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06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可延伸至用于所有注射用制剂药液的配制,可进一步延伸至用于所有液体制剂药液配制的稀配罐,属于制药工业的稀配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生产过程中灌封前的步骤为稀配,该步骤需要以体积定容,但由于生产上稀配罐为不锈钢材质,无法直接透视罐内药液体积,导致直接观测进行体积定容的操作存在障碍。因此,目前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下述方式解决此问题:如图1所示,从稀配罐底部接一根透明材质的u形管,在u形管上标明体积刻度,以此来进行药液的稀配定容程序。该方式的缺点是准确度受技术员操作水平影响非常大,技术员在加液过程中极容易使u形管底部残留一截空气,从而造成加液量很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可以较方便地观测稀配罐内部液面高度,便于药液的准确定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内壁设置有沿竖向布置的刻度,罐体的侧壁顶端设置有观测窗口,观测窗口位于刻度的正上方,罐体的顶板下表面安装有平面镜,平面镜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布置,平面镜的镜面朝向观测窗口和刻度设置,通过观测窗口能够从平面镜中看到刻度。

进一步的是:平面镜通过转轴与罐体的顶板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结构用于调节平面镜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平面镜配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平面镜的转轴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拉杆,推拉杆从罐体的侧壁穿过,推拉杆的内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平面镜的侧端相连接;推拉杆的外端位于罐体的观测窗口所在位置的一侧。

进一步的是:平面镜通过活页与罐体的顶板连接。

进一步的是:罐体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与推拉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套。

进一步的是:罐体的顶板下表面安装有射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施时,技术员通过观测窗口观测液面和刻度在平面镜中的成像,来判断加入溶剂的终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稀配罐内药液体积不可视的问题,避免了现有u形管技术受操作技术水平影响过大的弊端,从而保证了药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在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平面镜的驱动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平面镜的驱动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罐体,2-刻度,3-观测窗口,4-平面镜,5-导向套,6-射灯,7-步进电机,8-推拉杆,9-u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壁设置有沿竖向布置的刻度2,罐体1的侧壁顶端设置有观测窗口3,观测窗口3位于刻度2的正上方,罐体1的顶板下表面安装有平面镜4,平面镜4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布置,平面镜4的镜面朝向观测窗口3和刻度2设置,通过观测窗口3能够从平面镜4中看到刻度2。在实施时,技术员通过观测窗口3观测液面和刻度2在平面镜4中的成像,来判断加入溶剂的终点。平面镜4的镜面可以是任意形状,本实例中优选采用矩形结构,方便观测,同时也方便安装。

为便于所观测的液面高度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平面镜4可增设调节结构,具体地,平面镜4通过转轴4与罐体1的顶板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结构用于调节平面镜4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平面镜4配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可以是电动调节结构,也可以是手动调节结构。

对于电动调节结构,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通过传动机构与平面镜4的转轴驱动连接,该结构简单可靠,并且操作方便,当需要调节角度时,仅需要点动控制步进电机7即可。传动机构可以是常规的齿轮传动、带传动、链条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等方式。

对于手动调节结构,如图5所示,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拉杆8,推拉杆8从罐体1的侧壁穿过,推拉杆8的内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平面镜4的侧端相连接;推拉杆8的外端位于罐体1的观测窗口3所在位置的一侧。该结构简单可靠,并且操作方便,当需要调节角度时,仅需要手动轻拉或者轻推推拉杆8即可。在手动调节结构中,平面镜4可通过活页与罐体1的顶板连接,以此来实现平面镜4的转动设置,安装实施更为方便。此外,为使得结构更可靠,罐体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与推拉杆8滑动配合的导向套5。

为方便观测,罐体1顶部可增设提高罐体1内部光照度的采光结构或者照明设施,优选为,罐体1的顶板下表面安装有射灯6。


技术特征:

1.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罐体(1)的内壁设置有沿竖向布置的刻度(2),罐体(1)的侧壁顶端设置有观测窗口(3),观测窗口(3)位于刻度(2)的正上方,罐体(1)的顶板下表面安装有平面镜(4),平面镜(4)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布置,平面镜(4)的镜面朝向观测窗口(3)和刻度(2)设置,通过观测窗口(3)能够从平面镜(4)中看到刻度(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其特征在于:平面镜(4)通过转轴与罐体(1)的顶板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结构用于调节平面镜(4)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平面镜(4)配设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通过传动机构与平面镜(4)的转轴驱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拉杆(8),推拉杆(8)从罐体(1)的侧壁穿过,推拉杆(8)的内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平面镜(4)的侧端相连接;推拉杆(8)的外端位于罐体(1)的观测窗口(3)所在位置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其特征在于:平面镜(4)通过活页与罐体(1)的顶板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与推拉杆(8)滑动配合的导向套(5)。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的顶板下表面安装有射灯(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制剂过程中的稀配罐,属于制药工业的稀配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罐体的内壁设置有沿竖向布置的刻度,罐体的侧壁顶端设置有观测窗口,观测窗口位于刻度的正上方,罐体的顶板下表面安装有平面镜,平面镜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布置,平面镜的镜面朝向观测窗口和刻度设置,通过观测窗口能够从平面镜中看到刻度。实施时,技术员通过观测窗口观测液面和刻度在平面镜中的成像,来判断加入溶剂的终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稀配罐内药液体积不可视的问题,避免了现有U形管技术受操作技术水平影响过大的弊端,从而保证了药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毛兴荣;范时根;杜宗涛;黄彦珺;赖明华;徐进;毛智远;黄婷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智强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