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17  11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散货装集装箱运输的现象越来越多,国家环保政策标准的不断提高,用户对有的货种破损率有较高的要求,集改散业务因运而生,随着集改散业务的发展,客户多元化的需求逐渐增多,使用集装箱装运越来越多,如何快速将散货拆箱并装运至船舶上,一直困扰着港口在业务上发展。

为改善这一现状,设计了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包括子吊具、母吊具,子吊具用来吊起20英尺的集装箱,母吊具用来吊起40英尺的集装箱,当需要吊起40英尺的集装箱时,需要将母吊具安装在子吊具下部,母吊具和子吊具之间需要设置连接结构,现有的连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同时现有的连接机构连接子吊具和母吊具,拆卸安装极其不方便,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包括子吊具和母吊具,所述子吊具设置在母吊具上部,所述子吊具与所述母吊具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子吊具底部四角位置的锁头机构,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锁头机构之间通过开闭锁曲柄机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母吊具上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子吊具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开闭锁曲柄机构包括转锁开闭油缸,所述转锁开闭油缸的两端设置有叉接头,所述叉接头与锁头机构设置有拉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锁头机构包括转锁轴,所述转锁轴与拉杆一端通过开槽螺母连接,所述转锁轴外侧套设有感应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感应块下部安装有推力关节轴承,所述推力关节轴承设在转锁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感应块侧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安装有限位顶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顶杆包括细顶杆、与细顶杆连接的粗顶杆,所述细顶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粗顶杆其中一端面接触,另一端与推力关节轴承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拉杆远离转锁开闭油缸一端设置有转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母吊具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所述锁头机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子吊具和母吊具之间的连接结构,此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子吊具底部四角位置的锁头机构和连接两个锁头机构的开闭锁曲柄机构,锁头机构包括转锁轴,转锁轴上套设有感应块,在感应块侧部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上安装有限位顶杆,限位顶杆上套设有弹簧,开闭锁曲柄机构包括转锁开闭油缸、叉接头、拉杆;需要吊起40英尺的集装箱时,需要将母吊具安装在子吊具下部,子吊具底部四角的锁头机构插入母吊具,在转锁开闭油缸的带动下,使得拉杆带动转柄向闭锁方向转动,在提起时,限位顶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完全伸出,限位顶杆下端面被角压抵转至母吊具的角孔内平面,此时限位顶杆上的限位块闭合,实现子吊具与母吊具的稳定连接,此连接结构,连接子吊具和母吊具时,方便快捷,且连接的稳定性更好,通过运用此连接结构,也进一步提升了此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头机构示意图。

图中,1、子吊具;2、母吊具;3、连接件;4、连接结构;5、锁头机构;6、开闭锁曲柄机构;7、转锁开闭油缸;8、叉接头;9、拉杆;10、转锁轴;11、感应块;12、推力关节轴承;13、限位块;14、限位顶杆;141、细顶杆;142、粗顶杆;15、弹簧;16、转柄。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初衷,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散货装进集装箱运输的现象越来越多,集装箱内的散货需要装进货船料仓内,为了提高效率,设计了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包括子吊具和母吊具,子吊具用来吊起20英尺的集装箱,母吊具用来吊起40英尺的集装箱,需要吊起40英尺的集装箱时,需要在子吊具下部安装母吊具,子吊具与母吊具之间设置连接结构,现有的连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图3所示,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包括子吊具1和母吊具2,母吊具2设置在子吊具1的下部,且子吊具1和母吊具2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4。

子吊具1是用来吊起20英尺的集装箱,母吊具2是用来吊起40英尺的集装箱,在需要需要吊起40英尺集装箱时,将母吊具2安装在子吊具1下部,为了保证吊起集装箱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在子吊具1和母吊具2的底部四角位置均设置有锁头机构5。

其中锁头机构5包括转锁轴10,在转锁轴10上套设有感应块11,在感应块11的下部设置有推力关节轴承12,在感应块11的外侧安装有限位块13,在限位块13上安装有限位顶杆14,此限位顶杆14包括细顶杆141和与细顶杆141连接的粗顶杆142,细顶杆141上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与粗顶杆142的一端面接触,另一端与推力关节轴承12接触。

同一侧的两个锁头机构5之间通过开闭锁曲柄机构6连接,此开闭锁曲柄机构6包括转锁开闭油缸7,用来提供动力,此转锁开闭油缸7的两端设置有叉接头8,叉接头8与锁头机构5之间通过拉杆9连接,拉杆9的一端设置有转柄16,且拉杆9与转锁轴10的连接部分通过开槽螺母连接。

为了保证母吊具2与子吊具1连接的稳定性,在母吊具2上部设置有连接件3,连接件3上通过销轴与子吊具1连接,此外,为了实现销轴的连锁保护,在销轴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

上面详细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下面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吊起20英尺的集装箱时,将子吊具1吊至20英尺集装箱上部,设置在子吊具1底部四角的锁头机构5插入集装箱顶部四角的角孔内,提起时,在弹簧15的作用下,使限位顶杆14完全伸出,当需要吊起40英尺的集装箱时,将母吊具2安装在子吊具1下部,子吊具1下部四角的锁头机构5插入母吊具2,母吊具2上部的连接件3通过销轴与子吊具1连接,在转锁开闭油缸7的带动下,使得拉杆9带动转柄16向闭锁方向转动,在提起时,限位顶杆14在弹簧15的作用下完全伸出,限位顶杆14下端面被角压抵转至母吊具2的角孔内平面,此时限位顶杆14上的限位块13闭合,实现子吊具1与母吊具2的稳定连接,此连接结构4,连接子吊具1和母吊具2时,方便快捷,且连接的稳定性更好,通过运用此连接结构4,也进一步提升了此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包括子吊具(1)和母吊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吊具(1)设置在母吊具(2)上部,所述子吊具(1)与所述母吊具(2)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4),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子吊具(1)底部四角位置的锁头机构(5),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锁头机构(5)之间通过开闭锁曲柄机构(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吊具(2)上部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子吊具(1)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锁曲柄机构(6)包括转锁开闭油缸(7),所述转锁开闭油缸(7)的两端设置有叉接头(8),所述叉接头(8)与锁头机构(5)设置有拉杆(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机构(5)包括转锁轴(10),所述转锁轴(10)与拉杆(9)一端通过开槽螺母连接,所述转锁轴(10)外侧套设有感应块(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块(11)下部安装有推力关节轴承(12),所述推力关节轴承(12)设在转锁轴(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块(11)侧部安装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上安装有限位顶杆(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杆(14)包括细顶杆(141)、与细顶杆(141)连接的粗顶杆(142),所述细顶杆(141)上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与粗顶杆(142)其中一端面接触,另一端与推力关节轴承(1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9)远离转锁开闭油缸(7)一端设置有转柄(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吊具(2)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所述锁头机构(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连接结构,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子吊具和母吊具,所述子吊具设置在母吊具上部,所述子吊具与所述母吊具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子吊具底部四角位置的锁头机构,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锁头机构之间通过开闭锁曲柄机构连接,所述母吊具上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子吊具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连接结构,连接子吊具和母吊具时,方便快捷,且连接的稳定性更好,通过运用此连接结构,也进一步提升了此集装箱子母翻转吊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刚;刘学勇;杨守波;钱敏圣;顾一峰;朱永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