部一侧外壁上焊接有“c”形结构的安装板3,且安装板3底部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支撑柱4,所述安装板3远离输送管1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风口,所述输送管1底部外壁上通过三角支撑架连接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承与输送管1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一端套接有绞龙6,且绞龙6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输送管1顶部内壁上,所述输送管1底部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内壁上套接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中部内壁上倾斜设有过滤网8,且过滤网8两端分别焊接于进料斗7两侧内壁上,所述进料斗7靠近过滤网8底部内壁上开有过滤口,且过滤口内壁上套接有输料管,所述安装板3顶部外壁上焊接有研磨仓9,所述研磨仓9通过进料管与输送管1相连通,所述研磨仓9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输出轴一端套接有磨片11,所述磨片11顶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结构的进料孔,所述研磨仓9内壁上焊接有研磨底板12,所述研磨底板12底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料孔,所述输送管1底部外壁上开有漏料口,且漏料口内壁上套接有漏料阀门13,所述漏料阀门13通过软管连接有布袋管14,所述输送管1顶部外壁上开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壁上套接有出料管15,所述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0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工作原理:打开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0开关,将干粉原料倒入进料斗7内,经过过滤网8的过滤,将大颗粒的原料进行筛分出来,大颗粒原料进入到研磨仓9内进行研磨粉碎,粉碎后的原料再次输送进输送管1内,绞龙6在输送时会有部分原料遗漏,堆积在输送管1底部,打开漏料阀门13,将遗漏的原料收集到布袋管14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管(1)和焊接于输送管(1)顶部外壁上的第一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底部一侧外壁上焊接有“c”形结构的安装板(3),且安装板(3)底部外壁上焊接有第二支撑柱(4),所述输送管(1)底部外壁上通过三角支撑架连接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承与输送管(1)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轴一端套接有绞龙(6),且绞龙(6)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输送管(1)顶部内壁上,所述输送管(1)底部开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内壁上套接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中部内壁上倾斜设有过滤网(8),且过滤网(8)两端分别焊接于进料斗(7)两侧内壁上,所述进料斗(7)靠近过滤网(8)底部内壁上开有过滤口,且过滤口内壁上套接有输料管,所述安装板(3)顶部外壁上焊接有研磨仓(9),所述研磨仓(9)通过进料管与输送管(1)相连通,所述研磨仓(9)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输出轴一端套接有磨片(11),所述研磨仓(9)内壁上焊接有研磨底板(12),所述输送管(1)底部外壁上开有漏料口,且漏料口内壁上套接有漏料阀门(13),所述漏料阀门(13)通过软管连接有布袋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远离输送管(1)一侧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片(11)顶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结构的进料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底板(12)底部外壁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料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顶部外壁上开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壁上套接有出料管(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式干粉搅拌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0)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