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04  89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相色谱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传统的气相色谱仪的汽化装置一般采用电热丝对玻璃内衬管进行加热并将玻璃内衬管加热至指定温度后再加入样品溶液进行汽化,然后利用色谱柱、检测器等进行分析。

目前,授权号为cn2096737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相色谱仪用样品进样款速气化装置》,包括加热壳,加热壳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通孔,加热壳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和第二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玻璃内衬管,加热壳的侧壁内粘接有保温层,保温层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保温层的内壁通过卡钉连接有电热丝;该装置通过给电热丝通电,将加热壳内进行加热,并通过空气导热将玻璃内衬管内部空气加热,在样液进入到玻璃内衬管中时,样液进行汽化;但是电热丝使用一定时间后,表面会产生锈层,电热丝的加热效率降低,使用寿命低,并且电热丝与玻璃内衬管之间有空气,传热效率低下,玻璃内衬管内加热到汽化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加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热丝使用寿命低以及加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包括依次连接的载气钢瓶、减压阀、净化器、流量计、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所述汽化室、色谱柱和检测器放置于恒温室中,所述检测器连接有皂膜流量计和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连接有记录仪,所述汽化室顶端设置有进样管,进样管内上端设置有上硅胶垫,上硅胶垫上开设有进样口,所述进样管下端连接有与进样口连通的不锈钢内衬管,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上端与流量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下端口处设置有下硅胶垫,所述下硅胶垫上连接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内部相连通的毛细管柱,所述毛细管柱与色谱柱连接,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设置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相连接的陶瓷加热体,所述陶瓷加热体内部设置有钨浆印刷电路,所述汽化室侧壁上设置有能够照射到不锈钢内衬管外表面的红外测温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从上至下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衬管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与汽化室内壁连接且大小不同的夹持件。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下端连通有延伸至恒温室外部的排压管,所述排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呈螺旋状,所述陶瓷加热体为圆筒状,所述不锈钢内衬管围绕于陶瓷加热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呈往复曲折状且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陶瓷加热体呈片状,所述陶瓷加热体插设于不锈钢内衬管曲折间隙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汽化室中陶瓷加热体中设置有钨浆印刷电路,钨浆印刷电路通电后,可以迅速升温,加热效率高,并且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直接与陶瓷加热体接触,传热效率高,降低了加热时间。

2、本实用新型中,红外测温传感器在汽化室内壁从上至下设置有三个,对不锈钢内衬管中部不同位置进行测温,保证测温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汽化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汽化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载气钢瓶(1)、减压阀(2)、净化器(3)、流量计(4)、汽化室(5)、色谱柱(6)、检测器(7)、恒温室(8)、放大器(9)、记录仪(10)、进样管(11)、上硅胶垫(12)、不锈钢内衬管(13)、下硅胶垫(14)、毛细管柱(15)、陶瓷加热体(16)、红外测温传感器(17)、夹持件(18)、排压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包括依次连接的载气钢瓶1、减压阀2、净化器3、流量计4、汽化室5、色谱柱6、检测器7,所述汽化室5、色谱柱6和检测器7放置于恒温室8中,所述恒温室8下端设置有蓄电池、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电气箱,电气箱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恒温控制器和启闭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恒温控制器电性连接,恒温控制器和启闭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恒温控制器和启闭控制器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获得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温度传感器,恒温控制器和启闭控制器联合工作实现恒温箱中具有恒温环境,所述检测器7连接有皂膜流量计和放大器9,所述放大器9连接有记录仪10,所述汽化室5顶端设置有进样管11,进样管11内上端设置有上硅胶垫12,上硅胶垫12上开设有进样口,所述进样管11下端连接有与进样口连通的不锈钢内衬管13,所述不锈钢内衬管13上端与流量计4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不锈钢内衬管13下端口处设置有下硅胶垫14,所述下硅胶垫14上连接有与不锈钢内衬管13内部相连通的毛细管柱15,所述毛细管柱15与色谱柱6连接,所述不锈钢内衬管13中部设置有与不锈钢内衬管13外壁相连接的陶瓷加热体16,所述陶瓷加热体16内部设置有钨浆印刷电路,所述汽化室5侧壁上设置有能够照射到不锈钢内衬管13外表面的红外测温传感器17;具体的,不锈钢内衬管13和陶瓷加热体16之间进行焊接或用高温胶进行粘接。

