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食用菌通常采用人工培养的方式,通过将白色菌丝放置在培养基中,从而模拟菌丝在户外生长的环境,为菌丝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通常培养基通常采用木屑、棉籽壳以及玉米芯等组成。
但在对培养基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此时便十分费时费力,且影响加工速度,并且还需要对培养基中的杂菌进行高温消灭,在这过程中经过高温处理后的原材料容易出现结块的现象,从而影响后续菌丝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人工搅拌费时费力,原材料容易出现结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电动机、第二转动轴、第二锥齿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装置外壳上端安装有导料管,且装置外壳与送料箱相互连接,并且送料箱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同时第一转动轴上焊接有送料叶,所述电动机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且电动机放置在送料箱上,并且送料箱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同时第一转动轴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皮带轮相互连接,且第二转动轴安装在装置外壳的右端,并且第二转动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二锥齿轮安装在搅拌轴上,并且搅拌轴上焊接有搅拌叶,同时搅拌叶与装置外壳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述装置外壳上焊接有加热装置,且装置外壳上安装有出风装置,并且装置外壳下端贴合有移动滑块,同时移动滑块安装在过滤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装置外壳上安装的轴承与装置外壳构成转动机构,且装置外壳底端设置为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送料叶在第一转动轴上呈等距离分布,且送料叶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为第一锥齿轮的2倍,且第二锥齿轮通过搅拌轴与送料箱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关于搅拌轴的中心呈交错分布,且搅拌叶外表面设置为光滑。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通过移动滑块与装置外壳构成滑动连接,且过滤板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采用联动结构,在对原料进行间歇式送料的同时通过锥齿轮与皮带轮实现对原材料进行更加充分的搅拌,从而更加节约能源且不再需要人工参与,通过出风装置对加热后的原材料进行吹动,从而避免原材料出现结块的现象;
1.通过第一转动轴与送料叶组成的结构,便于实现对原材料进行间歇式送料,通过第一皮带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组成的结构,实现在送料的同时对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2.通过出风装置,实现对原料进行吹动,从而避免原材料出现结块的现象,而后通过过滤板,实现对原材料中较大的块状物质进行过滤,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叶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皮带轮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外壳;2、导料管;3、送料箱;4、第一转动轴;5、送料叶;6、电动机;7、第一皮带轮;8、第二转动轴;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搅拌轴;12、搅拌叶;13、第二皮带轮;14、加热装置;15、出风装置;16、移动滑块;17、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导料管2、送料箱3、第一转动轴4、送料叶5、电动机6、第一皮带轮7、第二转动轴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搅拌轴11、搅拌叶12、第二皮带轮13、加热装置14、出风装置15、移动滑块16和过滤板17,装置外壳1上端安装有导料管2,且装置外壳1与送料箱3相互连接,并且送料箱3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4,同时第一转动轴4上焊接有送料叶5,电动机6安装在第一转动轴4上,且电动机6放置在送料箱3上,并且送料箱3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4,同时第一转动轴4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7,第二转动轴8与第一皮带轮7相互连接,且第二转动轴8安装在装置外壳1的右端,并且第二转动轴8上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9啮合连接,且第二锥齿轮10安装在搅拌轴11上,并且搅拌轴11上焊接有搅拌叶12,同时搅拌叶12与装置外壳1相互连接,第二皮带轮13安装在搅拌轴11上,装置外壳1上焊接有加热装置14,且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出风装置15,并且装置外壳1下端贴合有移动滑块16,同时移动滑块16安装在过滤板17上。
本例中第一转动轴4通过装置外壳1上安装的轴承与装置外壳1构成转动机构,且装置外壳1底端设置为倾斜状,通过上述结构,在对第一转动轴4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影响第一转动轴4的转动,装置外壳1底端设置为倾斜状,便于对原料进行下料;
送料叶5在第一转动轴4上呈等距离分布,且送料叶5为不锈钢材质,送料叶5在第一转动轴4上呈等距离分布,便于进行间歇式送料,送料叶5为不锈钢材质,能有效的延长送料叶5的使用寿命;
第二锥齿轮10的直径为第一锥齿轮9的2倍,且第二锥齿轮10通过搅拌轴11与送料箱3构成转动机构,第二锥齿轮10的直径为第一锥齿轮9的2倍,便于对第二锥齿轮10的转速进行控制,第二锥齿轮10通过搅拌轴11与送料箱3构成转动机构,便于第二锥齿轮10可进行自由转动;
搅拌叶12关于搅拌轴11的中心呈交错分布,且搅拌叶12外表面设置为光滑,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对原料进行更加充分的搅拌,且搅拌叶12外表面设置为光滑,防止原料附着在搅拌叶12上;
过滤板17通过移动滑块16与装置外壳1构成滑动连接,且过滤板17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便于可将通过移动滑块16将过滤板17取出,且过滤板17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便于对原材料进行过滤。
工作原理:图1中的导料管2与外部原料箱相互连接,使电动机6与外部电源相互连接,电动机6开始工作,因为电动机6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4相互连接,所以第一转动轴4开始转动,随着第一转动轴4的转动,第一转动轴4上安装的送料叶5也开始转动,即送料叶5开始对原料进行送料,在螺纹状送料叶5的作用下,原料经过送料箱3下端安装的导料管2开始向下落,因为第一转动轴4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7,所以第一皮带轮7开始转动,又因为图4中第一皮带轮7安装在第二转动轴8上,所以第二转动轴8也开始转动,因为第一锥齿轮9与第一皮带轮7同轴连接,所以第一锥齿轮9便开始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0开始转动,在第二锥齿轮10上安装的搅拌叶12的作用下,开始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图1中的加热装置14开始工作,此时加热装置14便对原料进行加热,从而消灭原料中杂菌,而后导料管2上安装的阀门打开,原料便开始向下运动,此时使出风装置15与外部电源相互连接,即出风装置15开始工作,在出风装置15的作用下,对下落过程中的原料进行吹散,防止其发生结块的现象,而后通过图1中的过滤板17进行过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电动机(6)、第二转动轴(8)、第二锥齿轮(10)和第二皮带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端安装有导料管(2),且装置外壳(1)与送料箱(3)相互连接,并且送料箱(3)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4),同时第一转动轴(4)上焊接有送料叶(5),所述电动机(6)安装在第一转动轴(4)上,且电动机(6)放置在送料箱(3)上,并且送料箱(3)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4),同时第一转动轴(4)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7),所述第二转动轴(8)与第一皮带轮(7)相互连接,且第二转动轴(8)安装在装置外壳(1)的右端,并且第二转动轴(8)上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9)啮合连接,且第二锥齿轮(10)安装在搅拌轴(11)上,并且搅拌轴(11)上焊接有搅拌叶(12),同时搅拌叶(12)与装置外壳(1)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13)安装在搅拌轴(11)上,所述装置外壳(1)上焊接有加热装置(14),且装置外壳(1)上安装有出风装置(15),并且装置外壳(1)下端贴合有移动滑块(16),同时移动滑块(16)安装在过滤板(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4)通过装置外壳(1)上安装的轴承与装置外壳(1)构成转动机构,且装置外壳(1)底端设置为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叶(5)在第一转动轴(4)上呈等距离分布,且送料叶(5)为不锈钢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0)的直径为第一锥齿轮(9)的2倍,且第二锥齿轮(10)通过搅拌轴(11)与送料箱(3)构成转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2)关于搅拌轴(11)的中心呈交错分布,且搅拌叶(12)外表面设置为光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用菌培养基混合的材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7)通过移动滑块(16)与装置外壳(1)构成滑动连接,且过滤板(17)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