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16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卷扬机,是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绞车,可以实现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拖拽牵引重物的功能,因为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动安装方便而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业、建筑工地、港口码头、矿山等,卷扬机在使用过程中,电机和滚筒都裸露设置在地面上,现场环境比较复杂,而且通常会露天使用,这就导致卷扬机本身经常处于可能有高空落物或降水的环境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必要进行遮蔽防护,但是在作业现场,卷扬机经常需要根据需要移动位置,因此需要经常拆装防护棚对卷扬机进行保护,受到施工现场的环境限制,拆装防护棚会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成本,而且在卷扬机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绳或断链的事故,一旦出现事故,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员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具有方便移动,断绳时可以从内部对卷扬机进行保护,提高使用安全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拱形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沿着卷扬机工作方向两端开口,所述防护罩两端开口处的横截面为倒u型,所述底板沿着卷扬机工作方向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支架相连,所述活动部与底板相连,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行走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卷扬机的电机和卷筒固定在底板上,通过支架上的行走机构来移动卷扬机,在移动至工作位置后,通过支架上的升降机构将底板与防护罩放下,从而将卷扬机进行工作位置固定,提高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底板上固定设置拱形防护罩,通过拱形防护罩可以对卷扬机的电机和卷筒提供保护,防止露天情况下雨水冲刷和落石坠物等事故发生,造成卷扬机损坏,提高卷扬机使用寿命,防护罩在卷扬机工作方向两端开口,在出现断绳或断链的故障的时候,断裂的绳子或链条会在惯性作用下向上甩动,通过设置在卷筒上部的防护罩可以对断裂的绳子或链条进行阻挡,防止摆动过大对人员造成伤害,在作业结束需要移动至另一个工作位置的时候,使用升降机构将底板抬起,从而将电机与卷筒抬起,使用行走机构进行方便的移动,提高使用便捷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上设置的升降机构数量为二,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筒与支架固定相连,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与底板固定相连。

升降机构数量为二,可以确保底板升降作业的稳定性,使用液压缸作为升降机构,底板的升降动作稳定性好,底板与防护罩固定相连,防护罩随底板升降,可以确保卷扬机的安全性和工作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罩位于卷扬机绕线方向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滑槽,对称设置的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可以在滑槽内活动的一对压线轮。

在防护罩一端开口处设置防护门,防护门上设置通孔,压线轮设置在通孔内,并可以在通孔的滑槽中来回移动,通过压线轮对卷筒上的绳索或链条进行限位,防止缠绕,提高卷筒工作的可靠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罩与底板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加强肋条。

在防护罩内设置加强肋条,可以提高防护罩的防护可靠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

使用履带式行走机构,可以在移动的时候适应多种复杂路况,提高移动的灵活性,降低移动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底板上设置拱形防护罩,底板与拱形防护罩之间的空腔中可以设置卷扬机,通过拱形防护罩对卷扬机进行保护,底板可以升降,可以随着底板两侧的行走机构进行移动,通过升降可以固定卷扬机工作位置,通过行走机构可以方便转移工作位置,底板与防护罩为固定连接,在移动的时候,卷扬机不丧失防护,防护效果好,防护可靠性高;

2、升降机构为液压缸,可以确保底板升降作业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底板上的卷扬机不会在底板升降的时候出现故障,丧失稳定性;

3、在防护罩一端开口处设置防护门,通过防护门上的通孔与压线轮来限制卷扬机工作的时候绳索或链条的摆动,防止缠绕,可以提高卷扬机工作的安全性;

4、在防护罩内设置加强肋条,可以提高防护罩的防护可靠性;

5、使用履带式行走机构,可以在移动的时候适应多种复杂路况,提高移动的灵活性,降低移动难度,同时确保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板;11、支架;20、防护罩;21、防护门;22、长条形通孔;23、滑槽;24、压线轮;30、升降机构;31、固定部;32、活动部;40、行走机构;50、卷筒;6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0和固定设置在底板10上的防护罩20,防护罩20为拱形防护罩,防护罩20沿着卷扬机工作方向两端开口,防护罩20两端开口处的横截面为倒u型,底板10沿着卷扬机工作方向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与底板10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30,升降机构30包括固定部31和活动部32,固定部31与支架11相连,活动部32与底板10相连,支架11上设置有行走机构4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卷扬机的卷筒50和电机60固定在底板上,通过底板10上的防护罩20对卷筒50和电机60进行保护,防止高空坠物和雨水冲刷对卷扬机造成破坏,在工作部位,使用升降机构30将底板10放置在地面上,底板10上的防护罩20随着底板10的动作而动作,可以始终对底板10上的卷筒50和电机60起到防护作用,确保底板10上的卷筒50和电机60保持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作业结束后,使用升降机构30将底板10提起,同时提起卷筒50和电机60,使用行走机构30进行移动,不需要人工搬运,使用灵活,使用安全性高,在卷扬机工作的时候,一旦出现断绳或断链的情况,断头会甩入防护罩20内,不会对周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可以有效的提高卷扬机工作的安全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架11上设置的升降机构30数量为二,升降机构30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筒与支架11固定相连,液压缸的活塞与底板10固定相连,可以确保底板升降作业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底板10上的卷扬机不会在底板10升降的时候出现故障,丧失稳定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防护罩20位于卷扬机绕线方向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防护门21,防护门21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22,长条形通孔22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滑槽23,对称设置的所述滑槽23之间设置有可以在滑槽23内活动的一对压线轮24,通过一对压线轮24对卷筒50上的绳索或链条进行导向,防止出现缠绕。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防护罩20与底板10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加强肋条25,可以提高防护罩20的防护可靠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行走机构40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可以适应多种复杂路况,提高卷扬机移动的灵活性,降低移动难度,同时确保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拱形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沿着卷扬机工作方向两端开口,所述防护罩两端开口处的横截面为倒u型,所述底板沿着卷扬机工作方向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支架相连,所述活动部与底板相连,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行走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的升降机构数量为二,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筒与支架固定相连,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与底板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位于卷扬机绕线方向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上设置有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滑槽,对称设置的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可以在滑槽内活动的一对压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与底板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加强肋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扬机移动防护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拱形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沿着卷扬机工作方向两端开口,所述防护罩两端开口处的横截面为倒U型,所述底板沿着卷扬机工作方向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支架相连,所述活动部与底板相连,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行走机构,通过随着底板动作而动作的防护罩对内部设置的卷扬机进行保护,通过行走机构方便转运,在转运的过程中对卷扬机进行保护,防护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芳;任小锐;邓名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西部聚鑫化工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