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导热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16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导热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电子设备具有通过铰链连接的两个部分,以智能眼镜为例,智能眼镜的镜腿通过铰链连接于镜框上,一般会在镜框与镜腿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发热器件,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智能眼镜局部温度过高,给用户带来较差用户体验或无法达到产品设计温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铰链结构,以实现通过铰链连接的两个构件之间的热传导,增加产品的散热面积,降低产品局部乃至整体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导热铰链结构的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热铰链结构,包括转动件、固定件、第一热管以及第二热管,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热管设置于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二热管设置于所述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管的端部伸入所述转动件内,所述第二热管的端部伸入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第一热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热管的端部靠近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端部之间的转动配合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转动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热管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均设置有导热介质层。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配合面之间设置有导热润滑层。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施压件,所述弹性施压件用于对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施压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端部之间的转动配合面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铰链座与下铰链座,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被夹持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之间,所述第二热管设置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中的一个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施压件设置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中未设置所述第二热管的一个以及所述转动件之间以将所述转动件推向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中设置所述第二热管的一个;

或者,所述弹性施压件设置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中设置所述第二热管的一个以及所述转动件之间以使两者夹紧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转动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配合孔,所述下铰链座与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下铰链座与所述转动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配合孔,所述第一转动轴插入所述第一转动配合孔,所述第二转动轴插如所示第二转动配合孔,以使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推弹装置,所述推弹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热管与所述固定件中的一个之间,所述推弹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热管相对于所述第二热管展开至预设角度时对所述第一热管或所述转动件施加与展开方向相反的力。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通过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内,所述第二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构件内。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导热铰链结构,该导热铰链结构包括转动件、固定件、第一热管以及第二热管,其中,转动件与固定件应选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作,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件,第一热管设置于转动件,第二热管设置于固定件,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内填充有相变介质,在应用过程中,热量可以从第一热管经转动件、固定件传递至第二热管,当然也可以反向传递,从而使得上述导热铰链结构即能够实现两个构件的铰接,还能够实现两个构件之间的热传导,实现两个构件的均热,使单个构件的发热器件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导至各个构件的表面,从而增加散热面积,有效降低该构件乃至该产品全部构件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此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眼镜、耳机、vr头戴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通过如上任意一项的导热铰链结构可转动连接,第一热管设置于第一构件内,第二热管设置于第二构件内,由于该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导热铰链结构,因此电子设备兼具上述导热铰链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铰链结构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铰链结构的连接结构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铰链结构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为转动件;2为固定件;201为下铰链座;202为上铰链座;3为第一热管;4为第二热管;5为弹性施压件;6为推弹装置;601为安装座;602为弹簧;603为推弹杆;7为智能眼镜;701为镜框;702为镜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导热铰链结构,以实现通过铰链连接的两个构件之间的热传导,增加产品的散热面积,降低产品局部乃至整体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导热铰链结构的电子设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铰链结构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导热铰链结构,该导热铰链结构包括转动件1、固定件2、第一热管3以及第二热管4。

其中,转动件1与固定件2应选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作,比如铜、铝、不锈钢或者其他金属与合金,转动件1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件2,第一热管3设置于转动件1,第二热管4设置于固定件2,第一热管3与第二热管4内填充有相变介质,第一热管3与第二热管4可以采用圆柱形、扁片状等形状,第一热管3与第二热管4从一端至另一端的横截面形状、大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及大小。

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热铰链结构在应用过程中,将两个构件通过该导热铰链结构铰接,并将第一热管3设置于其中一个构件内,将第二热管4设置于另一个构件内,这样热量可以从第一热管3经转动件1、固定件2传递至第二热管4,当然也可以反向传递,从而使得上述导热铰链结构即能够实现两个构件的铰接,还能够实现两个构件之间的热传导,实现两个构件的均热,使单个构件的发热器件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导至各个构件的表面,从而增加散热面积,有效降低该构件乃至该产品全部构件的温度。

