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16  70


本申请涉及吊装起重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行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行车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船舶制造。

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的一种行车的使用工况,多个生产线上均设有一个行车,每一生产线均设有与地面连接的送料槽1;行车包括主梁2、固定连接于主梁2底部的支脚3、设置于支脚3底部且可在送料槽1上滚动的滚动轮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行车价格昂贵,多个生产线需分别安装一个行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行车的使用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送料槽其中一端且用于将行车转换到另一生产线的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包括开设于地面的转换槽、在转换槽上移动的支撑架、驱动支撑架移动的移动部件、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且抬升行车用于使滚动轮脱离送料槽的推动部件,所述转换槽与送料槽相垂直,所述推动部件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行车主梁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组件使滚动轮脱离原先的送料槽,通过移动部件带动行车移动至另一生产线,将滚动轮重新伸入送料槽后即可实现行车变换至另一生产线。

优选的,所述转换槽有两条,两条所述转换槽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架包括四根设置于转换槽上方的支撑柱、连接于支撑柱顶部且用于固定支撑柱的固定架,四根所述支撑柱以沿转换槽方向设置的两根为一组,两组支撑柱分别设置于两条转换槽的上方,所述推动部件包括连接于固定架顶部的液压缸、固定连接于液压缸输出轴且用于抬升主梁使滚动轮脱离送料槽的推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的输出轴伸长带动主梁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滚动轮脱离送料槽。

优选的,所述推动块的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用于卡接主梁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梁卡接于卡接槽中,提高了主梁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位于同一条转换槽上的两根所述支撑柱呈倾斜设置,两根所述支撑柱靠近固定架一端的间距小于两根所述支撑柱靠近转换槽一端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支撑架的牢固性。

优选的,位于同一转换槽上方的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的设置加强支撑柱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移动部件包括与固定柱连接的动力电机、设置于支撑柱底部且可在转换槽上滚动的滑动轮、与动力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减速箱、与减速箱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飞轮、与滑动轮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飞轮、与主动飞轮和从动飞轮连接且用于带动从动飞轮转动的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后,支撑架沿转换槽移动,从而使得行车沿转换槽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转换槽远离行车的一侧设有若干用于使滚动轮与另一生产线上的送料槽相对齐的转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件的设置便于滚动轮与另一生产线上的送料槽相对齐。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竖直板、与竖直板转动连接的横板,所述横板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横板与支撑柱相抵接时,滚动轮与另一生产线上的送料槽相对齐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支撑柱与横板相抵接时,关闭动力电机,此时滚动轮位于送料槽的正上方,将行车向下移动,行车即可转换至另一生产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转换组件将行车转换到另一生产线上,减少了行车的使用成本;

2.转动件的设置便于滚动轮与另一生产线上的送料槽相对齐。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一种行车的使用工况。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可变换位置的行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主要用于展示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可变换位置的行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送料槽;2、主梁;3、支脚;4、滚动轮;5、转换槽;6、支撑柱;7、液压缸;8、推动块;9、卡接槽;10、固定柱;11、动力电机;12、滑动轮;13、主动飞轮;14、从动飞轮;15、链条;16、竖直板;17、横板;18、第一连接柱;19、减速箱;20、第二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的一种行车的使用工况,多个生产线在地面上沿物料运输方向均设开有两条送料槽1,两条送料槽1相互平行,每一生产线上均设有一个行车,行车包括主梁2、固定连接于主梁2底部的支脚3、设置于支脚3底部且可在送料槽1上滚动的滚动轮4;将物料与行车相连接,驱动滚动轮4在送料槽1上滚动,使得行车沿送料槽1移动,从而实现物料的运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

实施例1

参照图2,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包括设置于送料槽1其中一端的转换组件,转换组件用于将行车转换到另一生产线的送料槽1上。转换组件包括开设于地面的转换槽5、在转换槽5上移动的支撑架、驱动支撑架移动的移动部件、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且用于推动主梁2使滚动轮12脱离送料槽1的推动部件,推动部件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行车主梁2的高度。

参照图2,转换槽5有两条,两条转换槽5相互平行,送料槽1分别与两条转换槽5垂直相交;支撑架包括四根设置于转换槽5上方的支撑柱6、固定连接于支撑柱6顶部且用于固定支撑柱6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两根沿转换槽5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柱18、两根与第一连接柱18垂直的第二连接柱20,第二连接柱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一根连接柱18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另一根连接柱18的外壁;四根支撑柱6以沿转换槽5方向设置的两根为一组,两组支撑柱6分别设置于两条转换槽5上方;为了加强支撑柱6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位于同一转换槽5上方的两根支撑柱6之间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支撑柱6;为了加强支撑架整体的稳定性,位于同一条转换槽5上方的两根支撑柱6呈倾斜设置,两根支撑柱6靠近第一连接柱18一端的间距小于两根支撑柱6靠近转换槽5一端的间距,两根支撑柱6、第一连接柱18与固定柱10呈梯形;位于同一转换槽5上的两根支撑柱6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主梁2的长度。

参照图2和图3,移动部件包括连接于固定柱10的动力电机11,动力电机1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减速箱19,减速箱19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飞轮13,移动部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柱6底部的滑动轮12,滑动轮12在转换槽5中滚动,滑动轮12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飞轮14,主动飞轮13与从动飞轮14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打开动力电机11,动力电机11转动时带动减速箱19工作,减速箱19带动主动飞轮13转动,主动飞轮13通过链条15带动从动飞轮14转动,从动飞轮14带动滑动轮12在转换槽5上滚动,从而使得支撑架沿转换槽5移动。