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开启恒温箱,放大器9以及记录仪10,在进样口中加入样液,在陶瓷加热体16将不锈钢内衬管13加热后,样液在不锈钢内衬管13中进行液化,在通过减压阀2开启载气钢瓶1,将载气钢瓶1中的惰性气体通过净化器3、流量计4进入到汽化室5中的不锈钢内衬管13中,将汽化后的样品通过毛细管柱15进入到色谱柱6、检测器7中,在检测器7中进行检测分析,并经过放大器9将信号放大并传给记录仪10进行记录,完成检测。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内衬管13下端连通有延伸至恒温室8外部的排压管19,所述排压管19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电磁阀,红外测温传感器17的型号为pt-50a1,控制器型号为arm9tdmi,所述陶瓷加热体16、压力表、电磁阀和红外测温传感器17均与控制器连接,红外测温传感器17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陶瓷加热体16的启停,让不锈钢内衬管13具有符合样液的汽化温度,再者当不锈钢内衬管13内压力过大时,压力表给控制器传输压力信号,控制器给电磁阀发出开启指令进行泄压。为了环保,排压管19的出口可以连接有储存罐,避免排放废气进入到空气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17从上至下设置有三个,测量不锈钢内衬管13不同位置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的计算平均值,得到较为精确的温度,保证测温的精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内衬管13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与汽化室5内壁连接且大小不同的夹持件18,保证不锈钢内衬管13连接牢靠,所述连接件可以为直径大小不同的套筒。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内衬管13中部呈螺旋状,所述陶瓷加热体16为圆筒状,所述不锈钢内衬管13围绕于陶瓷加热体16的外壁上,不锈钢内衬管13外壁直接与陶瓷加热体16接触,传热效率高,降低了加热时间。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不锈钢内衬管13中部呈往复曲折状且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陶瓷加热体16呈片状,所述陶瓷加热体16插设于不锈钢内衬管13曲折间隙处;使得陶瓷加热体16和不锈钢内衬管13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传热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不锈钢内衬管13加热时间。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包括依次连接的载气钢瓶、减压阀、净化器、流量计、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所述汽化室、色谱柱和检测器放置于恒温室中,所述检测器连接有皂膜流量计和放大器,所述放大器连接有记录仪,所述汽化室顶端设置有进样管,进样管内上端设置有上硅胶垫,上硅胶垫上开设有进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管下端连接有与进样口连通的不锈钢内衬管,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上端与流量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下端口处设置有下硅胶垫,所述下硅胶垫上连接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内部相连通的毛细管柱,所述毛细管柱与色谱柱连接,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设置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相连接的陶瓷加热体,所述陶瓷加热体内部设置有钨浆印刷电路,所述汽化室侧壁上设置有能够照射到不锈钢内衬管外表面的红外测温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从上至下设置有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衬管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与汽化室内壁连接且大小不同的夹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下端连通有延伸至恒温室外部的排压管,所述排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呈螺旋状,所述陶瓷加热体为圆筒状,所述不锈钢内衬管围绕于陶瓷加热体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衬管中部呈往复曲折状且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陶瓷加热体呈片状,所述陶瓷加热体插设于不锈钢内衬管曲折间隙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气相色谱仪,包括依次连接的载气钢瓶、减压阀、净化器、流量计、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汽化室顶端设置有进样管,进样管内上端设置有上硅胶垫,上硅胶垫上开设有进样口,所述进样管下端连接有与进样口连通的不锈钢内衬管,不锈钢内衬管下端口处设置有下硅胶垫,下硅胶垫上连接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内部相连通的毛细管柱,不锈钢内衬管中部设置有与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相连接的陶瓷加热体,陶瓷加热体内部设置有钨浆印刷电路,汽化室侧壁上设置有能够照射到不锈钢内衬管外表面的红外测温传感器;钨浆印刷电路通电后,可以迅速升温,加热效率高,并且不锈钢内衬管外壁直接与陶瓷加热体接触,传热效率高,降低了加热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宋利源;王佳楠;程果;赵路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汇聚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