为了使第一热管3与转动件1之间、转动件1与固定件2之间以及固定件2与第二热管4之间能够更好地传递热量,可将第一热管3的端部伸入转动件1内,第二热管4的端部伸入固定件2,且第一热管3与转动件1焊接固定,第二热管4与固定件2焊接固定,伸入转动件1及固定件2内的热管可为圆柱形,或扁片状,热管外形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保证两者的良好配合即可,如图2所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第一热管3与转动件1之间以及第二热管4与该固定件2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第一热管3与转动件1之间以及固定件2与第二热管4之间的传热效果,还可以使第一热管3的端部与第二热管4的端部靠近转动件1与固定件2之间的转动配合面,该转动配合面位于第一热管3的端部与第二热管4的端部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转动件1与固定件2之间的热传导主要通过上述转动配合面完成,因此将第一热管3的端部与第二热管4的端部靠近该转动配合面能够缩短传热距离,更好地传递热量。

作为优选地,第一热管3与转动件1之间以及第二热管4与固定件2之间均填充有导热介质层,以避免第一热管3与转动件1之间以及第二热管4与固定件2之间存在间隙,改善传热效率,该导热介质层可以由导热硅脂构成,将导热硅脂涂抹于第一热管3与转动件1之间以及第二热管4与固定件2之间的配合面上形成该导热介质层,当然,导热介质层的构成并不局限于导热硅脂,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如石墨导热材料构成导热介质层,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件1与固定件2的转动配合面之间设置有导热润滑层,该导热润滑层一方面可以使转动件1与固定件2转动更加顺滑,另一方面可以尽量排出转动件1与固定件2之间的空气,提高两者之间的传热效果,与上述导热介质层不同,转动件1与固定件2的转动配合面并不是相对固定的,相互之间会发生转动,因此上述导热润滑层由导热油构成,导热油设置于转动件1与固定件2的转动配合面之间不仅能够导热,还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

如上所述,转动件1与固定件2位于第一热管3与第二热管4端部之间的转动配合面为转动件1与固定件2之间的主要传热面,因此该转动配合面之间的间隙对于转动件1与固定件2之间的传热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此,该导热铰链结构还包括弹性施压件5,该弹性施压件5用于对转动件1与固定件2施压以使转动件1与固定件2位于第一热管3与第二热管4端部之间的转动配合面紧密接触,这样通过弹性施压件5的施压以及该转动配合面之间的导热润滑层,能够保证转动件1与固定件2之间的传热效果,该弹性施压件5可以为垫片、弹簧602等。

该弹性施压件5的设置位置可随转动件1以及固定件2具体结构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下面的说明中提供了一种固定件2与转动件1的具体实施例,并对弹性施压件5的设置位置进行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固定件2采用分体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铰链座202与下铰链座201,转动件1可转动地被夹持于上铰链座202与下铰链座201之间,第二热管4设置于上铰链座202与下铰链座201中的一个上。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2也可以由两个以上的部分构成。

第二热管4设于上铰链座202及下铰链座201中的一个,弹性施压件5设于上铰链座202及下铰链座201中的另一个与转动件1之间,用于将转动件1推向设置第二热管4的铰链座,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热管4设置于下铰链座201上,作为弹性施压件5的弹性垫片设置于上铰链座202与转动件1之间。

或者,第二热管4设于上铰链座202及下铰链座201中的一个,该弹性施压件5可采用类似与弹性夹的结构,并夹持于设置有第二热管4的铰链座与转动件1外以使两者夹紧配合,比如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固定件2由上铰链座202与下铰链座201构成,第二热管4设置于下铰链座201上,弹性施压件5可以夹持于下铰链座201与转动件1外,将两者压紧。

作为优选地,为实现转动件1与上铰链座202以及下铰链座201之间的转动配合,上铰链座202与转动件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上铰链座202与转动件1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配合孔,下铰链座201与转动件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下铰链座201与转动件1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配合孔,第一转动轴插入第一转动配合孔,第二转动轴插入所示第二转动配合孔,以使转动件1可转动地设置于上铰链座202与下铰链座201之间。