参照图2和图4,推动部件包括固定于第二连接柱20顶部的液压缸7,液压缸7的动力来源为外接油泵,液压缸7有两个,两个液压缸7分别连接于两根第二连接柱20的中点位置,液压缸7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推动块8,推动块8用于抬升主梁2使滚动轮4脱离送料槽1;为了避免主梁2从推动块8的顶部脱出,推动块8的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用于卡接主梁2的卡接槽9。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将行车变换至另一生产线时,将相应生产线的横板17转动至靠向送料槽1的一侧,开启动力电机11,动力电机11转动时带动减速箱19工作,减速箱19带动主动飞轮13转动,主动飞轮13通过链条15带动从动飞轮14转动,从动飞轮14带动滑动轮12在转换槽5上滚动,从而使得支撑架沿转换槽5缓慢移动至对应生产线,沿送料槽1移动行车至行车的主梁2位于推动块8的正上方;启动液压缸7,液压缸7的输出轴伸长带动推动块8向上移动使得主梁2卡接于卡接槽9中,液压缸7的输出轴继续伸长时带动主梁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滚动轮4脱离送料槽1,重新打开动力电机11,当行车移动至相应生产线后关闭动力电机11,启动液压缸7使液压缸7的输出轴收缩,液压缸7的输出轴收缩带动推动块8向下移动,推动块8带动主梁2向下移动;当滚动轮4伸入送料槽1后,推动块8继续向下移动,主梁2脱离卡接槽9,从而使得行车变换位置至另一生产线。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转换槽5远离行车的一侧设有若干转动件,用于使滚动轮4与另一生产线上的送料槽1相对齐;转动件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竖直板16、与竖直板16转动连接的横板17,横板17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横板17与支撑柱6相抵接时,行车移动至滚动轮4与另一生产线上的送料槽1相对齐。

本申请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将行车变换至另一生产线时,将相应生产线的横板17转动至靠向送料槽1的一侧,开启动力电机11,支撑架沿转换槽5缓慢移动,当支撑架与横板17相抵接时关闭动力电机11,沿送料槽1移动行车至行车的主梁2位于推动块8的正上方;启动液压缸7,液压缸7的输出轴伸长带动推动块8向上移动至主梁2卡接于卡接槽9中,液压缸7的输出轴继续伸长时带动主梁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滚动轮4脱离送料槽1,将靠近行车的横板17转动至背向送料槽1的一侧并将需要移动到相应生产线上的横板17转动至靠近送料槽1的一侧,重新打开动力电机11,支撑架移动至与横板17相抵接后关闭动力电机11,启动液压缸7使液压缸7的输出轴收缩,液压缸7的输出轴收缩推动块8向下移动,推动块8带动主梁2向下移动;当滚动轮4伸入送料槽1后,推动块8继续向下移动,主梁2脱离卡接槽9,从而使得行车变换位置至另一生产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送料槽(1)其中一端且用于将行车转换到另一生产线的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包括开设于地面的转换槽(5)、在转换槽(5)上移动的支撑架、驱动支撑架移动的移动部件、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且抬升行车用于使滚动轮(4)脱离送料槽(1)的推动部件,所述转换槽(5)与送料槽(1)相垂直,所述推动部件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行车的主梁(2)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槽(5)有两条,两条所述转换槽(5)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架包括四根设置于转换槽(5)上方的支撑柱(6)、连接于支撑柱(6)顶部且用于固定支撑柱(6)的固定架,四根所述支撑柱(6)以沿转换槽(5)方向设置的两根为一组,两组支撑柱(6)分别设置于两条转换槽(5)的上方,所述推动部件包括连接于固定架顶部的液压缸(7)、固定连接于液压缸(7)输出轴且用于抬升主梁(2)使滚动轮(4)脱离送料槽(1)的推动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8)的顶部竖直向下开设有用于卡接主梁(2)的卡接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条转换槽(5)上的两根所述支撑柱(6)呈倾斜设置,两根所述支撑柱(6)靠近固定架一端的间距小于两根所述支撑柱(6)靠近转换槽(5)一端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转换槽(5)上方的两根所述支撑柱(6)之间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支撑柱(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包括与固定柱(10)连接的动力电机(11)、设置于支撑柱(6)底部且可在转换槽(5)上滚动的滑动轮(12)、与动力电机(11)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减速箱(19)、与减速箱(19)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飞轮(13)、与滑动轮(12)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飞轮(14)、与主动飞轮(13)和从动飞轮(14)连接且用于带动从动飞轮(14)转动的链条(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槽(5)远离行车的一侧设有若干用于使滚动轮(4)与另一生产线上的送料槽(1)相对齐的转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竖直板(16)、与竖直板(16)转动连接的横板(17),所述横板(17)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横板(17)与支撑柱(6)相抵接时,滚动轮(4)与另一生产线上的送料槽(1)相对齐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变换行车位置的装置,涉及吊装起重设备的领域,其包括设置于送料槽其中一端且用于将行车转换到另一生产线的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包括开设于地面的转换槽、在转换槽上移动的支撑架、驱动支撑架移动的移动部件、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且抬升行车用于使滚动轮脱离送料槽的推动部件,所述转换槽与送料槽相垂直,所述推动部件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行车主梁的高度。本申请具有降低行车的使用成本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俞英;冯浩东;俞其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湖市华海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