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17  86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厂锅炉吊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受热面由一排排的管子组成,整体呈长方体状,重量较重,可达36吨左右,体积大,尤其是长度较长,可达数十米,并且锅炉受热面中部无刚性支撑,整体柔性较大。由于其受热面为垂直布置,通常情况下,将受热面从水平状态调整为竖直状态,然后从顶部吊装就位,即为从上往下逐层进行吊装。吊装时,吊车整体协调配合要求高,原来锅炉在左墙或右墙受热面吊装就位时,由于受热面吊装方向的原因,就位时吊杆不容易插入受热面上部吊杆口内,强行插入会导致受热面与锅炉炉膛发成碰撞,以及吊杆变形;原来的受热面吊装就位时会安排工人在上面将吊杆插入受热面上部吊杆口内且插入难度大,且容易造成损伤,安全系数不高;原来的受热面吊装就位时由于就位难度大非常浪费时间,,工程施工效率不高,容易导致受热面不易脱钩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既能安全吊装就位又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包括吊装组件、脱钩组件,锅炉受热面自身的螺杆上部向上伸出炉膛的大板梁,吊装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杆顶部,用于吊起螺杆。脱钩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杆底部,若干所述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依次排列,依次排列的脱钩组件用于连接受热面,对其进行脱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原来的锅炉再进行左墙或右墙受热面吊装过程中,由于受热面方向的原因,就位时吊杆不容易插入受热面上部吊杆口内,强行插入会导致受热面与锅炉炉膛发成碰撞,以及吊杆变形,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

(2)原来的受热面吊装就位时,需要工人在上面将螺杆插入受热面上部吊杆口内且不好插入,容易造成损伤,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损伤的发生。

(3)原来的受热面吊装就位时由于就位难度大非常浪费时间,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缩短受热面吊装就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脱钩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2和图3,一种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包括吊装组件、脱钩组件,锅炉受热面自身的螺杆上部向上伸出炉膛的大板梁,吊装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杆顶部,用于吊起螺杆。脱钩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杆底部,若干所述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依次排列,依次排列的脱钩组件用于连接受热面,对其进行脱钩。

所述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还包括叠簧,叠簧设置在吊装组件底面和炉膛大板梁顶面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吊装组件包括第一短管3、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4,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4通过满焊固定在第一短管3两端,第一短管3套在螺杆顶端,并通过螺栓与螺杆固定,进而将螺杆吊起。

所述脱钩组件包括第三法兰5、第二短管6、第四法兰11、第一吊耳7、第二吊耳8、第一卸扣9、第二卸扣10、第一钢丝绳13、第二钢丝绳14,第三法兰5和第四法兰11通过满焊固定在第二短管6两端,第三法兰5位于第四法兰11上方,第二短管6套在螺杆底端,并通过螺栓与螺杆固定。第一吊耳7、第二吊耳8对称满焊在第二短管6的两侧,且位于第四法兰11顶面。第一卸扣9、第一钢丝绳13和第一吊耳7配合,第二卸扣10、第二钢丝绳14和第二吊耳8配合,用于连接受热面上部吊杆孔。

所述第一短管3与第一钢丝绳13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短管3与第二钢丝绳14长度相同。

施工时,施工时,采用两组本发明所述的脱钩装置,固定受热面两侧,从将受热面的螺杆从两侧向中间施工,具体如下:

将临时支架架起,再用葫芦将螺杆拉起,并将螺杆上部向上伸出炉膛的大板梁,将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4焊接到第一短管3上,然后将第一短管3套在螺杆顶部,上紧两个螺母,吊起螺杆。

将第三法兰5和第四法兰11焊接在第二短管6两端,第一吊耳7、第二吊耳8焊接在第二短管6的两侧,将第二短管6套在螺杆下端,上紧螺母,将第一卸扣9、第一钢丝绳13、第二卸扣10、第二钢丝绳14临时挂好。全部完成之后在按照以上步骤将受热面的另一侧的螺杆也安装好,待吊装受热面到位时,将准备好的钢丝绳和卸扣套在受热面上部吊杆孔内临抛好,便可松钩,再将其余螺杆一一穿入,固定好后再将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卸下,再将两端螺杆穿入即可完成吊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将锅炉受热面自身的螺杆上部向上伸出炉膛的大板梁,作为整个脱钩装置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装组件,固定在螺杆顶部,用于吊起螺杆;

脱钩组件,固定在螺杆底部,若干所述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依次排列,依次排列的脱钩组件用于连接受热面,对其进行脱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组件包括第一短管(3)、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4),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4)固定在第一短管(3)两端,第一短管(3)套在螺杆顶端,并固定,进而将螺杆吊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短管(3)分别与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4)均为满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钩组件包括第三法兰(5)、第二短管(6)、第四法兰(11)、第一吊耳(7)、第二吊耳(8)、第一卸扣(9)、第二卸扣(10)、第一钢丝绳(13)、第二钢丝绳(14),第三法兰(5)和第四法兰(11)固定在第二短管(6)两端,第二短管(6)套在螺杆底端,并与螺杆固定;第一吊耳(7)、第二吊耳(8)对称固定在第二短管(6)的两侧,且位于第四法兰(11)顶面,第一卸扣(9)、第一钢丝绳(13)和第一吊耳(7)配合,第二卸扣(10)、第二钢丝绳(14)和第二吊耳(8)配合,用于连接受热面上部吊杆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短管(6)分别与第三法兰(5)、第四法兰(11)、第一吊耳(7)、第二吊耳(8)均为满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管(3)与第一钢丝绳(13)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管(3)与第二钢丝绳(14)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叠簧,叠簧设置在吊装组件底面和炉膛大板梁顶面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组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分别固定在锅炉受热面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包括吊装组件和脱钩组件,将锅炉受热面自身的螺杆上部向上伸出炉膛的大板梁,吊装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杆顶部,用于吊起螺杆。脱钩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在螺杆底部,若干所述锅炉受热面的脱钩装置依次排列,依次排列的脱钩组件用于连接受热面,对其进行脱钩。本实用新型既能安全吊装就位又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鹏;李连川;顾正义;陈红军;朱雪飞;李亚楠;陈炯炯;伍翔;刘博;王艳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7420.html