如图2所示,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上铰链座20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配合孔,转动件1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上铰链座202与转动件1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配合孔转动配合,下铰链座201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转动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配合孔,下铰链座201与转动件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配合孔转动配合。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上铰链座20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转动件1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配合孔,上铰链座202与转动件1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配合孔转动配合,下铰链座201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配合孔,转动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下铰链座201与转动件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配合孔转动配合,这样可减少填充于其中的导热润滑层在旋转过程中的流失。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导热铰链结构还包括推弹装置6,推弹装置6设置于第一热管3与转动件1中的一个以及第二热管4与固定件2中的一个之间,推弹装置6用于在第一热管3相对于第二热管4展开至预设角度时对第一热管3或转动件1施加与展开方向相反的力。

如图3所示,该推弹装置6包括安装座601、弹簧602以及推弹杆603,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座601设置于固定件2上,安装座601分别与固定件2的上铰链座202以及下铰链座201连接固定,推弹杆603与安装座601滑动配合,弹簧602设置于推弹杆603与安装座601之间,推弹杆603远离安装座601的一端为用于与第一热管3抵接配合的抵接端,第一热管3在其相对于第二热管4的展开方向的上游一侧的表面为与第一热管3抵接配合的抵接面,这样,当第一热管3相对于第二热管4展开至预设角度时,第一热管3的抵接面与推弹杆603的抵接端接触配合,这时若第一热管3继续相对于第二热管4展开,则该推弹杆603将在弹簧602的作用下对第一热管3施加与展开方向相反的推力,将这种结构应用在图4和图5所示的智能眼镜7中,第一热管3设置于镜腿702内,第二热管4设置于镜框701内,推弹装置6能够实现两个镜腿702的夹紧,使用户佩戴智能眼镜7后,镜腿702对人头部有一定作用力,避免在低头或运动过程中掉落,提高智能眼镜7佩戴稳定性。

如图3所示,推弹杆603与安装座601之间设置有两个弹簧602,且推弹杆603上还设置有用于与两个弹簧602配合的导向柱。

基于上述导热铰链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此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眼镜7、耳机、vr头戴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通过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可转动连接,该导热铰链结构的第一热管3设置于第一构件内,第二热管4设置于第二构件内,由于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导热铰链结构,该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图4和图5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智能眼镜7,该智能眼镜7的镜框701内设置有上述导热铰链结构的第二热管4,镜腿702内设置有上述导热铰链结构的第一热管3,上述导热铰链结构的固定件固定于镜框701和/或镜腿702,镜框701与镜腿702之间通过上述导热铰链结构实现铰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件、固定件、第一热管以及第二热管,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热管设置于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二热管设置于所述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端部伸入所述转动件内,所述第二热管的端部伸入所述固定件,以使所述第一热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热管的端部靠近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端部之间的转动配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转动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热管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均设置有导热介质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的转动配合面之间设置有导热润滑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施压件,所述弹性施压件用于对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施压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端部之间的转动配合面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铰链座与下铰链座,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被夹持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之间,所述第二热管设置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中的一个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施压件设置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中未设置所述第二热管的一个以及所述转动件之间以将所述转动件推向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中设置所述第二热管的一个;

或者,所述弹性施压件设置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中设置所述第二热管的一个以及所述转动件之间以使两者夹紧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转动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配合孔,所述下铰链座与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下铰链座与所述转动件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配合孔,所述第一转动轴插入所述第一转动配合孔,所述第二转动轴插如所示第二转动配合孔,以使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铰链座与所述下铰链座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3及6-7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弹装置,所述推弹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热管与所述转动件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热管与所述固定件中的一个之间,所述推弹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热管相对于所述第二热管展开至预设角度时对所述第一热管或所述转动件施加与展开方向相反的力。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通过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铰链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内,所述第二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构件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导热铰链结构,该导热铰链结构包括转动件、固定件、第一热管以及第二热管,其中,转动件与固定件应选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作,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件,第一热管设置于转动件,第二热管设置于固定件,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内填充有相变介质,在应用过程中,热量可以从第一热管经转动件、固定件传递至第二热管,当然也可以反向传递,从而使得上述导热铰链结构即能够实现两个构件的铰接,还能够实现两个构件之间的热传导,实现两个构件的均热,使单个构件的发热器件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导至各个构件的表面,从而增加散热面积,有效降低该构件乃至该产品全部构件的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董彦磊;张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